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缸》,《拾黄金》,《张连卖布》……

所以,听说这次的交流会上有秦腔,所有的人都套上驴车来了。

镇上的戏台,这几年都用来开大会了,现在终於回归了它本来的职能……

小黑慢悠悠地拉著车,还没有到镇上,就发生了“交通拥堵”。

四乡八村的人,都赶了车来转交流会,把不大的清湖镇,围得水泄不通。

到处人喊驴叫,比沙城县里还热闹。

母亲就只好下了车,像其他人一样,找了个地方,把小黑栓在了树上,隨著人流,进了镇子。

镇子里,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有卖衣服的,卖吃食的,卖日用百货的……

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人。

买东西的人,全都不討价还价,付了钱拿著东西就费力地挤出了人群。

母亲紧张地拉著东子和狗蛋的手,生怕他们走失……

狗蛋却看著油锅里的油糕,迈不开腿……

母亲只好费力地挤进人群里,买了四个油糕。

这是腾格里沙漠边,最具特色的小吃。

油糕炸得焦黄,里面包著滚烫的红,烫得嘴馋的狗蛋直吸溜。

“妈,您怎么不吃?”

东子也吃著油糕问道。

“我不饿,你们俩吃吧,一家两个油糕!”

母亲一向节俭,虽然只是几分钱的油糕,她也捨不得吃。

“你吃一个吧,甜得很!”

东子却把一个油糕,硬塞给了母亲。

母亲就只好接过来吃了。

狗蛋却毫不客气地吃了两个油糕。

母子三人,就被人流推搡著,在交流会上隨波逐流……

母亲买了一些日用品,又扯了几尺布,准备给一家人缝製冬衣。

狗蛋的眼球,却被那些漂亮的文具盒吸引。

文具盒上面画著各式各样的图案,比李燕的还好看!

可惜,母亲没有多少钱,只给狗蛋和东子,买了几个铅笔和橡皮。

交流会上的铅笔橡皮,不仅质量好,价格还比支书老婆小卖部里的便宜一分钱……

“外婆!”

眼尖的狗蛋,在人山人海中,居然看到了踮著小脚,被挤得颤颤巍巍的外婆!

母亲拉著东子狗蛋,奋力地挤了过去。

就见,外婆一大家子都来了!

“狗蛋!”

外婆想和往常一样把狗蛋抱起来亲他的小脸蛋,却踮著小脚,没有抱起来。

“狗蛋,你上了学可就真的长大了,我都抱不动你了!”

外婆低头亲了亲狗蛋的额头。

“我还考了一百分呢!”

狗蛋扬起了脖子,得意洋洋地显摆,仿佛立了什么大功劳。

“真的?”

外公外婆吃惊地问道。

“没错!狗蛋是考了一百分,还当了班长,我们都听说了!”大表姐金萍笑道。

“是啊!他的学名王谦己是李校长给取的,他和李校长的丫头李燕还是同桌呢!”二姐小红也笑道。

她们俩的岁数比狗蛋大三四岁,也都在阳曹小学里念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