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抓壮丁补充兵力,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安史之乱后,大唐人口锐减千万,从此一蹶不振,甚至都被吐蕃给欺辱。"

“归根结底,还是李隆基的错。”

“他要是早死个二十年,什么事儿都没了。"

仙长就是仙长,这等誹谤君父的话语,那是说来就来没有丝毫的犹豫。

换做旁人,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杜甫居住在成都之时,游览武侯祠的时候有感而发,所创作的一首诗。』

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

“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赵清然的声音再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话,可谓是家喻户晓,几乎没人不知道。”

“可知道这两句诗出自这首《蜀相》的人,应该不多吧?”

的確如此。

甚至於,知道这两句其实是杜甫写的,估计都不多。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首诗,是杜甫生活困苦,身患疾病的时候,与九月深秋登高之时所做。』

『诗句之中充分表达了杜甫的悲愤情绪,对国家未来的迷茫,以及自己家穷人病生活艰难的淒凉。”

这首诗,赵清然倒是没多说什么,继续往下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顏!

这首诗,是杜甫因为自己家的茅草屋,在暴雨之下被吹垮所做。』

“当时的杜甫,处於人生的最低谷。

失业许久,寄居他乡,身无长物,连老婆孩子都快养不起了。『

这种情况下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大暴雨將最后的安身之地给给毁了。『

这首诗,真实的表达出,杜甫当时绝望与愤怒的感慨。

赵清然笑言道“跟之前的《蜀相》一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顏!这两句话,

同样是许多人都知道。”

“可知道是杜甫作的,知道是出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肯定不多。”

诗圣不愧是诗圣,写下这么多的传世名作。

因为太多了,导致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些名作都是出自其手。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溅泪,恨別鸟惊心。

『这首诗,是杜甫在被叛军抓到长安城后,见著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淒凉时所做。

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

“在此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赵清然笑著摇头“诗圣就是诗圣,经典的传世佳作实在是太多了。”

“国破山河在,这种绝美的诗句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太厉害了!”

天宝时空。

杜甫自己都是有些震到了。

“国破山河在,这真是我写出来的?”

还没经歷山河破碎,国家动盪,自己朝不保夕经歷的杜甫,此时还没有那种心境,能够写出这么出彩的诗句来。

就连他自己听到,都是有著一种惊艷的感觉。

『《望岳》盪胸生曾云,决毗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眾山小。'

『这首诗,是杜甫年轻时候游歷天下,漫游齐赵登上泰山的时候,写下的胸怀大志的豪气之作。

年轻时候的杜甫,意气风发,登顶泰山之后心志昂扬,认为自己以后也会如泰山一般,在史书之中留下属於自己的名字。”

杜甫所想,是以名臣的身份留下自己的名字。

“没想到的是,最终却是以诗圣的身份,名传千古。』

赵清然笑言道“名臣怎么了,歷朝歷代的名臣多的数不胜数。』

“可就算是在史书里留下了名字,后世之人又有几个能记住他们的?”

“诗圣就不一样了,一提到唐诗,首先想到的就是李白跟杜甫!”

天宝时空。

正在饮酒的李白,挠了挠头“怎么老是说我~~~"

杜甫这边,则是鼻息粗重“我与太白...值了!"

对於名士们来说,名传千古就是他们的追求。

大唐二百多年,各种名人数不胜数。

可后世之人,提到大唐,首先想到的是李二凤。

其次是李白,再往下,就是杨玉环,武则天,杜甫等人。

哪怕名臣如房谋杜断,名气也不如李杜,

从这方面来说,杜甫已经是作的足够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