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破壳

“什么叫抽奖?”

【因为我也不知道能抽到什么.:.你收拢到的虽然確实是黄帝的兵法,但似乎並非轩辕黄帝本人所做的,而是其他黄帝兵法的传人所作。】

“其他人的?主要是哪些?”

【太公、司马苴、鬼谷子、张良、诸葛亮他们。嗯,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有代表性的应该就是他们这几位了一一还有些默默无名的人。毕竟继承了兵法,也並不代表他们就一定能够拥有相应的成就。】

比如虱髯客就是如此。虱髯客实际上並未让黄帝兵法在他手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过作为侠客,他为黄帝兵法找到了李靖这么一位关键性的传人,並未辱没这一法脉的名声。

【他们在兵法上有各自的传承.::从刚才的云垂之阵来看,这批战舰应该是诸葛亮所造,因为云垂之阵是诸葛亮利用黄帝兵法所演绎出的《八阵图》的內容。】

“也就是说,这批战舰是蜀汉製造的?”

【很有可能。因为如果是其他人製造的,应该会有其他的核心。毕竟虽然原理上一样,但就算拿著同一支笔,不同的人写出来的字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如果你在诸葛亮留存的遗產的卡池里抽卡的话,那么最好的遗產应该是.:.木牛流马之类。】

“我知道木牛流马。但你说的木牛流马是什么?”

【某种失传的自动化设备。这倒不是说这是诸葛武侯的最高成就,而是诸葛武侯一辈子都在辛苦操劳,他没时间给后人留下什么遗產了一一只可惜姜维似乎並没有传承到黄帝兵法,要不然他应该能够对武侯的遗產进行更有效的运用。但你或许可以,因为你也有黄帝留下的兵符,你能读懂武侯的真意。】

就和李靖从八阵图中读出了自己的六阵一样。如果有时间的话,武侯当然可以细细地著书来阐述自己的经验和认识。但因为留给他的时间实在是不多了,

他最后只留下了一大堆黑箱一般的技术。他所选的继任者都只能理解他的某一个侧面,无法復现武侯本人的全貌。

但在无数岁月后,当一个名叫李靖的少年游侠捧起武侯的遗產后,他便成了新的军神。因为他和武侯一样,从前人所遗留的兵法中看到了其中的真意。

【我估摸著,你大概没有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读懂武侯的遗產到底在哪。不过,你倒是可以通过拆解的方式来理解一些蛛丝马跡。比如八阵图之一的云垂之阵,就可以通过拆解一艘战舰来获得。或许其他几艘战舰上,也能拆出来一些更有用的东西。】

“倒是有一点让我很奇怪一一蜀汉的兵马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兵马不都是留给姜维的大军了吗?”

诸葛武侯的遗產因为无人看懂而失传。在当时,最后一个能读懂武侯的军事上的遗產的,就只有姜维了。但姜维最后把自己拼得剖肝沥胆,他所继承的那部分也无法出现在这里。

而蜀汉的其余大军,也隨著刘禪的投降彻底陷入了沉寂。毕竟没有武侯的允许,就算是司马懿也看不懂他的遗產。

而这里出现的天军的战舰,似乎只是普普通通地存在於天军之內,並非是特地送来的,也並未被特別对待。这些战舰说不定也已经在星汉服役了许久一一这似乎也说明,这些战舰是自动地运行,並不需要“看懂”才能使用。

【所以这是完全自动的武侯遗產?等等...所以这批战舰里真正的头奖,难道是那个?】

在第三艘战舰爆炸后,杨林从中解码了一道新的兵法。那道玄奥的兵符从眉心进入他的脑海,一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盖地遮天。

但见周遭怪石嵯峨,槎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

周遭的一切自然之气都被扰乱、重塑,进而化作无形的兵马。

这一切全然不需要人的运作,而是被自然之气依照武侯的命令镇守在地的结果。操纵这一切並非是肉人,而是石兵。

【竟然是石兵八阵?石兵八阵的组成部分怎么会跑到这里来?】

“倒不如说跑到这里来的就只有石兵八阵了.:.因为石兵八阵是自动设备,就算在蜀汉灭亡之后也可以继续战斗。等下,所以说武侯在驯服自然之气的时候,

竟然不需要人在其中来驾驭?难道自然之气自愿听他的话?”

【这就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了.:.这些只是野马的。这听著就像是,野马自愿参与人的战爭,並且自己拉著车在战场上衝撞一样。怎么会有这种离奇的事?】

“或许...这就是诸葛武侯的兵法吧。確实很难让人理解。”

孔明有鬼神相助,有天地造化加身,能够使得天地的变化之机为他所用。即使是和他棋逢对手的司马懿,也很难明白他的想法。

【好傢伙..:】灰蛊感嘆道,【还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就算是姜子牙再生也不过如此了。没能和孔明生在一个时代,还真是令人遗憾。】

“我觉得还是別生在三国的乱世比较好。那时候虽然好人很好,但坏人也太强了,各家都是群英薈萃,英雄的对手都是梟雄。我还是喜欢更简单的一一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明白应该怎么打仗,那人生就是简单模式了吧。”

【你还真是.:.真是现实啊。】

“我当然是希望工作越简单越好啊。我总不能期待敌人越来越强吧?你到底把我当成什么战爭狂人了啊.:.如果可以不打仗的话,我当然是希望一辈子都不要打仗。大家平平安安地就这么过去,挺好的。”

这世上喜欢打仗的人不多,杨林並非其中之一。想来,“兵主”这个称呼是恰如其分的。因为他並不希望成为带来纷爭的战爭之神,他更喜欢成为带来胜利的胜战之神。如果可以,他希望通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解决所有战斗。

只是在这个时代,练气土把战爭当做吃饭喝水一样的日常,想要不打仗是不可能的一一这种时候,他也想起了马希范的话。

马希范所强调的武德,就是希望把战爭控制在有限战爭的范畴,通过局限在练气土之间的衝突来解决问题。这固然很好,但杨林当初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

他太天真了,他不能把这种脆弱的共识当作歷史常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