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沪上,平时喝的都是沪上汽水厂的橘子汽水,我觉得味道比可口可乐还要好一些,以后要是有机会的话,我想把这些汽水卖到香江来,给香江的同胞尝一尝!”
“不好意思,陈先生,我们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您好像对红隧道比较感兴趣,请问您收购红勘隧道的资金,是来自於您个人还是来自大陆!”
“表哥,现在香江的记者都不用做功课,就可以隨口胡说吗?我在收购之前,曾经发行过几款產品,其中一款还是通过滙丰银行对外发行的,当时香江市民踊跃购买,你们做新闻的应该知道!”
“不好意思,那请问,您要是成功收购红隧道之后,以后你打算怎么经营呢?”
“经营,资本是逐利的,我收购之后当然要想尽办法儘快把钱赚回来,所以我的打算是,一旦收购成功,我就把隧道现在的通行费用上涨10倍!”
“什么?”
“表哥,我说的不清楚吗,我说要把现在香江隧道的通行费水平上涨10倍!
现在香江隧道的过路费实在太低了·.”"
“陈先生,您在开玩笑!”
“我可没有开玩笑,我发行的理財產品,对外公布的利率是年化10%,並且锁仓三年,所以我当然要想办法把钱加倍的赚回来了——.”
“可是您就不考虑民生问题吗?”
“我为什么要考虑民生问题,我是个商人,来这边就是赚钱的,民生问题,
现在归港督管,以后归大陆管,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我陈青峰来管!”
陈青峰大放词,顿时让记者感到头皮发麻。
要知道,红隧道可是大动脉,多少人往返九龙和港岛之间靠的就是这条过海隧道。
要是现在的通行费用上涨10倍,恐怕以后没几个人能够走得起。
而且更关键的是,港岛这边居民的日常饮食,生鲜蔬菜,米麵粮油也基本上都是靠隧道过来的,当初之所以要修隧道,就是考虑到刮颱风或者暴风雨的天气,桥面上无法通行。
可以说这条交通大动脉一天也不能停。
“陈先生,您要是这么做的话,就不怕港岛这边物价飞涨吗?”
“不会的,从九龙到港岛又不是只有过海隧道一条路,可以用船运啊,表哥,到时候九龙码头的轮渡,你也考虑涨涨价吧!”
“哈哈,表弟,就算我同意,你舅舅也不同意!”
陈青峰跟董建雍一唱一和,两个记者此时却听得心惊胆颤难怪香江市民都管陈青峰叫做鱷鱼陈,这傢伙,真是赚钱吃人不吐骨头,看中的公司就直接生吞活剥,一点余地都不留。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然后就低头在董建雍的耳边小声的报告什么。
“你大点声,让我表弟也听见!”
“是,董先生,刚刚传来消息,说怡和洋行和合记环球达成协议—”
“怎么了?”
“怡和要用牛奶公司的股票置换红隧道的股票,由红隧道向牛奶公司定向增发,然后由牛奶公司用股票来交换!”
“什么———”
董建雍面色一变,然后看向了陈青峰。陈青峰明白,这是衝著他来的。
你不是能买股票吗?那好,我就多印一些,直接用这些股票去换牛奶公司的股票,有本事你就把两家公司全拿下来怡和是算准了,陈青峰手上根本没这么多钱。
可他们算不准的是,陈青峰从来盯上的都不是红勘隧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