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福不怕黑。”她坚定道。

两个丫头一人一个灯笼,快步走入了风雪中。

等了半刻时辰,碗中茶水也凉了,李承乾向著窗外,就看到一点火光在风雪中晃动。

確认了是小福提著灯笼,一个人从立政殿走回了东宫,这才放下心来。

见状,寧儿笑道:“其实殿下还是很担心她的。”

李承乾低声道:“她们需要多锻链。”

寧儿躬身道:“殿下,夜色深了,早点休息。”

“嗯。”

言罢,她走到寢殿外,关上了门。

来到东宫的前殿,寧儿见到小福一身的雪,还在炉子边取暖,道:“怕黑?”

“奴婢只要看著东宫灯火,就知道该往哪里走,就不会害怕了。”

本作品由整理上传~~

寧儿拿过她冻得通红的双手,放在自己的手心捂著。

东宫就是一片小天地,在这片小天地里与外界不同,这个外界是宫里的其他地方。

东宫的姐妹都是团结的,也是友好,偶尔会有几句笑骂与数落,也没有因此有嫌隙。

留下前殿內烛台上还烧著的蜡烛,东宫又寧静了下来。

天快亮的时候,一份急报送入长安城。

在东宫太子不懈努力下,原本准时准点的早朝硬是被拖晚了半刻时辰。

急报从春明门而入,一看多半就是驪山来的。

而后又从春明门直入朱雀门,之后就送入了承天门。

李承乾洗漱,寧儿脚步匆匆而来,道:“殿下,急报到了。”

“什么急报?”

“驪山急报已到太极殿了。”

李承乾穿好外衣,脱下了布鞋,换上了靴子,脚步匆匆去了太极殿。

此刻太极殿內,穿著一身甲冑的李大亮双手捧著旨意。

等太子殿下到了,他才高声道:“秋猎大军於今日午时开拔,回长安。”

李承乾双手接过旨意,也没说父皇会在什么时候回长安,只是说了秋猎大军回来。

当然了,皇帝的行踪不会直接又在当眾面前出来,

除了从天而降之外。

大致上只有长安只有这么几个门。

按照大军的脚程来看,今日午时开拔,最快也要明天黄昏时分到长安,具体还要看大军如何走。

李承乾看向一旁的房相。

房玄龄道:“金吾卫右郎將李道彦可在?”

朝班武將一列站出一人,朗声道:“末將在。”

房玄龄吩咐道:“命你带三十斥候,顺著官道沿线查探驪山大军动向,每一个时辰前来稟报。”

“喏。”

“左驍卫副將李孟尝可在?”

武將一列又站出一人,朗声道:“末將在。”

房玄龄手执笏板吩咐道:“命伱集结三百甲士於明日辰时打开长安城门,迎秋猎大军归来。”

“喏!”

两名將领脚步匆匆离开。

长孙无忌又道:“中书省,四位侍郎於明日辰时之前,將朝中各类要卷归档。”

朝班上又有一列文臣行礼,道:“喏。”

“秘书监各秘书郎,今夜之前准备好近日朝政记录,等陛下召见悉数呈上。”

“喏!”

房玄龄又道:“军中各將领,清查各卫府人数,在明日辰时之前,所有甲士民壮都要到齐,如有不到者,悉数拿下。”

“喏!”

太极殿內一道道命令施行下来,迎接这位秋猎在外的皇帝的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安排著。

至於太子,出城门迎接一下便可以了。

长安城內,三骑快马到了城前,三人戴著斗笠穿著寻常青衫布衣。

尉迟恭扶著陛下也翻身下马。

李世民抬眼看了眼长安城的城墙上,一队队士卒站著。

又与城门守卫打了招呼,程咬金便笑呵呵快步而来,道:“末將早知陛下会提前回来,早就在此等候了。”

李世民点头道:“莫要声张。”

程咬金一脸的笑意,道:“末將明白。”

几人走入城內,李世民打量著城中的情况,笑呵呵道:“朕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来,还是知节最清楚。”

程咬金回道:“回陛下,既急报到了长安,陛下也一定会到。”

这个程老匹夫糊弄著没有说破,尉迟恭心里很清楚,只因陛下有个习惯,每每大军要去一个地方,都会亲自去查看敌情或者是地形。

因此陛下一定会是与急报同时出发,先一步来到长安城。

一起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彼此心里都很明白。

李世民走入一处酒肆,要了一碗酒水与一碟羊肉,刚坐下又回头看了看街道,道:“慢著!”

“客人有何吩咐?”

李世民蹙眉看著那扫地男子道:“这人在做什么?”

小廝行著礼,乾笑道:“小人也不知道,敢问客人还需要什么?”

程咬金大步坐下,又吩咐道:“再来两坛酒水!”

“哎!”

等他小廝走远,尉迟恭低声道:“陛下,末將这就去將扫地那人拿来问问。”

李世民笑了笑道:“莫要惊动,等半刻时辰便能知道那人在做什么了。”

“嗯!”尉迟恭抿著嘴点头,拿过酒罈子给陛下倒上酒水。

长安城一切如旧,酒肆中的三人,依旧喝著酒水吃著肉,等扫地之人忙完,便有一个官吏快步走来,给了几枚铜钱。

尉迟恭多看了一眼,继续低头。

李世民笑著,又道:“离开长安两月有余,倒是有了些变化。”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