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微微皱眉,他还以为皇帝开口第一句肯定会询问关於改革的具体问题,没想到他的目光全被最后一张纸上的暴论所吸引。

不过既然皇帝发问了,尼古拉斯便將自己的观点陈述出来:“陛下,教会已经腐化了,需要一场革新。我从八年前开始担任帝国公使,总计三年,在此期间我的工作是改革帝国教会,召集主教会议,遣责顽固分子。在『圣年”(1450年),我负责整个帝国境內的赎罪券贩卖工作,在此期间,我深刻认识到了教会的腐朽。教会就像帝国一样需要进行改革,但是难度却更在帝国改革之上。”

“主教阁下,您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大才啊!”

拉斯洛没想到这次纽伦堡之行居然还有意外之喜。

这位尼古拉斯·冯·库萨出生於特里尔附近的一个小镇,是土生土长的德意志人。

他对帝国改革的建议和对教会的看法都非常对拉斯洛的胃口。

“陛下谬讚了,关於帝国改革方面的问题,您就没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吗?”

提到帝国改革,拉斯洛摇头说道:“这些建议看似非常美好,实则很难实现。想在这个破碎的帝国內推行改革遇到的阻力是难以想像的,我也只能一步一步来。

比如这一次的议题中关於帝国大区的划分,我本意是想划分十个帝国大区,但最终还是决定在我的直属领地先进行一次尝试,划分出三个我可以施加影响的行政区,只是就算是这样的让步仍然招来了选侯们的反对。

他们从根本上认为帝国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情况,在没有外部威胁的情况下,他们巴不得帝国永远如同一潭死水,最好不要出现一丁点变化。”

尼古拉斯深以为然,他也感觉一些诸侯们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用一些整脚的理由来攻击和驳斥皇帝的提案。

“我也只能儘量影响下萨克森地区的诸侯们,希望能为您减少一些改革的阻力吧。”

“將您放在下萨克森地区实在是太屈才了。主教阁下有没有兴趣到维也纳,到我的宫廷中任职?就作为我的皇家顾问,在枢密院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

皇家顾问?尼古拉斯没听说过皇帝的宫廷中还有这样的职务,想来是刚刚隨口编出来的,不过皇帝的器重还是让他非常高兴。

他这一生多半的时间都在为弥合教会大分裂而奔波,关於帝国改革的理想,关於教会改革的理想,他都无从实现。

他的帝国改革主张是从属於基督教世界普遍秩序的,其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新的普世性的基督教世界秩序。

虽然这与拉斯洛的最终目標建立“世界帝国”有所不同,但其中的许多环节都有交匯之处。

面对皇帝的热情邀请,尼古拉斯最终选择同意,他成为了枢密院会议中的第六人,至於他的布里克森主教区,只需要委託下属主教代管即可。

再得一员能臣的拉斯洛欣喜万分,在回维也纳的路上与尼古拉斯彻夜长谈,除了帝国改革和教会问题之外,拉斯洛发现尼古拉斯的哲学和神学造谐相当高。

他的一切哲学思想都基於“对立统一”的观念,在此基础上,他尝试將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体系融合起来,创建了一个泛神论体系的框架。

这位位高权重的枢机主教居然尝试將神与自然界等同,承认世界的客观规律不会因人的意志而转移。

然后以此为基础,他甚至试图解释天主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琐罗亚斯德教和其他任何信仰都建立在一个共同的核心之上。

除此之外,他还是日心说的支持者,儘管这个时候还不存在所谓日心说和地心说的爭论,但是他通过自己的亲身观测推断出了这一结果。

这一系列惊人的言论让拉斯洛万分疑惑为什么尼古拉斯还没有被教会给送上火刑架当作最可恶的异端烧死,甚至他还当上了教会的枢机主教。

不过这也让他意识到尼古拉斯並非什么等閒之辈。

他拥有如此丰富的学识,充满了人文精神和对世界的思考,不把他放到维也纳大学里当个客座教授那绝对是奥地利学生们的损失。

其实拉斯洛的宫廷里还真有一个维也纳大学的教授,那就是艾伊尼阿斯,他在教导拉斯洛时就是维也纳大学的客座教授,他的修辞学课程每一堂都座无虚席。

只是当了宫廷总理后,他就没多少空閒时间再去讲课了,这让大学生们都感到非常惋惜。

想到维也纳大学,拉斯洛决定这次回去就把两所新院校筹办起来。

趁著战间期难得的空隙,將维也纳的建设再往前推进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