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管理护卫的,亲事府校尉(正六品),与帐內府典军(从五品)的任免权,也仍掌握在李世民手中。

李泰仅有日常调度权。

李世民把自己的来时路,给堵得死死的,防止皇子们效法夺权。

“本王这次叫大家过来,並非只是为了,宣布陛下的恩赏,本王打算设置百亩实验田。”

李泰知道有两种稻子,能大幅度提高粮食產量。

一个是岭南的蝉鸣稻,还有就是林邑(越南)稻,也就是宋引进的占城稻。

林邑虽然是唐朝藩属,但一直不安分。

频繁在边境处,与大唐发生衝突。

林邑朝廷,甚至会出兵劫掠过路商人。

林邑路途遥远,在大唐与临邑往返,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从长安到岭南,往返也需半年。

按唐律疏议职制律规定。

诸亲王、公主、五品以上官人,非因公事,不得擅自差遣使役出界。

违者,杖六十,私出百里外者,加一等。

李泰要想派人到岭南,就需向朝廷申请公验,也就是通关文书,否则属违制。

按唐律疏议职制律。

诸王不得私通外国,诸亲王及三品以上官人,非奉敕旨,不得与外国使臣私相交往,违者以谋叛论。

无论是岭南还是林邑,都不是李泰能私自派人去的。

他只能叫府官写奏报,等李世民批准。

这一折腾,再加路上往返,不知道又要到什么年月。

李泰总不能就这么干等著。

关中地区十二月份,气温在零上五度,到零下五度左右。

因此土壤冻结深达二十厘米,无法翻耕。

但李泰可以先规划好,百亩田界。

让佃农们先清理杂草碎石,修建蓄水池、修建灌渠、沤肥,等来年二月土地解冻后,再深耕肥地。

工匠们就先打造轮式播种耬车、水力翻车、可调式双鏵犁,就是在曲辕犁基础上,增加把可活动的副犁鏵。

李泰为佃农和工匠们,各自分配好了新的工作。

刚得了赏赐的眾人,兴冲冲的去做自己该乾的活计。

妇人们看自家男人都走了,魏王並未让她们也跟著离开。

不知道魏王为什么找她们,一个个心里都慌的不行。

李泰指著一个四十左右的壮妇,“这位娘子,本王问你,家中有几个孩儿?”

士族女性多称夫人、女郎。

市井商贩、农户等女性皆可称娘子。

那壮妇被李泰一指,嚇的直接跪了下去,嘴里胡言乱道:“民妇有罪!民妇生了五个孩儿,民妇有罪魏王殿下饶命......”

不出李泰所料,这妇人光看体格,就知道是个好生养的。

李泰摆了摆手笑道,“快起来,谁说你有罪的?本王说你有功,有大功!橘井去给这位娘子拿一贯钱!”

那壮妇还稀里糊涂,弄不清楚状况,手中就被塞了一贯钱。

“谢殿下!谢殿下!”农妇拿著钱咧个大嘴,一个劲的道谢。

“魏王殿下,她生的是四个女儿,一个儿,民妇可是生了三个儿,是不是也有赏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