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良上次在陶家坞堡放粮,到现在已经七天了。

陶辰一大家,昨晚上就开始饿著肚子。

为了减轻飢饿感,从早上开始,陶老汉家不论男女老少全躺著,减少运动。

『咣当』一声,陶康拖著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

“如何。”

陶辰饿的不想说话。

“县丞去南边清查人口,这两日没有放粮安排。”

“唉。”

这日子啥时候到个头啊。

陶辰怀念老伴了,可又怕在地下相见时,老伴问『孩子们能不能吃饱穿暖?』,陶辰哽咽,不敢再想下去。

看阿爹这模样,陶康就知道他又怀念自己娘了。

老百姓的需求其实很简单。

吃饱饭,有衣穿,有房住,有亲友。

可很多人不想让百姓拥有这些,不然百姓过得幸福了,谁来当牛马?

百姓都躺平不上进了,勛贵怎么压榨?

这可不行。

百姓要勤奋,要给社会创造財富,至於財富在谁手中百姓不用管,百姓只是財富的搬运工。

以上现象仅指魏晋南北朝时百姓的悲哀。

下午。

饿了半天的陶辰听到外面有吵闹声。

他年龄大了,经不起挨饿,现在连眼皮都没力气睁开。

“啥事?”

他抓著丫头胳膊问。

“太翁,外面有人推著车子来送粮了,旁边跟了好几个人。”

陶丫头声音虽轻,但充满活力,饿著肚子也有精气神。

“快扶我起来。”

丫头使出浑身的力气將太翁扶起,搀扶他往外走去。

“接下来我按照名单点名,点到名字的上前领粮食。”

陶辰还在颤颤悠悠的走著,就听吏卒已经宣讲了。

“同时,上次还没登记上的人快点来登记了,县长过些时日就要给大家分田,没登记到时候没田不说,被发现没在籍还要罚充劳役。”

本来大家围在一起,乐呵呵的准备分粮呢,听吏卒说要分田,很多人脸上变换不定,身子默默往后退去。

这田,打死也不能要啊。

很多人被官府的苛捐杂税坑怕了。

李良目光敏锐,发现很多人面上出现抗拒的神色,心中瞭然,早有对策。

毕竟这段时间,他是真正做到走遍梁邹每一个村落,这种情况见多了。

“各位,吾乃梁邹县丞,知道各位担忧。”

“县长为打消各位顾虑,愿意与各位约法三章。”

“一、无田者每人五十亩,男女都有。”

“二、除租、调外,废除一切苛捐杂税。”

“三、徭役如应役者,县衙有额外补贴,不愿应役者可出粮、布豁免。”

这三件许诺李良是持反对態度的,却架不住王耀极力劝说。

李良看法是,这种许诺只能饮鴆止渴,靠著抄家获得的钱粮补贴也撑不了几年。

毕竟你梁邹县长,大手一挥免了百姓各种杂税,可长安、青州、乐安的各种摊派,一个子都不能少。

可王耀一点都不担心,还几年?

三年后大秦就崩了,到时候谁还能向自己收税?

在王耀示意下,李良大胆承诺。

不得不说,百姓真是最朴实的人。

只要有一条活路,都不会和官府对著干。

这套简单的说辞却格外好用,虽然一路上也遇到很多人质疑,但种子已经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