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绝罚

罗马,卡利克斯特三世接见了奥地利宫廷总理,在教会中颇负盛名的艾伊尼阿斯,他作为拉斯洛的使者前来拜会教宗。

“我听说,你曾参与过巴塞尔分裂议会?”

老教宗好奇地打量著艾伊尼阿斯,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声名远扬的大诗人和大学者在从前,人们对他知之甚少,但是当他在皇帝的宫廷中出任要职时,许多他年轻时的故事都被人从不知名的角落里扒了出来。

关於他年轻时在锡耶纳大学求学的经歷,包括他作为一个神学生,却谈了十几个女朋友的颗事。

关於他去苏格兰传教,却险些命丧大西洋的传奇经歷。

最精彩的莫过於他作为枢机主教秘书参与巴塞尔议会的往事和隨后游歷欧洲时的趣事他的作品只要一经发布,马上便会受到眾人追捧,有人喜欢他的诗歌,有人喜欢他的散文,更多人沉迷於他的庸俗长篇爱情小说无法自拔。

他像一只自由的飞鸟,隨性地度过了自己放荡不羈的前半生,而后半生,他被皇帝锁进了鸟笼里,这个鸟笼便是帝国宫廷。

成熟后的艾伊尼阿斯接受阿尔布雷希特的邀请担任拉斯洛的老师,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帝身边的重要人物。

他亲眼见证,亲笔记录了拉斯洛登基以来的每一件大事,作为资料留给以后编撰皇帝传记的作家。

现在,他又一次听到有人提起那个只存在於回忆中的名字一一巴塞尔分裂议会,

每个关心这件事的人都要问问他对此的態度,就连眼前的教宗也不例外。

这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教廷內部出现无法弥合的重大分歧,一部分主教同意《布拉格协定》(或称《巴塞尔协定》),波西米亚圣杯派也同意这份协定。

然而,时任教宗尤金四世並不想与胡斯派异端妥协,波西米亚塔博尔派也希望彻底清除波西米亚的天主教势力。

於是,在1438年,一部分主教听从教宗的指示离开,前往別处召开宗教大会。

而持不同意见的主教们留在巴塞尔,选出了他们支持的敌对教宗,开启了一段长达十二年的教廷大分裂。

巴塞尔议会从1431年一直持续到1449年,直到尼古拉五世上台,议会才自行解散。

谁能想到为了胡斯派异端的处理问题居然引起了一场教廷內部的分裂?

要问他对此有何看法?

他那时还年轻,只觉得分裂教廷这种事非常有趣,而且巴塞尔议会的主张正是他所支持的一一他曾创作诗歌隱晦地表达对胡斯的同情。

那时有人跟他说,参加这样的非法组织將成为他一生的污点,从此以后受尽教会打压,再无翻身之日。

他只是一笑置之,真正有才能的人,其实很难被埋没。

没想到现在胡斯派异端都已经成为歷史的尘埃了,还有人在意巴塞尔议会的事情。

一想到拉斯洛交给他的任务,艾伊尼阿斯只能偽装出懺悔的神情,忧鬱地回答道:“那时我年少无知,鲁莽之下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从现实情况来看,异端果然是不容宽恕的,我为我的愚行感到悔恨,而尊贵的皇帝陛下已经为您扫清了波西米亚的异端。”

卡利克斯特三世满意地点头说道:“我代表主宽恕你的罪过,艾伊尼阿斯。你到这里来,应该不单单是为了向我夸耀皇帝的赫赫武功吧?”

“是的,教宗大人。皇帝陛下派我前来,主要为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关於您打破约定与入侵者单独停战的事情。身为教宗您应该更加清楚,只要法国人获得那不勒斯,义大利就失去了自由,捍卫费迪南多,就是捍卫义大利自身!我也是个义大利人,我想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法国人在这片土地上肆虐。”

卡利克斯特三世面露无奈,他试图为自己辩解:“罗马被法国人围困时,皇帝承诺过的援军仍未到来..:::.並非我有意违约,实在是形势所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