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回国几件事
陈青峰在日本混了这么久,说实话,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不太满意。
的確,他在松下政经塾经营了一些人脉,但一年过去了,除了从小林製作所引进了一些工程设备,陈青峰,並没有带来什么真正的工业技术方面的改善。
中秋节这段时间,陈青峰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三伯。
三伯一语道破了天机,也开启了处於困境当中的陈青峰。
“儂不要一上来就想著搞个大项目!松下电器虽然对华友好,但人家毕竟是企业,要赚钱的,儂要想想,怎么让人家先赚到钱再说!”
陈青峰现在在日本,一共在两家企业拥有股份,一家是他出售的红牛和青汁换来的伊藤园,另一家是他更看重的索尼。
但眼下,他在索尼內部的话语权实在太低了,所以看来伊藤园对他更友好一些。
而且按照三伯的话来说,经济的建设是有规律的。
就是要先从轻工业开始,国內的老百姓生活改善了,也是要吃吃喝喝的。
那些电子產品什么的,其实是下一步的事情。
眼下的情况就是这样。
经过这两年的发展,起码在一些大城市,比如首都,津海,还有沪上以及羊城这些地方,都有了一定具有消费能力的老百姓。
他们就算在最困难的时候,粮食供应都相对稳定,也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想一想当年,那些因为质量问题,出口转內销的的確良卖的比衣还贵,最后全都是大城市这些爱美的姑娘们消化的。
所以陈青峰觉得起码在这些大城市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建饮料厂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正好伊藤园在这方面具有优势,而且也可以让国內的同行好好的学习一下国外先进的食品饮料行业的先进技术。
最重要的是,伊藤园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搞清了这个思路之后,陈青峰觉得有必要回国看看了。
起码他作为伊藤园的股东,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引导公司將战略转移到大陆这边。
不过就是一间汽水厂,这样的面子还是有的。
况且之前红牛饮料的生產商就是沪上的中药厂。
所以合作是有基础的。
不过还没等陈青峰动身!
中秋节期间受他的委託,出差的吴阿根和李卫红,就已经回到了香江。
说实话,虽然吴阿根和李卫红他们这一趟就赚40多块钱。
但,分担到每个老伯的身上,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毕竟从台北跑到香江来,又要在香江转机回大陆,只有在大陆的销是便宜的。
这一路上的销其实都不便宜。
很多老人虽然生活在台北,但其实並不富裕。
能回来看也就是这辈子唯一的一次。
接触了这些人之后,让李卫红感慨万千。
陈青峰知道他们两个人又回来了。
於是晚上就在自己家里请他们一起吃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