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以来,北方的旱灾与蝗灾接踵而至,天地仿佛被一层灰黄的阴霾笼罩。田野乾裂,庄稼枯死,河流乾涸,百姓们眼睁睁地看著赖以生存的土地变成一片荒芜。飢饿如同瘟疫般蔓延,无数家庭被迫背井离乡,四处逃荒。道路上,隨处可见衣衫襤褸的灾民,他们面黄肌瘦,步履蹣跚,眼中满是绝望与无助。
安重荣在得知石敬瑭亲自带兵前来鄴城后,便暗中推波助澜,大肆宣扬皇帝陛下將亲临鄴城賑灾的消息。他派人在灾民中散布谣言,声称只要赶到鄴城,便能得到朝廷的救济。於是,越来越多的灾民从四面八方涌向鄴城。
此时,鄴城的城门前,已经聚集了数十万灾民,帐篷、草棚密密麻麻,几乎看不到尽头。。他们从河北各地跋涉而来,有的拖家带口,有的孤身一人,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著那座高耸的城门,仿佛那里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人群中,不时传来低沉的哭泣声和孩童的啼哭声,空气中瀰漫著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气息。灾民们声言要覲见皇帝石敬瑭,祈求朝廷能够施以援手,救他们於水火之中。
起初,石敬瑭確实在城外设粥棚,每日施粥賑济灾民。然而,隨著灾民数量的激增,粥米很快供不应求。粥棚前,人群拥挤不堪,爭抢声、哭喊声此起彼伏。一些灾民为了爭夺一碗稀粥,甚至大打出手,场面混乱不堪。更糟糕的是,一些心怀不满的灾民开始聚集起来,趁著放粥之时,强行冲入城內,抢劫商铺和百姓的家財。鄴城內的百姓们惊恐万分,纷纷紧闭门户,街道上冷冷清清,只有灾民的喧闹声和官兵的呵斥声迴荡在空气中。
与此同时,安重荣却笼络恆州商贾囤积了大量的粮草。他一面將灾民驱赶向鄴城,製造混乱,一面却不断的提高周边粮价。那些见利忘义的粮商们闻风而动,纷纷將各地本就不多的粮食运往潞州。粮车络绎不绝,车轮碾过乾裂的土地,扬起一片片尘土。粮商们的脸上掛著贪婪的笑容,仿佛这场灾难成了他们发財的良机。
恆州的粮仓堆满了粮食,他却冷眼旁观,任由局势恶化。石敬瑭虽然有心賑灾,但在安重荣的暗中操纵下,局势愈发失控。灾民的愤怒与绝望如同乾柴烈火,隨时可能引发更大的动乱。
城墙上,石敬瑭站在高处,俯视著城下密密麻麻的人群,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复杂的神色。他身旁的大臣们低声议论著,语气中带著几分不耐烦与厌恶。
“陛下,这些灾民已经成了鄴城的心腹大患,若不儘快处置,恐怕会酿成大祸啊!”一名身著华服的大臣上前一步,语气中带著几分急切。
另一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陛下!安重荣那逆贼故意煽动灾民,意图扰乱鄴城秩序。若不果断处置,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石敬瑭沉默不语,目光依旧停留在城下的灾民身上。他的耳边迴荡著灾民们的哭喊声,心中如同压了一块巨石,沉重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时,杜重威大步走上前,单膝跪地,抱拳说道:“陛下,臣有一计,可解当下之困!”
石敬瑭转过头,看向杜重威,语气中带著几分疲惫:“说吧。”
杜重威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沉声说道:“陛下,这些灾民中混杂了安重荣的乱党,他们煽动百姓,意图顛覆朝廷。臣建议以剿匪、平叛为由,出兵镇压!如此,既可震慑安重荣,又可解鄴城之围!”
此言一出,殿內的大臣们纷纷点头赞同,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一名大臣甚至笑著说道:“杜將军此计甚妙!这些灾民本就是祸患,早该清理!”
另一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陛下!这些灾民不过是些螻蚁,何必为他们费心?只要鄴城安稳,天下自然太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