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在瓦尔纳的战败瞬间燃爆了巴尔干地区各股势力的反抗热情,沉寂已久的各方势力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鯊鱼,纷纷参与到这场瓜分奥斯曼的盛宴之中。

斯坎德培亲自率军攻入马其顿地区,攻克奥隆城,將阿尔巴尼亚人失去的土地尽数夺回。

原本臣服於奥斯曼人的伊庇鲁斯专制公莱昂纳多·托科趁机进军希腊北部,接连夺取特尔哈拉和扬亚地区。

约翰·达·卡皮斯特拉诺与乌尔里希二世·冯·采列率领农民军南下解放拉什卡地区(南塞尔维亚),洗劫科索沃金矿,摧毁了奥斯曼人在此地的统治,並对穆斯林进行残酷的清洗和驱逐,隨后他们转头向东,进军马其顿地区。

罗森贝格率领的波西米亚军在经过一系列艰苦的战斗后成功攻克索菲亚城,解放了保加利亚地区,奥斯曼帝国的鲁米利亚行省彻底崩溃。

隨后他继续向南,与乌尔里希和约翰会合后,共同扫清了盘踞在马其顿的奥斯曼残余势力。

在完成这一切以后,乌尔里希率领农民十字军返回塞尔维亚,约翰与罗森贝格继续沿著爱琴海向东进入色雷斯地区,最终在阿德里安堡(埃迪尔內)与西拉吉的围城部队会合,现在正准备攻占这座重要的堡垒。

威尼斯人趁火打劫重新宣布加入十字军,並派兵攻占了希腊海岸的诸多港口,热那亚人也开始效仿,双方为了爭夺地盘不惜大打出手。

这种反覆无常的行为並没有使威尼斯获得眾人的谅解,教宗宣布绝罚威尼斯总督弗兰切斯卡·斯福克尔,鼓励所有国家出兵惩罚天主教世界的叛徒。

一时贪念犯下的罪过,终究是要偿还的。

可是,就有这么一个小国家的人,身体里流淌著高贵的血脉,肩上背负的是国讎家恨,却在这场“盛宴”中毫无作为。

这个国家便是摩里亚君主国——东罗马帝国的余烬,是世间仅存的“罗马人”的国度。

此时的摩里亚,两位专制君主,血脉相连的亲兄弟托马斯·巴列奥略和季米特里奥斯正在进行激烈的斗爭,双方都试图驱逐对方,彻底掌控摩里亚地区。

托马斯想带兵前去支援十字军,说不定还能顺势光復帝国,而亲奥斯曼的季米特里奥斯则反对兄弟的想法,他认为摩里亚既然已经承认了奥斯曼人的宗主权,就应该派军队去协助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与十字军作战。

最后的结果是,摩里亚的罗马派和奥斯曼派还没穿过科林斯地峡便大打出手,在这里完成了一场微型的十字军东征。

从北边逃亡到此的奥斯曼残兵纷纷加入季米特里奥斯的队伍,使得叛军的实力急速增长,托马斯逐渐开始控制不住局面。

与此同时,北方的伊庇鲁斯专制公莱昂纳多在趁乱侵吞了奥斯曼人不少土地之后,又將目光移向南方的摩里亚——他伊庇鲁斯,未尝不能是罗马正统啊!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托马斯一面稳定国內局势,一面派遣使者去向十字军的领袖,西方的皇帝拉斯洛请求援助。

兄弟鬩墙的幽默喜剧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演,內乱带给摩里亚的只有无尽的內耗,这也直接导致他们错失了收復失地的良机。

托马斯倒是有这个想法,可被奥斯曼人驯服的季米特里奥斯却派人去君士坦丁堡向奥斯曼苏丹表忠心。

不解决內部的矛盾,他们是出不了摩里亚的。

拉斯洛在君士坦丁堡城外的营帐中收到了摩里亚专制公托马斯·巴列奥略送来的求援信。

他耐著性子读完这封信,也不由得被东罗马帝国皇室末裔这糟糕的表现搞得有些哭笑不得。

使者战战兢兢跪在地上,等待著这位年轻皇帝的回应。

“你是说,就因为这点芝麻大小的事,托马斯就派你来这里找我求援?”

“陛下,我们的君主正在艰难抵抗奥斯曼的走狗,还请您能够理解並提供帮助。”

拉斯洛无语的看著使者把头埋得更低,姿態卑微至极,哪有一点作为使者的风范?

就凭这群虫豸还妄图重建东罗马帝国?

还不如趁早洗洗睡呢,在摩里亚安安稳稳躺平说不定还能多苟几年。

这时,久违的面板再次浮现。

拉斯洛瞬间来了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