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首周数据
《摄影机》五月一號登录院线。
是个周五。
档期不好不坏。
前一天上线的电影,是与郑钱在东京打过照面的王胖子自编自导的《金钱帝国》。香江这地儿虽然不大,却最喜欢什么“帝国”之类的头,早前几个月,
在柏林的时候,郑钱就跟香江出品的另一部《白银帝国》碰过面。
又是金钱,又是白银,总让他有点微妙的感觉。
《摄影机》之后,隔一天的周日,即將上映的则是好莱坞大片《金刚狼》,
再往后一周,还有阿美莉卡的超级大ip《星际迷航》。
这个档期算是国內专门分配给好莱坞大片的『进口月』。虽然並不限制其他国內电影上映,但因为担心好莱坞大片的挤压,所以五月初的这周时间,几乎没有其他国內好片子上映。
理论上,这个档期並不友好。
但因为相对高规格的宣传、海外的高口碑与热映、以及五一假期的加持,一定程度上弥补档期的劣势,而国有院线们为了配合『上面的精神』,在不影响商业利益的前提下,並不介意在前两天给《摄影机》安排一个稍高的排片。
首日与次日排片占比都达到20%。
直到第三天,《金刚狼》上映,《摄影机》的排片占比才被调回12%,而后持续下降,之后一周都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
与排片走势相似的,是《摄影机》的票房。
超高的头,让它上映前两天获得了极高的上座率,包括万大、宝利等在內多条院线反馈数据都显示《摄影机》上映初期的上座率接近90%,这也让《摄影机》短短三天时间,就砍下来近三千万票房一一首日一千一百万,次日一千万,
第三天七百万。
“—一因为这算得上国內第一部正式上院线的丧户题材电影,再加上杨蜜上个月刚刚拿到『四小旦』的名头,人气正高,所以这几天看电影的观眾很多都是“奏热闹』『看新鲜”。”
栗娜在周一的內部会议上总结《摄影机》的首周表现时,对其后期票房走势並不乐观:“但过了新鲜期,隨看排片量下降,以及部分口碑反噬·-按照院线那边的推测,接下来一段时间,票房只能维持在四百到五百万的程度了—”
“四五百万,不少了。”
郑钱对此倒不怎么在意,笑著的摇了摇头:“你要知道,我们这部电影成本才二十万·三天砍下三千万的票房,回报率超过一百五十倍·这还没算岛国那边的票房,以及英煌、半岛的买断费———."
“—一这也是我们下阶段宣发的重点。”
姜伊蕾像上课似的,发言前还举了举手:“这事儿其实很有『新闻价值”,
一部成本二十万的电影,创造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票房-远比『丧尸电影』、『大陆与岛国友好交流』或者『杨蜜的大长腿』更能激发观眾的好奇心·...”
“没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