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负责任的態度,徐仁杰並没有因丧彪的几句单方面说辞而轻易判定第二小队的“灭亡”。
毕竟,做为一名军人,他从第一天穿上军装开始,便被告知战场上决不可丟下自己的战友,兄弟。
所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徐仁杰给罗毅的任务非常简单,务必確认丧彪的说辞是否属实,如果说,万一发现了还有生还者存在的跡象,那无论如何都要追查到底,务必將之带回。
军令如山,接到命令的罗毅立刻召集丧彪,在后者的引领下,营救確认小队开始了长达一周的搜索行动。
他们顺著第二小队的行动路线,仔细的探查了每一个可能藏人的地点,但是结果非常的遗憾,目力所过之处,除了那些已经尸变许久的行尸走肉之外,根本没有发现任何具有生气的生物。
当然,搜索行动也並非一无所获,至少在第二小队的车祸现场,罗毅確认了如下几件事情:
一,车祸本身確实存在,车子是撞在了路边的照明灯具上。
二,正驾驶坐上有一具碎裂的骨架,虽然在大火灼烧中已经不甚清晰,但依稀间还是保有著几分模样。
三,事发地的周遭有些许斑驳的血跡,数个骨节状的物体散落在距离焚毁车辆百米以外的地方。虽然透过这些骨头无法確认其拥有者的身份,但不可否认它们的確是源自於第二小队罹难的队员。
一周后,罗毅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全都一五一十的记录在案。
而当徐仁杰瞧见这份搜查报告后,其本就憔悴的面容更显疲倦了几分。
毫无疑问,他必须要做一个决定了。
因为,罗毅的报告已经写的非常的详细,第二小队出事那是板凳钉钉的事情,虽然尚不能確定第二小队是否全部罹难,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便还有生还者,想要找到他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城市这么大,如果在没有任何线索支持下瞎找,那无异於是大海捞针。
先不说能不能找的到,单是可能带来的额外人员折损就是徐仁杰不愿见到的。
除此之外,油料也是个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要知道基地已经为”一周未果的搜寻“耗费了不少宝贵的燃油,而若是继续这般无果的搜索下去,恐怕连基地日后的物资补给都会成为问题。
“大家”和“小家”看来只能保一头了,这对军人出身的徐仁杰无疑是个痛苦的抉择。
虽然他已经尽了应有的责任,但第二小队终究是他派出去的,没能將他们带回,就徐仁杰来內心而言,始终是件难以自谅的事情。
但现实和理智从来就不是容易平衡的,很多事情或许道理上你明知应该那么做,但现实的种种制约还是不得不叫你做出妥协。
所以在思量了许久,权衡了利弊之后,徐仁杰最终还是执笔在罗毅所呈交的报告末尾落下了一行大字:“第二小队全员罹难”!
漠然的合上稿件,徐仁杰长吐了口鬱气,长达2个月的通宵达旦已是將这铁血汉子折腾到不似个人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