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主教会议

布雷根茨交易顺利完成的消息传回维也纳,对於这种意料之中的结果拉斯洛並不感到意外,现在真正让他心急的是教宗的选择。

庇护二世到底会不会选择加入帝国,这个问题他心里也没底。

相比於他的志志,已经抵达罗马的威廉就显得非常迷惑了。

他將皇帝的信函呈递给梵蒂冈的教皇,教皇庇护二世读完信件后显得非常惊。

他反覆翻看几页信纸,眉头直接拧作一团。

这让威廉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儘管他不知道皇帝在信里到底写了什么,但教宗的反应足以表明这並不是一件能让人轻鬆接受的事。

尼古拉斯將信件抓在手里,心中已经掀起惊涛骇浪。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居然想邀请教宗加入帝国?

他在心里询问自己,试图找到答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学者,主教,神学家,改革家和外交官,他比大多数教宗都更加出色,这也让他能够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最后,他只得到了一个他自己不愿意接受的答案一一皇帝想彻底控制教廷,

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这样做会在整个欧洲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尼古拉斯甚至无法想像。

作为教宗,作为教会的一员,他可以接受与皇帝对等的合作关係,在一些不会损害教会利益的地方向皇帝提供帮助。

但是像这样的要求,他於情於理都不能答应。

不过,就这样直接拒绝的话,肯定会影响到与皇帝的关係。

尼古拉斯几乎立刻就想到了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威廉阁下。”

“教宗陛下,您的答覆是?”

“此事极为重要,我无法立即作出决定。麻烦你在罗马多待些时日,等到我做出最终的决定后,会给你答覆。”

“这......好吧,”威廉很无奈,“我会等待您的召见。”

威廉离开梵蒂冈宫,教宗立刻派出许多使者前往教宗国各地,他打算藉此时机召开一场覆盖全教宗国的主教会议。

让主教们通过投票来决定这件事,正好这也可以作为他坚定不移推行教会改革的证明。

其实在他当选教宗后,质疑的声音从全欧洲涌来,许多昔日同僚都指责他背离初衷,无所作为。

作为公会议主义改革派的领军人物,尼古拉斯在1433年巴塞尔议会期间提交的《论天主教的和谐》中已经將公会议理论阐述的相当清楚。

在文章中,他表达了较为尖锐的观点。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他认为所有基督徒才是整个教会组织自身的法律源头,教皇和各级神职人员不过是教会的机构或者僕从罢了。

教会因神法和自然法而存在,其管理者得服从自然法、神法和教会法。

基督信眾的权力源於基督,全体信眾的权力比信眾个人的权力大,全体信眾的公会议比教皇的权限更高、权力更大。

信眾的代表就是世俗统治者、教区主教,由他们聚集在一起处理当地的教会事务,而拒绝教宗加以干涉,从而限制教宗的权力。

这篇文章后来成为了公会议主义的理论巔峰。

1438年法王查理七世颁布的《布尔日国事詔书》和1439年阿尔布雷希特二世颁布的《美因茨国事詔书》都是在尼古拉斯提出的理论基础上实现的对教宗权力的限制。

在法国这些提案几乎全部转变为王国的法律,教宗再也无法控制法国的任何事。

法王既不需要向教宗缴纳年金,也能够自己任命法国內部各教区的主教。

教会的什一税他都敢伸手捞一笔,而教宗对此毫无办法。

在帝国的情况要好上许多,阿尔布雷希特二世毕竟需要教宗的支持来抵抗奥斯曼人的进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