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沈渊,你可真疼媳妇
虽然说这东西做起来是不难,可毕竟是他们发明出来的玩意儿。
“嗐,啥也不说了,沈渊,你娶了个好媳妇,好好对人家。”
里正也著急干活没有多待,说完就赶紧去割麦了。
左右这东西是沈渊媳妇想出来的,將来就算仿製品一大堆,有他在这里,谁也不敢贪人家这个功劳。
沈渊大伯也过来看了一会儿,嘖嘖称奇,还想著他们那边收完,就赶紧过来帮沈渊呢,看沈渊这速度,估计会比他们还快咧。
结果可想而知,只有一个壮劳力的沈渊家,这个麦收却是最快的一家。
他家的地在村里並不算多,一个人又顶五个壮劳力,竟是头一个割完麦子的人家。
麦釤还被大伯家拿去用了。
这一用可不得了,平常割一亩地一个人需要两个时辰,这麦釤用起来半个时辰就好了。
一个人一天做工六个时辰,平常只能割三亩地,这都能割12亩地了。
怪不得沈渊家那三十亩地,两天多点时间都弄完了,他们都还在地头忙活著呢。
眾人再次惊嘆,这下有更多人家蠢蠢欲动,想要做麦釤了。
不过今年是来不及了,明年一定整一套。
沈渊速度快,割完后又帮著孩子们把麦子都给捡乾净,全部用牛车拉到了麦场。
在麦场需要进行脱杆和脱粒的操作,只有等麦穗变成了麦粒,才能算是颗粒归仓。
苏晚晚看沈渊在那里先进行脱杆,竟是放置了一个大木桶,拿著一捆麦子使劲在桶口处敲打,这样麦穗就落入桶內。
麦场还有很多人也在进行同样的操作。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镰刀,没有镰刀使用的人就在这里进行其他环节,这些活儿都是同时进行的。
就比如大伯家,大伯领著沈亮和沈衡在地里收麦,大伯娘就领著两个儿媳在这里脱杆,孩子们捡麦穗,沈肃负责把麦子往麦场拉。
真是各有分工,有条不紊。
天气是真热,苏晚晚还真看到有的汉子光著膀子,沈渊还好,只捋起了袖子和裤腿。
沈渊力气是真大,別人摔好几次才能把麦穗给摔到桶里去,沈渊几乎一把一下,一会儿就摔完一桶麦穗,沈昭就带著孩子负责把麦穗晾晒起来。
农忙时候有些农民真的是昼夜不分的,真正见识到他们的辛苦,苏晚晚才知道古代这生產力有多不行。
在现代,大型收割机,收出来直接就是脱了壳的麦粒了。
可是,她也造不出来大型机械啊,还是看看有没有其他工具吧,就比如这脱粒工具和脱壳工具。
现在都还在脱杆,有的麦子没收回来,脱粒还要等两天才能进行,听说也是用石磨碾压脱粒。
苏晚晚了解了一圈,忍不住嘆气。
慢,真是太慢了。
沈渊割麦两天多,脱个杆估计得三四天。
这一个收麦下来,从割麦到颗粒归仓,最少需要二十天。
有的地多的,这一整月都在忙活,从早到晚。
苏晚晚了解了一圈,沈渊这边喝了绿豆水就让她赶紧回去。
苏晚晚看了看大伯娘他们,看绿豆水还剩的多,就端到了那边去。
“大伯娘,嫂子,你们也来喝点绿豆水。”
张翠也没客气,扔掉了手中的麦穗。
“谢谢你了,我正渴著呢。”
孙叶子见状,也立马扔掉了麦穗,跑了过来。
“我也喝一口,渴死我了。”
说完,婆媳二人都拿了碗舀了一碗,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
“可真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