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阐忙道:“未有。”

“既如此,你待先闻真传,还是先闻上法?”

终于到了此时,应阐再是沉着,也仍难免热切。

他定了定神,使自己镇静下来,才郑重道:“弟子欲先闻真传。”

座师微不可见一笑,便娓娓道:“门中真传五书,足有四门合你修行,分别是:

《玄中长养伏元真诀》,

《玄中妙成大洞真诀》,

《大阴阳仙衍剑诀》,

《万法玄象宝箓》。”

“姑且再问一句,你可意许成为剑修。”

应阐答道:“弟子无意剑修。”

“既如此,当除去《大阴阳仙衍剑诀》。”

座师缓声道:“此外,《玄中长养伏元真诀》,讲究无为长养,修行之时,需得‘不求’。”

“你能在四百日内修成玄光,定未少了精进勇猛,这其实是与《玄中长养伏元真诀》相悖的。”

“故我以为,你亦不适合这门真诀。”

“是。”应阐略一思量,便道:“谨遵座师教诲。”

“如此,此四门真传,真正合你之选的,仅余《玄中妙成大洞真诀》与《万法玄象宝箓》。”

“其中《玄中妙成大洞真诀》,修阴阳大道,《万法玄象宝箓》,修万法归一……”

座师将两门真传的奥妙娓娓道来,应阐认真听着,顿时陷入沉思。

座师见状,却只淡淡一笑:“看来余下十门上法,是不必再赘述了?”

应阐闻言微微一怔。

应阐对余下十门,乃至本宗一十二门上法,其实都十分好奇,亦有求知之欲。

但他也能想的清楚,既能得到本宗真传,显然没有另作他选的理由。

更何况,只是听闻这两门真传,便已让他难以抉择,再把余下的上法听完,也不过是徒增纷扰而已。

因此,应阐思定便道:“是,弟子还是想从两门真传之中择一修行。”

座师点了点头,只道:“一者求简,一者求繁,如何作选,全在你意。”

应阐闭目沉思。

《玄中妙成大洞真诀》与《万法玄象宝箓》两者,一简一繁,各有妙处。

求简,自然不是简单浅易,而是删繁就简,从此专精于阴阳大道,一以贯之。

求繁,自也不是纷繁芜杂,而是通万法以至玄象,最终达到由繁入简,也即万法归一的境界。

从修行的角度而言,两门真传对于应阐,其实皆是上上之选。

但从本心而言,应阐还是渐渐偏向了《万法玄象宝箓》。

他自踏上修行之路,便有一念,想要穷极大道风光。

正因如此,他才无意成为一名剑修,此时也因如此,他更想要走上这条‘万法之路’,见识见识是何景象。

念及此处。

应阐于心中长长舒了口气,平去杂想,便果断道:“还请座师传我《万法玄象宝箓》。”

“哦?”

座师道:“万法归一,实是一条漫漫之路,你可笃定?”

应阐肃声道:“弟子笃定。”

“善。”

座师慰然道:“愿尔能够一往而前。”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