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帅为侠以来仗义疏財,积攒下许多“情义”债,他突然宣布退出江湖迁往西域,令无数人莫名其妙,也让不少人心中一松:那笔债不用偿还了。.
退出江湖和离开江湖是两码事,前者表示今后不再多管閒事,但是別人亏欠自己的债还是得要回来,后者则意味著彻底的割裂与放弃,脱离中原,江湖规矩就失去了支撑,別人不会主动跑到西域还债,杨元帅也没办法向数千里之外的欠债人要求回报。
秦夜明曾经了多半年时间打听杨元帅的往事,创立了一份“债务”名单,记载著当时的大概情形与此人目前的状况,尤其是外界的口碑,顾慎为从中圈定数人,秦夜明再度调查,最后確定两人可用,其中一位正是高恩赐。
那时的高恩赐才只是一名小校,还没有升为宫门司马。
顾慎为选人有两项重要原则:在江湖中仍然声名显赫的人不选,这些人的“情义”络太复杂,断不肯为一位去世多年的恩人还债;经常將杨元帅掛在嘴上谈论不休的人不选,他们不遗余力地传播恩人的美名,很可能自以为互不亏欠,不愿意再付利息。
这两样高恩赐都不沾,他早早地离开江湖回家过曰子,娶妻生子,继承父亲的军职,邻里亲友都知道这是一位稳重的人,人情往来从无瑕疵。
秦夜明找了一个机会,表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西域即使天翻地覆,对中原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高恩赐听说过龙王的名號,却不觉得他有多危险,於是热情而谨慎地接待秦夜明,打听顾家的往事。
很快,高恩赐確认顾慎为的確是顾仑將军的后人,至於杨元帅与顾家的关係,他早已了解到不少內情,甚至知道杨元帅的弟弟杨崢一直留在顾家。
因此,当秦夜明宣称顾慎为有权利代表杨元帅时,高恩赐表示认可,心中那块横亘多年的石头终於落地,换上一块更大更重的负担——当他终於知道顾慎为的目的是向皇室寻仇的时候,已经无法洗清双方数年来的同伙关係了。
高恩赐一直在等这个机会,能与顾慎为面对面交谈,釐清事实,为自己的“还债”划清一条清晰的界限,他欠杨元帅一份大大的“情义”,但还没到为此拋妻弃子、背家叛国的地步。
两人没有立刻谈到这个话题,而是先说眼前的事情,顾慎为最后一次得到高恩赐的情报是在一个月前,那时皇太后就已经对严沁生出杀机,选中的刺客正是严沁所信任的张佑。
高恩赐只是一名宫门司马,接触不到多少宫廷秘事,这条情报是別人告诉他,他再想办法转到宫外的,这也是他愿意为顾氏后人效力的原因之一:顾慎为在宫中的线人不只他一位,这让高恩赐觉得自己身处一张大当中,安全姓因此倍增。
“羽林军將张佑和张吉儿抢走,把她的计划给破坏了。”无论是留是字条,还是交谈中,高恩赐都以“她”代表皇太后。
“她以为让羽林军闹些事,可以製造藉口招回大將军庞寧,可公主和骆琮却想利用这次机会掌控全城。”顾慎为说。
公主与皇太后的斗爭將如何进行下去?两人就此聊了几句,接下来,高恩赐决定问出自己最关心的话题了,“顾公子,我一直在盼望今天的见面,有些话我希望当面对你说。”
“高司马请说。”顾慎为也在等候这次见面,他对高恩赐的了解非常深入,却从来没有过直接交往,这对他来说也是从未有过的奇怪经歷。
“我知道顾公子制定了一个宏大的计划,我只是这项计划中的一枚小棋子,我对此並无怨言,可是我想知道顾公子的最后一步棋到底要走到哪,好確定我自己能跟著走多远。我不会欺骗顾公子,但总有些事情我是不会替你做的。”
“过去几年来,高司马向我提供了大量信息,我对朝堂的了解基本来自於你,我想你做得已经够多了,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东门司马,跟我没有任何关係,对杨元帅也没有任何亏欠。”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高恩赐愣住了,好一会才回过味来,“顾公子不需要我了?”
“是你做得已经足够多了。”顾慎为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限度,限度之內,无所不从,越接近限度厌恶与反抗的情绪越重,等到超过限度的时候,他就会理直气壮地选择背叛了。
高恩赐一直盼著这个时刻,它意外出现的时候,带来的却是茫然与失望,“呃,好吧,既然顾公子……这是不是意味著我们今后可能会成为敌人?”
顾慎为拍拍腰间的狭刀,“我向你保证,当我使用它的时候,人人——当然包括你——都不会提出异议,我经营六年,绝不是为了衝进皇宫大开杀戒。”
高恩赐不由自主弯下腰,向这个比自己小得多的年青人表示敬意,因为顾慎为的这番话虽然杀机重重,却也的確让他如释重负,这些年来他一直做著同样的噩梦:一伙凶神恶煞杀入皇宫,揪出面目不清的皇帝与皇太后,命令他亲自举刀砍下两人的头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