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陈青峰早就跟陆文婷商量好了。
所以再把陆文婷介绍给了和自己的阿姨李君兰,关係不错的朝日电视台的负责人之后。
陈青峰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於是又过了几天,伊藤园的代表来到了首都这边。
陈青峰直接包下了首都饭店,多处豪华套间。
然后把这些人接到了眼下首都最好的饭店。
合作之前作为公司的董事,陈青峰当然要尽地主之谊。
请大家去了巍峨的长城,然后又品尝了首都这边的地道烤鸭。
等到休息了一周之后,沪上外贸总公司前来合作的人员也来到了这边。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合作模式。
日方出钱,出技术,出设备。
中方出人员,双方合作成立一家公司。
管理由日方负责。中方负责协助。
由於事先给决策层打过招呼,所以这家工厂算是一个特例,可以大胆的探索一些以前没有的合作方式。
但当谈判进行到具体问题的时候。
有些问题却爭执不下。
就比如日方提出的普通员工工资水平。
看这30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中方的工作人员立刻提出了质疑。
“小陈,你能不能跟他们说一说,给的工资太高了,现在国內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三四十块钱,他们给300块钱!比很多干部赚的都多!”
陈青峰最討厌这样的自己人,就见不得自家人赚的钱多。
说实话,300块钱的工资放在日本根本不算什么。
就这日本人还是把工资打了骨折价的。
不是人家给的工资太高,是现在国內工资太低,再加上又强行和美元进行绑定,实际的匯率已经脱节了。
不过这个问题可不是说联合经营一家工厂能解决的。
匯率的问题很麻烦。
陈青峰一个商人还真的很难搞定这件事情。
最终陈青峰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那就是300块钱的工资只发一半。
剩下的一半用来在沪上解决工人的住房。
可就算15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还是让外贸总公司派来的人觉得有些太高了。
“高吗?想一想,工厂开工之后招募的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从各地返城的知青,有的已经回来好几年了,至今没有工作,不提前解决人家的工作,让人家好好多赚点钱,把前几年没有工作的损失补上,那对得起人家吗?”
陈青峰好列这些年为外贸总公司在香江那边鞍前马后立下过一些功劳。
再加上他在日本企业这边文有一定的话语权。
最终还是由他確定,工资定价了200块钱。
剩下的100块钱则转入职工帐户。
並且在股份划分上给职工也划分了一定的员工股,类似於日本企业的年金!
於是就这样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双方终於敲定了合资企业的合作框架。
本来经贸部的领导打算让陈青峰出任这家工厂的厂长。
但陈青峰坚决推辞了。
“既然想引进人家的技术,还要跟人家学管理,不让人家的人过来当厂长,
那还学什么?”
於是靠著陈青峰的一句话,他的同学伊藤成为了这里的厂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