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在汴梁陆续接到了三份赏赐和三封手书,分別来自耶律德光、安重荣和刘知远。郭荣逐一查看后,不由得暗自发笑,便对张永德几人说,还是主公刘知远最懂自己。

郭荣將耶律德光所赐之物尽数赏赐给了身边的这些死士。这些死士皆为郭荣亲信,对郭荣忠心不二。郭荣对他们说道:“如今局势复杂,我今日所赐之物不可轻易示人,你们务必小心行事,不可轻举妄动。待时机成熟,我自有安排。”

亲信们纷纷点头,表示愿为郭荣效死力。

接著,他写了一封手书,让张永德带著安重荣的赏赐秘密送给了禁军总管赵弘殷。

夜间,张永德悄然从后门进入赵弘殷的府邸,將书信和赏赐交到赵弘殷手中。赵弘殷接过书信,仔细阅读后,脸色微微一变,隨即將其投入烛火中烧毁。他抬头看向张永德,低声说道:“请转告郭公子,赵某一定遵从他的命令行事,绝不辜负他的信任。”张永德点头,悄然离去。

次日,郭荣亲自带著刘知远的赏赐和拜贴,光明正大地前往太子府。太子石重贵接到下人的稟报,得知郭荣前来拜访,心中略感意外。他接过拜贴,仔细阅读后,眼中闪过一丝讚赏。拜贴中,郭荣言辞恭敬,表达了对太子的仰慕之情,並表示愿为太子效犬马之劳。

石重贵微微一笑,命人將郭荣请入府中。郭荣步入太子府,神情从容,气度非凡。石重贵见他举止得体,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好感。两人相见后,石重贵笑著说道:“久闻郭公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郭荣拱手行礼,恭敬地说道:“太子殿下过奖了。郭某不过一介草民,能得殿下召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石重贵摆了摆手,示意郭荣坐下,隨后说道:“郭公子不必谦虚。我早就听闻你在汴梁城中之事,智谋过人,胆识非凡。如今朝中局势复杂,正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来辅佐。”

郭荣微微一笑,顺著石重贵的话说道:“殿下英明,郭某愿为殿下效劳,助殿下在朝中树立威信,稳固地位。”

石重贵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本就对郭荣有所耳闻,如今见他主动投靠,心中更是欣喜。他当即命人设宴,款待郭荣。席间,石重贵与郭荣相谈甚欢,话题从朝中局势到天下大势,无所不谈。

郭荣见时机成熟,便低声对石重贵说道:“殿下,如今安从进、安重荣起兵叛乱,正是殿下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若能藉此机会率军平叛,不仅能在朝中树立威信,更能贏得天下民心。”

石重贵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本就对朝中权力有所图谋,如今听郭荣如此一说,心中更是蠢蠢欲动。他放下酒杯,低声问道:“郭公子有何高见?”

郭荣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殿下可向皇上请命,率军南下平叛。若能成功,殿下在朝中的地位將无人能撼动。即便不成,殿下也可藉此机会掌握兵权,为日后铺路。”

石重贵听完,心中大喜,拍案说道:“好!郭公子果然深谋远虑!此事若成,我必重重赏你!”

郭荣拱手道:“殿下言重了。郭某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只求殿下能早日稳固地位,天下太平。”

石重贵哈哈大笑,举杯与郭荣共饮。两人相谈甚欢,直至夜深。

远在邓州城下,安从进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他行军多年,深知战场上瞬息万变,若不能迅速拿下邓州,恐怕夜长梦多,局势会对自己不利。然而,邓州城防坚固,守军士气高昂,强攻显然不是上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