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云錚带著妙音来到牧马草原上。

本来,他早就该来牧马草原上走一遭的。

不过,此前为了等待沈落雁生產,他一直没能出行。

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十来个毡房。

这些毡房有大有小。

毡房聚集在一起,外围还用木头做了一圈篱笆。

这里,就是牧马草原上的三个学堂之一,也是最大的一个学堂,高士贞既担任这三个学堂的学政,也在这个学堂授课。

云錚来之前已经了解过这个学堂的情况。

这里平时大概有一百来名学生,都是几年前从北桓迁移而来的。

不过,这些学生的年纪大小不一,大的都有十岁了,小的才五六岁。

本来,草原上这些学堂是不可能有这么多学生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因为在很多牧民的心中,七八岁甚至五六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帮著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后来,云錚规定学堂每天免费给孩子提供两顿饭,学堂的学生才逐渐多了起来,如今也算是小有规模了。

云錚没让人惊动学堂里的人,带著妙音缓缓走到一个巨大的毡房外面。

毡房里传来一阵孩童的声音。

“君子之得,非外物之丰盈,乃內心之充盈。”

“得之於道,则心有所依,行有所止;得之於德,则身有所正,人有所敬。是以君子不以求得为念,而以修身为本……”

云錚和妙音就在毡房外静静地听著。

待学堂的孩子背诵完毕,里面又传来高士贞的声音。

“故曰:君子有得,非金玉满堂之谓也,乃道德仁义之充实於心。心有所得,则行有所成,身有所立,名有所传……”

“谢夫子教诲……”

里面再次响起孩童的声音。

听著毡房里传来的声音,云錚不禁轻轻点头。

嗯,让高士贞来牧马草原可真算是来对了地方。

如此想著,云錚又给妙音使个眼色,带著妙音从毡房离开,转而在学堂的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学堂的伙房。

伙房也是一间毡房。

他们进来的时候,伙房的伙夫正在给这些孩子弄午餐。

得知来的人是云錚和妙音,四个伙夫赶紧停下手中的事向他们行礼。

“行了,你们忙你们的!我们隨便看看!”

云錚示意他们不必多礼,又凑到伙房的粮缸前。

打开一个粮缸,里面还有小半缸粟米。

云錚伸手抓起一把粟米查看,感觉质量还不错。

至少没有发霉,也没有掺杂砂石在里面。

之后,云錚又接连打开几个粮缸。

每个粮缸里面多少都还有些粮食。

不过,这些粮食基本都是粗粮,只有一个粮缸里面装的麩麦面。

虽然这不是白面,但在这里,已经算是最好的粮食了。

“这些孩子每天的两餐是怎么定的?”

云錚询问伙房的伙夫。

伙夫不敢隱瞒,连忙详细道来。

他们有特製的测量工具。

这些孩子每人每顿配额一杯粗粮或者半杯麩麦麵粉,当然,麩麦麵粉可不是每顿都有的,每个月只有十顿可以吃到麩麦麵粉,平时还是以粗粮为主。

另外,就是地薯。

如今朔北最多的就是地薯。

这些地薯或煮或蒸,因为有甜味,都很受那些孩子的喜欢。

还有,这些孩子每顿都可以喝到羊肉或者羊骨汤。

不过,这汤就真的只是汤,偶尔有些碎肉沫在里面。

至於他们平时吃的菜,基本就是素菜,每个月可以吃到一顿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