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厂才刚刚开始建立生產线,还在调试,再加上管理方主要是日方人员,所以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工人,晚上还得来工厂这边参加夜校补习文化知识。
其中有不少人並不甘心做一个工人。
工厂这边也有意提拔一些中方的管理人员。
但眼下大学生份额实在太少,所以也只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只要是有高中学歷,甚至初中学歷的人学会了日语之后,工资都会提高一大截。
要是能够同时掌握日语和英语,並且能够熟练地掌握工厂內一两门紧缺的维护技术。
那工资拿了500块钱也不是不可能的。
毕竟是沪上这种地方,有一些人以前祖辈就是外语人才。
虽然出身不怎么好。
但新社会总要给人一些机会。
於是很快有一些有日语和英语底子的人就脱颖而出。
看著身边的人前一天还拿著和自己相同的工资,可后一天却已经涨到了500块钱。
大家才知道知识的可贵。
而与此同时,所有人也认识到了一点,厂子一天正式投產,他们就一天可以拿到更高的工资。
於是有的人甚至主动加入建筑公司,留下来加班,帮工厂添砖加瓦。
还有一些本来就在插队的地方干过建筑工,
回来之后发回老本行。
然而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伊藤园这边居然还给这些人发加班工资。
不过现代化的厂房可不是那么好修建的。
先要打地基,然后在地基的基础上建造厂房。
好在一切都是模块化的。
只要地基打好之后,就可以建造厂房的围墙。
在第1车间建立之后,陆续又有6个车间相继建立。
从日本进口的生產线也开始安装到位,
工厂生產的橘子汽水也开始通过各省进入到供销社和其他销售渠道之中。
来这边想要拿下那些生產线的各省经济建设公司的负责人。
有不少都会慕名前往伊藤园的饮料工厂进行考察。
说实话,当他们看到这里的管理水平,还有工人的精神面貌之后,很多人都感觉大为震撼。
不过几天之后,隨著陈青峰迴到沪上外贸总公司的消息突然传出来。
所有人又纷纷涌到了外滩27號。
一时之间这里连玻璃都被挤掉了好几块。
“各位同志,各位同志!我知道大家都是从各地赶来的,不过还是要讲秩序的,我们这一次的招標,比照著上次纺织厂招標的事情,大家先把自己的优势整理一下,要知道这一次我们是和港商合作,所以各方面要求很严格,尤其是质量方面,绝对不能出任何的紕漏,从美国聘请的管理方,
会严格把控你们生產出来的產品质量,这些產品是要出口创匯的,大家都晓得出口创匯的分量吧!”
听到这句话,有一些想滥等充数的人,顿时打起了退堂鼓。
但也有一些信心十足。
而此时,陈青峰和董建雍在办公室里梳理著上百份投递过来的材料。
陈青峰把一些有希望的民企放在一旁,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国企和军工企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