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德智体美
李承乾解释道:“因这两位是支持孤,站在孤这一边的人。”
杜荷挠了挠头,只觉得帮殿下办完这件事就可以了,也没想这么多。
“你的作坊开在何处?”
“就在自己家里。”
李承乾看著眼前的图纸,頷首道:“这样也好。”
杜荷走时,又带走了几张图纸。
三马车的铜钱就在东宫中,寧儿让人拉到了后殿。
李承乾瞅著三驾马车,马车用黑油布盖著。
掀开油布又是一个个的麻布袋子。
寧儿將其打开,捧出一把铜钱,道:“这里面有许多是隋钱,这些钱的质地不太好。”
李承乾拿过一枚端详著,前隋的五銖钱看著质地很差,铜钱都发黑了。
自南北朝到前隋为止,其实私铸铜钱的情况一直都有,最后就导致了铜钱泛滥。
而私铸的铜钱有许多杂质,成色也很差。
而唐铜钱自李渊要改钱幣之后,到现在的贞观年开始,坊间才开始大规模地使用唐铜钱,也就是开元通宝。
唐铜钱的钱幣上印著四个字正楷字:开元通宝。
大唐的铜钱防偽工作除了铜钱的大小尺寸,重量,与穿孔大小外,最重要的防偽依据便是开元通宝四个字。
这四个字是现在的书法家欧阳询老先生所写,他老人家的笔跡就是唯一的防偽证明。
唐铜钱的成色还不错,倒是眼前的隋钱有些令人犯愁。
杜荷办事粗心大意也没验货,直接就將铜钱带来了。
寧儿道:“这些隋钱也不是不能用,如今坊间还是有很多人用隋钱的,很多人还不愿意將隋钱换作唐钱,將隋钱换做唐钱按成色来算,折损多少都是那些官吏说了算,至少亏损五成。”
钱嘛,只是为了维持生活所需。
东宫在行商吗?並没有。
杜荷在行商吗?他也没有,他只是在生產。
钻大唐律的空子对这位太子来说很简单。
没有明確的货物交易形式,甚至都不用交税。
杜荷还给东宫送了一捲纸,李承乾打量著厚实又粗糙的纸,纸张泛黄表面坑坑洼洼的,质地也很硬。
用来如厕倒是很合適。
等弟弟妹妹们午睡醒了,寧儿已將这些铜钱全部放入了库房之中。
李慎迈著步子走到东宫前殿,在皇兄的书架上翻找著,终於找到了一捲图纸,他咧嘴一笑,打开图纸一看果然是打水泵。
“你做什么?”
一句话语声突然从身后传来,李慎回头一看是李治,忙回过身。
李治皱眉道:“你拿皇兄的图纸做什么?”
李慎解释道:“东宫的事情我都和母妃说过了,母妃说既然是如此神奇的造物,就应该给父皇看看。”
李治又道:“伱母妃说的?”
“是弟弟的母妃说的。”李慎老实巴交地回道。
听到话语,李丽质走来。
李治连忙道:“皇姐,你看他!”
李丽质笑著道:“既然是韦妃交代,你听话照做,这是没错,不仅没错,还应该这么做。”
李慎低著头像是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李丽质又对他道:“但这件事应该得到皇兄允许,你觉得呢?”
李慎低著头回道:“皇姐说得是。”
“你母妃只是你母妃,但皇兄的东西就是皇兄的,你没有错,是你母妃做错了,她应该让你去问皇兄,而不是让你私自拿皇兄的图纸给父皇。”
看著李慎红著脸將头埋得更低了,李丽质安慰道:“好了,你现在拿著图纸去问皇兄,是不是可以將图纸交给父皇,以后在东宫的事都要与皇兄说,就算是你的母妃,也不能擅作主张。”
“弟弟明白了。”
李丽质又看向一旁的李治,道:“今天的事你也不用说出去,守口如瓶。”
李治点头应声。
孩子们的这些举动,寧儿都看在眼中,后宫那些事又有谁不清楚呢。
长乐公主自小在深宫中,见多了后宫之事,现在李慎会这么做多半是韦妃授意的。
可李慎是一个老实懂事的孩子,八岁的孩子又能懂什么。
不应该被他的母妃带坏。
李慎快步走入后殿,抱著厚厚一捲图纸,见皇兄正在敲打一些木料,就在一旁站著。
关中这些天的天气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刚暖和了三两天,现在西北风又不住地吹。
见到李慎站在一旁,李承乾道:“怎么了?”
李慎还站在一旁抿著嘴。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木锤,看著他道:“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李慎这才开口道:“母后说想要將打水泵的图纸给父皇看,就让弟弟来拿,这图纸是皇兄……”
“嗯,你拿去吧。”
“嗯?”见皇兄这么捨得,让李慎讶异。
“你还要向父皇讲解原理,之前教你的,你都还记得吗?”
“弟弟记得。”
李承乾点头道:“你拿去吧。”
“谢皇兄。”
李慎脸上又有了笑容,他抱著图纸朝著甘露殿跑去。
李丽质看著李慎离开的背影蹙眉不语。
李治道:“姐,我没有做错。”
李丽质道:“嗯,你没错,你做得很好,这种事情有一次就有第二次,李慎这孩子很听话,也很乖,可他的母妃不见得有多好。”
李治苦恼道:“难道任由他母妃胡作非为吗?皇兄对我们的好,就这么被她利用了。”
甘露殿內,李世民听著李慎讲解著原理,比如水压气压得根本听不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