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一路顛簸著走远,后面的孩子拾了满满两口袋石炭,也欢天喜地的挤进了城门,再不见了踪影。【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一阵冷风吹过,萧寒站在车厢前,望著这一幕如有所失。
“萧哥,看什么啊?”
手臂被绑著,跟电视中神鵰大侠一样的小峰好奇的从车厢里探出头问道。
萧寒一愣,隨即呵呵一笑,没有急著回答他的话,反而从口袋里伸出手,郑重的向著那赶牛车的人弯腰做了一揖。
“走吧,进城!先安顿下来!”
再次直起身子,萧寒便率先迈开步子,向破旧的城门走去,走的比之前更为洒脱。
人的想法,並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刚刚的一幕,看在刚到大唐的萧寒眼中,估计除了世態的悲凉,就只剩下对那些小孩子的深深怜悯。
但是,到了现在,萧寒从同样的一幕,却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赶车人的善心!
孩子总会成长,苦难总会过去,盛世也终会来临。
唯有这一颗善良的人心,等不得,盼不得。
入城。
唐时,对流动人口管辖並不严谨,基本上只要不出关,天下之大你都可以隨便乱逛。
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財,或者足够的才!
比如李白,曾去过庐山,天门山,敬亭山,采石磯,天姥山,黄鹤楼等等……
而杜甫,也登过泰山,去过洞庭湖,到过洛阳,去过成都。
就连看似参禪悟佛。隱居山林的王维也曾出使过塞外,见识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场景。
好吧,这些都是有才的,去哪不光不钱,还能赚钱!
至於萧寒他们,只能老老实实的缴纳了每人两个铜板,骡马五个铜板的入城费,他们一行外乡人,才算是进入到了平阳城中。
走出了黝黑狭长的城门洞子,等面前一切重新明亮起来的时候。
萧寒豁然发现了一个与刚刚破旧城墙完全不同的平阳。
时间虽是冬日的下午,但平阳城中却依然人潮如织,虽比不得长安那般富硕,也要比萧寒见过的其他大城更加繁荣。
街头卖力吆喝的小贩,扛著一根草棒子,棒子上插满了红艷艷的冰葫芦的老头,蒸一锅热气腾腾包子的老板娘,还有几个耀武扬威的衙差,这一切都是如此的鲜活。
“你,你们跟个棒槌一样杵在路中心干嘛?没见挡道了?“
刚刚说到衙差,衙差就找上门来。
一个太阳穴上贴著狗皮膏药,胸前写著一个大大的差字衙役,斜眼瞥了萧寒他们一眼,放下一个白白的肉包子,脚下迈著四方步就朝著萧寒他们走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