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吗...或许你现在就不认识我了。】

杨林继续答道:“所以归根到底,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不可挽回之事而伤神。

我的父亲,也不会希望我们这样。他的事情是我们的家事,本就应该我们自已来处理。劳烦晋王你费心才不合理。”

“我知道.::但至少,我想让他的名字重新回来。这样他才没白在世间走一趟。我们的这些老伙计,都希望他能回来。”

“这是应该的。”杨林点头道,“既然是我父亲要把名字改回去,那我们跟著改也是恰如其分的。”

“那么,你来做我们的太原公子,也就是很应景的事了。”

普王也顺势强调了自己的提议。他確实很怀念自己的老友,但这也不妨碍他强调一下这件“应景”的事。

这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好事,因为这可以强调杨林在普藩中特殊的地位一衙內兵马都知使,也就是普藩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虽然普王本人不太可能出事,但在震天箭打到脑门上之前,也没人知道楚王会出事。

晋王的虽然要更特殊一些,但人身上的安全毕竟还是重中之重。如果普王真的出了什么事,这对整个普藩来说都將是灭顶之灾。这时候,立一个继承人就可以让危险降低些。

国不可一日无君,国也不可一日无储君。尤其是,整个晋藩上下都由李世民和他的凌烟阁功臣来领导的时候,就更是需要储君。因为对他们来说最难的事,

就是在不属於他们的时代找到属於他们的继业者。

他们已经无法在这个时代再诞下血脉上的后裔了,他们都需要选择一个继承人。从这方面来说,杨林简直是撞了大运。因为杨林这样的,自己生一个可生不出来。普藩是撞了大运才找到这继承人。

杨林倒也没打算拒绝。继承唐庭是一回事,继承普藩就是另一回事了。大唐的歷史包袱太重了,到如今已然是积重难返,又有宋朝的天命在后,继承大唐完全是吃力不討好一一除非大唐彻底死得渣都不剩,那时候借看唐朝的名义建立后唐,那又是另一回事。

但普藩则不同。如果真的能够继承普藩,那当然是好事。因为普藩是个完全的正面资產,唯一值得注意的是边防任务一一晋藩有守卫长城的任务,在局势上也需要和幽燕一带的河朔三镇互相制衡。不过只要处理好这两件事,普藩的力量足以让天下振动。

更何况,普王本人已经再三强调。这时候再拒绝这件好事,那就不礼貌了。

“好..:”杨林点了点头,“如果是名义上的太原公子,我可以接受。但我实在是没有时间来太原做太原公子,天波还有许多事需要我来处理。太原实在是太大了,我实在不敢对如此多的人的日常生活妄加插手。”

“你不已经收了一个巫山吗?太原在巫山面前也只是沧海一粟吧。”

“晋王已经知道了?”

虽然这是八九不离十的事,但普王还是第一次亲口说出来。这倒是让杨林有些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