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何为和光同尘
第105章 何为和光同尘
夜色降临,繁华的新郑大街上,来往行人不绝,丝毫没有兵临城下的紧张,有人依旧在醉生梦死,不问世事,但也有人奔波劳碌,欲挽天倾。
月色朦胧,守藏室中空无一人,这处建在王宫角落的宫殿,除了最近出现的那个少年,已经有很长时间无人问津了,一处空荡荡的书架旁,有一道极其微弱的气息一闪而逝。
“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
今夜,在此处,有一少年趁着月色入梦了。
似乎已经熟悉了这种情况,再睁眼时,少年先是打量了一下四周,但很快他就皱起了眉头。
这一次,出现在他眼前的好似是一个书生,看着眼前家徒四壁的环境,他眼神有些异样。
寒门学子的故事,他的记忆中有很多,上学时老师经常拿这些,来教他们道理。
更多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香自苦寒来。”又或者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再者又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初闻时,热血沸腾,时时当做警世之言,不断砥砺自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渐渐散去,便又恢复常态。
如今再想,却多了一丝慨叹。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自然离不开坚韧不拔的意志,但想要鱼跃龙门,一飞冲天,却仍旧不够。
世俗间流传着一句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世界很大,就如当年的他,看到的、了解到的只是世界的一角。
在他来到这个新的世界之后,见识到了更多神奇的力量。
就拿眼下他看到了韩非与卫庄两人来说。
他们能够有今天的成就,除了天赋之外,便是勤奋和努力,以及生死中不曾后退的毅力。
但未来,他们真的能改变命运吗?这个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冥冥之中似乎早有注定,结束这片乱世的人不会是他们。
荀子曾经把冥冥中控制命运的力量归结于岁月之力,可这个答案当真又是对的吗?
看着眼前这个书生,修缘思绪翻飞,他感觉好似过了许久,心境才慢慢恢复平静。
这一次,岁月流淌的格外的慢,修缘看着眼前这个书生勤奋立志,寒来暑往,对方不曾有过任何的懈怠。
等到他辞别了双亲,前往私塾求学,又是数个春秋,当修缘听到科举考试时,神色又是微微一变,很明显,这个梦境发生的事情并不是这片时空下的场景。
期间他很遇到了很多的人,但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出身小门小户,谁都不愿意放弃读书及第的梦想,私塾中每个小家伙都在拼尽全力,没有人捣乱,没有人懈怠。
转眼间,又是一个春天来临,私塾中的所有人都去参加了考试,但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成功了。
不过书生成功了,但他没有得意忘形,而是继续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一次,他去了城中的书院,在这里,他认识了三五个好友,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谈天说地,诉说着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读书人的道理都在书上,儒家倡导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他们的理想也都是如此。
也不知是命运的眷顾,还是上苍的垂怜,书生一路高歌猛进,杀出重围,来到了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大殿上,见到了那位帝国的主宰。
他很幸运,因为名字之中带有一个“安”字,被皇帝记在了心里,毕竟对于整个天下来说,安稳安定,平安,都是对一个帝王业绩最好的肯定,也是对整个天下百姓最大的仁慈。
少年意气,心头热血尚未干,面对不公,他还是会跳出来,想着一扫朝廷的沉疴旧弊,践行自己的初心,完成自己的抱负。
但他忽略了朝堂的黑暗,也忘记了那个执掌天下的人,只是一个人,并不是神,有自己的喜恶。
一次劝谏触怒帝王,再加上权宦落井下石,他被贬谪了。
作为一个局外人,修缘目睹这位读书人所经历的种种,看的更加透彻,性格孤傲,不容世俗,对于朝堂来说,格格不入。
没有人喜欢一个不知变通,只知道横冲直撞的人,就算是皇帝也不喜欢。
在朝堂上,对与错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黑与白也从不泾渭分明,对有时候是错的,而错有时候是对的,利益的碰撞中你来我往。
看着这个失魂落魄走出京城的书生,这一天,天降大雪,寂静的天地,似乎只有这个落寞的书生在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被贬谪??
修缘轻轻一叹。
错的可能不是他,而是这座朝堂。
然画面并未戛然而止,依旧有着后续。修缘目光微动,转而再度看了起来。
这个冬天对于书生来说是最难熬的,因为折磨他的不只是一次贬谪,还有自己的内心。
是非与坚持中,他似乎正在浴火重生,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五年,一次祭告他借机献祥瑞之言,迎合那位帝王,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腾飞。
这一次,他将往昔种种尽数抛却,学会了曲意逢迎,学会了八面玲珑,学会了体悟圣心,自此青云直上,权倾朝野。
权力滋生腐败,腐蚀人性,大权独揽之下,他结党营私,大肆敛财,打压忠良,垄断朝纲,致使百官侧目,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他成了自己当年最厌恶的人。
看着眼前这个胡子白的老人,修缘神色有些复杂,从对方苍老的面容上,还依稀能够看出那张稚嫩的面容。
此时此刻,修缘心里忽然升起一丝感觉,他似乎猜到了这个梦境让自己看的到底是什么了。
然世道无常,经常会有风言风语传到帝王耳边,渐渐地帝王也心生厌恶,后又有御史弹劾,亲信背后捅刀,一时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权臣,在这时,众叛亲离。
再转眼,依旧是一个冬天,看着因病饿蜷缩在草席上的老人,修缘轻声呢喃道:“你的道走错了。”
等修缘转身离开墓舍,眼前景致再度一变。
这一次,他看到的是一个染坊。
染坊的老板坐在地上垂头丧气,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了一会儿,他才从下人的口中得知是什么情况,城中开了一家新的染坊,对方用了新的机器,布料的纹还有新的款式,他们家的布被打压的很严重。
站在原地的修缘,目光隐有所动,随后他又看向了这个染坊老板,想看看对方又会怎么做?
落后的机器,一成不变的款式,让这个染坊经历了一个经济萧条的寒冬。
这个冬天依旧很冷,面对困境,有人会退缩,有人会迎难而上,也有人止步不前,这个老板在经历了犹豫彷徨之后,最后走了出来。
新的机器,新的工艺,新的款式,还有新的问题,一个新的开始,迈出的第一步脚下是沾着血的,痛彻心扉,但在一步一步开拓下,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格局。
当笑容重新出现在这个老板的身上,修缘便知道他成功了。
这一次的片段很短,只有一年不到的时间,他见证了一个染坊浴火重生的过程,虽不知道这个染坊最后会变成什么模样,但他相信结局会不错。
站在染坊的大门下,修缘目光悠远,开始沉思。
新的时代,新的潮流,这个染坊的老板能够重新盘活染坊,使其浴火重生,最主要的是他在主动求变,顺应时代,接纳时代,与那个书生相比,两人似乎是有共同之处的,但他却觉得又有不同。
画面一转,眼前再度换了一幅场景。
眼前之处似乎是一个战场,正道魔道正相互对峙。
“除魔卫道,滑天下之大稽,一群伪君子,你们敢说自己的手下没有沾染无辜的鲜血?”
出声的是一位黑袍男子,从其装束上不难看出对方的阵营,一身气息滚滚而动,如同狼烟之上,煞气逼人。
“魔教恣意妄为,为一己之私屠戮苍生,不问是非,不分因果,难道这就是你们所追求的道??”
回答他的是一位白袍男子,正气凛然,怡然不惧。
“弱肉强食,本就是天经地义,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挡在我们前方的障碍,难道不一脚踢开,还要把他们供起来??”
黑袍男子嘴角带起一丝讥讽,魔道的追求本就与正道不同,他们追求的是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做事全凭喜好,对于正道的虚伪自然是看不惯的。
“踢开不是滥杀无辜,你可知道江州九县有多少无辜死在你们魔教的手下??追求逍遥自在,不是你们滥杀无辜的理由!!”
黑袍男子眼神一冷。
“废话真多,想要为那些废物说话,那就用你手中的剑来跟本座讲吧!!”
战斗一触即发,战场上刀光剑影不断,哀嚎惨叫成了主旋律。
生命之脆弱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似乎是一场道义之争,自古以来,正魔便水火不容。
修缘看着这场厮杀,心头有些疑惑,这场正魔交锋似乎与前两个场景没有任何的联系。
不过梦境并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所以他便耐下心继续看了下去。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到最后战场上只剩了寥寥数人。
“道宗自诩超脱,不问世事,只求天道,今日大战,你违背道宗祖训,本座倒想看看你回去怎么跟宗内门人交代!!!”
黑袍男子拄剑而立,他喘着粗气,目光冰冷地看向对面的那个白袍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