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髮生!『

诸天万界,顿时一片譁然。

尤其是宋之前的时空里,有点文化的人,全都是震撼不已。

贞观时空。

李二凤用力一拍桌子“好!”

“军营生活场景,军队的豪壮阵容,对勇士的讚嘆。”

“此作前半部分情感激昂,气势如虹。”

“后半部分又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李二凤的情绪,明显有些昂扬。

“写的好,写的真是太好了。”

“朕现在有些赞同仙长的话语了,能写出如此大作的才子,居然仅仅排在天榜第九?”

房玄龄抒须而笑“如此当作,恐就是这位辛弃疾的代表作了,一如之前我大唐那位才子王勃的代表作。"

眾人皆是附和,表態认为这大概就是词中之龙,再没哪首词能比得上这个了。

赵清然的声音,也是隨之传来。

“眾所周知,辛弃疾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也只有文武双全的豪杰人物,才能写得出如此杀气与文气並存的佳作。”

他的这番点评,得到了诸天万界眾人的一直支持。

才子嘛,大多都是动笔的。

让他们写出慷慨激昂,让人热血沸腾的作品来,几乎不可能。

因为没有相应的经歷,没有所感自然写不出来。

唯有像是辛弃疾这般,真正在战场上廝杀过的,真正冲营过的猛人,才能有这等思路与经验。

一如那施耐庵,在自己的小说里將杀人劫掠描写的入木三分。

你要说他没有相应的经验,那就实在是贬低所有人的智商了。

宋朝之前的时空里,眾人都觉得如此佳作,当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了。

然后,天幕来了个大的。

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公认的,辛弃疾的代表作是《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眾里寻他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词一出,诸天万界都安静了。

哪怕是不懂诗词歌赋之人,也为如此优美的文字而震撼不已。

写的真的是,太美了。

赵清然连声讚嘆“青玉案,穿越文抄公们的必备神作。”

“但凡是作文抄公装13的,就没有不写这首词的。”

“千古已降,元宵词以这首青玉案为第一。“

“青玉案之后,再无元宵词!”

无数人頜首点头,表示对赵清然这番话的赞同。

如此优美的诗词,配得上元宵词第一的名头。

贞观时空。

唐朝的时候,诗词都有,只不过诗更加为人所重视,可对於词的鑑赏还是没问题的。

自翊文采的李二凤,从惊之中回过神来,第一件事就是一声苦笑。

“朕自翊文採风流,本以为这天榜十大才子,能有朕的一席之地..."

后面的话没说,也不用再说。

连写出了青玉案这等绝世大作的辛弃疾,都只能排在第九。

李二凤非常从心的明白,自己的文采,是绝对没有机会上榜的。

不过心中没有妒忌,因为水平差距实在是有点大。

他想了想,转身回到了殿中,来到书案前坐下。

心意相通的长孙皇后,当即过来为他研墨。

向著长孙皇后笑了笑,李二凤提笔开始在纸上写下这首青玉案。

毫无疑问,他是非常喜欢。

乾隆时空。

作诗过千的某位大诗人,面色阴晴不定。

他很想说些贬低的话语来,可心中也是有著一丝的自知之明。

知道贬低青玉案,除了惹人心头嘲笑之外,毫无意义。

没奈何,只能是低下头咬著牙,暗恨自己为何写不出如此大作来。

心头有火气怎么办?

当然是宣泄出来了,做诗过千的大诗人的目光,下意识的看向了不远处的奴才。

“和坤,过来~~~

这边赵清然的声音,也是隨之传来。

“辛弃疾的文采,那真的是没话说了。”

“学生时代,他的词算是最好背的,因为喜欢所以背诵起来就轻鬆简单。“

“尤其是这首青玉案。”

赵清然连声喷喷“用在现代时空里,简直就是万分贴切。”

想了想,在手机上搜索了一番,播放了一个自己找到的短视频。

漫天飞舞的无数飞弹,划破夜空宛如流星雨。

配上雄浑大气的旁白,让人热血沸腾,

“东风夜放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