“爸爸是真不爱喝这个。”

林有成担心林兆喜误会自己是省钱,又强调了一句。他带著这几个萝卜头出来看电影,可没有想过要省一瓶北冰洋汽水的钱。

林兆庆几口喝完之后,说道:“爸爸,我能再喝一瓶吗?”

“你要是还想喝,等看完电影再说,不然等下看电影的时候,我怕你会憋不住要上厕所。”

林有成也难得带萝卜头们出来一趟,並没有像著拘束著,毕竟他这几个孩子一直都很懂事。

林兆庆一听林有成这话,自然也不会闹著现在就要喝。

等快到电影放映时间,林有成这边也就带著萝卜头们检票进放映厅。

其实改革开放前,电影票价非常低。首都电影院有红票、绿票、黑票三种常规票,红票四毛钱一张,是影厅二层前两排中间最好的位置,被称为“外宾席”,只在放映前半小时卖票,就是怕有领导或外宾来,要预留。绿票三毛钱,黑票两毛钱,学生票五分、一毛的都有。

后面虽然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可电影票还依然这么便宜。再加上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电影行业其实非常萧条,因为这时候家家乐电视,而且还有各种录像厅什么的,票价还是一样啊。但是呢,这个观影人次每年都在大幅的下降,这时候电影厂发现收入实在太低了,都没有办法拍新片了。要从1985年开始,电影票价管理权限开始分地区、分阶段下放,曾经两三毛钱一张的电影票,终於在市场竞爭的衝击下不復存在。不过京城这边的电影票价放开还要到1992年的9月。

那个时候,电影院还很没底,不知道放开买究竟是卖多少钱,还特意去问了电影公司,得到的答覆是爱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只要卖得出去就行。也就是因为这样的话,首都电影院马上调整,十块钱一张票,结果满场了,那下一场就卖十五块钱。当然,即便是到了那个时候,一般电影的票价都在五块钱左右。

再往后则是1998年,一部大片横空出世,它就是《铁达尼號》,平均票价大概20块钱,一线城市的票价,到了50块钱,甚至有人炒到了200块钱。到2002年, 20至30元之间的票价成为主流。但是张国师的《英雄》出现,把国產片的票价直接达到50块钱,不过盗版碟很厉害。

现在林有成带这几个萝卜头看电影的票价自然是相当便宜。

《战爭子午线》的电影上映还是相当受欢迎的,因为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是林有成的战爭四部曲里面的第三部,不一样的战爭视角,自然也是让不少人都很期待林有成的这部电影,放映厅里面也都几乎快坐满了观眾。

隨著放映厅安静下来,大荧幕上也就出现了《战爭子午线》的故事。

荧幕上缓缓播放,1990年11月,一个年迈的身影沿长城向西攀援。她不时停下眺望群山,像是在寻找著什么,这位也就是年轻护士,也就是在这样时空的寻找之下,年迈的女人似乎看到当年的自己抬著担架行进的身影。

故事正式开始,也就是在这长城上,十三名从北平奔赴根据地的学生与护送他们的四十八名八路军被围,青年们在一场石块对机枪的无望的搏斗中倒下,只有一个护士生还。芦苇中隱藏著一支被衝散的担架队,能走的只有一位老军医和一位刚从文工团来的女孩。乱枪中,垂死的通讯员掏出一份命令:令九连沿长城西进。九连最后一名倖存者,排长已经负伤,却要执行那个残缺不全的命令。晨雾中,出现在“文工团”面前的是一排孩子……

林有成看著荧幕上林兆喜和林兆庆两个萝卜头他不得不承认,虽然知道这个故事是很沉重,但还是忍不住笑了,因为镜头里面的林兆喜和林兆庆完全不是他平常看见的样子,穿著一身破旧的八路衣服,真的就象是换了一个人。

当然,很快林有成也就没有再多想,而是在认真去看这个故事,看这部电影的拍摄。

跟隨著的电影镜头,去看这些孩子的抗战,看著参加过反扫荡的大孩子担当起指挥的责任,看著孩子们身上压著沉重的担架,睁著飢饿的眼睛,向著妈妈的方向爬著,爬著,看著为了大家的生存,“小號”去挖自己埋的地雷,他那“上学读书”的理想隨著一声爆炸而消失……

看著在死亡的威胁中,“文工团”思念著妈妈,但当看到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换得大家的生命时,她毫不犹豫地投出了唯一的手榴弹,在这世界下留下一声对妈妈的呼唤……

看著“小草”的眼睛被鬼子的毒气弹熏瞎,她在极度飢饿中把最后半个窝头留给了伤员,自己在幻梦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直就看著荧幕上的故事,林有成还是忍不住鼻头泛酸,红了眼眶。

最后一如林有成的所知道的故事结局,长城线三號公路隧洞发生了一次震撼群山的爆炸,一个巨大的阴谋被粉碎。十二个无名孩子的身躯筑入了古长城的砖石,筑入了人民.大会堂的基座。他们的灵魂跨越了五十年的时空,走上了亚运村的立交桥,走进明亮的电化教室,走上了宽阔的天安门广场,看到了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新生活。

不得不说,张玉忠导演拍摄的这部《战爭子午线》电影完成度还是相当高的,尤其是过去於现在的时空交错更有一种强烈的对比感。

林兆庆有些意外,看著林有成泛红的眼眶,问道:““爸爸,你哭了吗?”

“没有,爸爸怎么会哭呢。”

“爸爸,我死得的时候你都没有哭啊?”

“……”

林有成听见林兆庆这毫无忌讳的话,不禁扯了扯嘴角,说道:“因为我知道是演戏。”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