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九澧杯决赛!
当然,崔大海除外,崔大海强就强在他敢拼命,无论什么比赛,无论什么场合,他都赤膊上阵,然后后背背刀,见人就砍,也不管自己是不是会被人乾死。
因为他悍勇自信,导致的结果就是威慑力非常强,尤其是华夏棋手面对他,十个有九个都犯忧,所以很多棋不是下输的,而是被嚇死的。
孟主博被陆哲这么一番教育,他兴奋得很,整个像打了鸡血一样,信心特的足。
第二天比赛的时候,他面对李远平,果然从开局开始,两人都大斗套路!看他们两个人的比赛,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想方设法的给对方挖坑,千方百计的想办法让对方掉坑里面。
结果,棋局走到50多手,李远平好像中刀了!孟主博在一个非常常见的区域性,硬是准备了一把猝不及防的飞刀,李远平一时不察,挨了一刀。
对手开局落下风,孟主博的士气一下就飈起来了,他本来就是神经刀,
顺风顺水,心情舒坦的时候,下的棋非常厉害,曾经在重大比赛的时候,他连易勇都砍过。
今天他就是这种情况,非常兴奋,下打了鸡血一样,中盘战斗中,他面对李远平的各种挑畔,他一点也不手软,两人在中盘大斗力量。
在关键时候,孟主博有那么一丝的衝动想要终结比赛,但是就那么一瞬间,他想到了陆哲给他的提醒,不要想中盘终结,而是要想办法稳住局面,
一定要把棋局拖到最后的官子。
这么做不是麻烦,而是保证高胜率!
最后官子阶段,孟主博一直保持盘面十多目的优势,李远平积蓄了很多的力量,硬是没有把最复杂的变化走出来,孟主博没有给他机会!
李远平中盘负,孟主博闯入了九澧杯决赛!
李远平停钟认输之后,孟主博激动得拿棋子的手都感觉拿不稳,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竟然打进了世界大赛的决赛。
他的职业生涯从来没有这种高光时刻,在目前的华夏棋手排名之中,他也排在20名之外。
李远平很沮丧,但是作为世界关键的双冠王,他还是挺有风度。
他主动覆盘,然后摆到中盘的胜负关键处,李远平对孟主博中盘的退让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然后他摆出了如果孟主博要下杀手,他可能走的棋,孟主博一看,脑瓜子立马嗡嗡的响。
他真的感觉后怕,当初他真的想一锤定音,但是谁料到这里面竟然还隱藏如此复杂的变化?
棋局变得复杂了,胜负就很难讲了,谁不能不能保证在复杂的局面下,
自己就一定能走出最佳的招法啊,
孟主博和李远平就这个变化摆了半个小时,局面根本看不清楚!
孟主博这个时候再回忆陆哲的叮嘱,他才真正理解什么是高棋!
围棋的变化复杂浩如宇宙,没有人能穷近变化,高手厉害的地方不止是他们的计算力厉害,擅长计算。
更重要的是高手懂得把局面留一线,在棋上面留一线力量!
下棋太极端,导致的结果就是对手疯狂的反击,兔子急了还咬人,谁能担保自己不被反击击溃?
这盘棋孟主博觉得自己成长了,记者採访的时候,他道:
“围棋真的太难了,今天这盘棋我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太多太多了!
我想如果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决赛,棋一定会无比精彩!”
然后,孟主博的话刚落音,另外一场比赛的结果也出来了,杨华和李东阳两人血战三百多手,最后李东阳把杨华给劫杀了。
双方都战到最后,两人都弹尽粮绝,杨华最后差一点点,败了,可能对手还是更年轻一些,在最后的一战的计算中占了优势,惜败!
杨华九段再一次落败,对他来说真的是巨大的打击。
作为老对手的秦杰看到这一幕都心有戚戚,他特意去对局室参与覆盘,
其实他是去给老对手以安慰。
输给李东阳正常,但是考虑到杨华的年龄,输了这盘棋之后,他未来还有没有可能拿到这样的机会呢?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已经铺天盖地的过来了,秦杰都选择急流勇退,
把工作重心放到行政管理上面去了,杨华比他还大一点,还在坚持一线,真有一种英雄末路的感觉。
不过怎么说呢,半决赛和决赛都放在国內打,孟主博能贏棋,决赛的精彩程度不至於减弱。
作为秘书长秦杰需要立刻和总教练一起专门找孟主博,决赛关乎华夏围棋的荣誉,谁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高度重视。
结果秦杰和余头硬是没有找到孟主博,其电话也打不通,把余头可急坏了,最后杨华吃饭的时候说了一句:
“小孟肯定跟小陆一块儿摆棋!嘿嘿,不能不服小陆的棋厉害,他给小、
孟策划了一个飞刀开局,从开局就占优势,李远平一直没有翻过身来!”
秦杰愣了-下一拍手,道:
“我这脑子就笨,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余总,算了!我们乐得清閒,有陆哲帮著摆棋,我们参不参与不重要,相信陆哲对比赛的理解更深刻!”
余总教练唯有苦笑,他当了这么多年国家队的总教练,第一次感到无比失落,因为本来是他的工作,现在有人代劳了。
关键是人家棋手觉得他这个总教练可以不用了,人家有自己的教练了呢!
不过余总毕竟是世界冠军,心胸豁达,断然不会因为这个生气,对他来说,华夏围棋復兴是最重要的。
像陆哲这样的棋手简直就是宝贝,比金子都珍贵!他也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想法,他之前的那一套教学方法对普通棋手很合適,但是对陆哲这样的天才棋手就显得迁腐了。
陆哲进入国家队之后不合群,那不是他的问题,而是目前国家队的这些棋手可能水平都还有些欠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