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督先生,我本来是不想来打扰你的!

但是恒耀的记者招待会相信你也看到了,他正在……”

“我们什么都不必做了!”

不等霍德把话说完,卫奕信就放下了手中的剪刀,同时招呼霍德在园的长椅上坐下。

“伦敦的调令已经下来了,下周,克里斯托弗会接替我的位置!”

霍德愣住了:“原来您真的没有在开玩笑?”

“有什么好开玩笑的?“

卫奕信活动了下发酸的手腕,继而笑道:“所以这些麻烦,留给下任港督操心吧!”

“但恒耀的扩张速度……”

卫奕信突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霍德,你真以为何耀宗只是个商人?他背后是谁,你我心知肚明。”

他拍了拍霍德的肩:“听我一句,趁早安排退路。”

霍德摇了摇头:“先生,即便是为了个人的政治前途,你也不该和我说这种丧气话!”

“什么叫做丧气话?霍德,我以为经历上次的事情,你应该明白了一个道理。

你我根本没有资格去组织恒耀的扩张,看看你丢在所在保险柜里的黑料,你简直闹了个天大的笑话!”

霍德神色颓然,终于听懂了卫奕信话语中的意思。

但见卫奕信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道。

“所以在顶不住压力的时候,把位置让给有能力的人,也是一种为女王陛下的效忠行为。

霍德,克里斯托弗你也是认识的,他在港岛民众中受欢迎的程度可比我们高多了!

知道港岛的媒体怎么称呼他的吗?这群市民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做‘肥彭’!”

“肥彭?”

“没错,克里斯托弗的底子比我们谁都干净,又在港岛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

相信在他手里,一定可以为伦敦站好港岛的最后一班岗的!”

未了,在霍德沉思之际,卫奕信释然一笑。

“霍德,我将卸掉身上的重担了。

克里斯托弗现在已经开始进入了和我的工作交接,有什么事情,去找他谈吧!

这段时间我要在港岛各地走一走,就当好好享受一个难得的假期了。

如果你邀请我共进午餐,打高尔夫球,我会非常开心。

如果是工作上的事情,拜托你就不要再来烦我了,好吗?”

“好的卫奕信先生!”

霍德猛地起身,大为感慨地朝着卫奕信点了点头。

次日清晨,霍德在太平山顶的别墅见到了新任港督克里斯托弗·帕滕。

这个被华人圈称为“肥彭“的英国人,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菠萝包。

“霍德司长!”

见到霍德登门拜访,肥彭赶紧放下手中的菠萝包,并热情地招呼。

“尝尝这个,比伦敦的司康饼美味多了!”

霍德没有寒暄的心情:“阁下,相信您也猜到我是为了什么事情来的,恒耀那边……”

“恒耀正在蚕食港岛经济,我知道!”

肥彭啜饮一口奶茶,比起卫奕信不同,他当即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但是卫奕信犯了个致命错误,可能连你一直都不知道。

那就是民主这杆大旗,对于愚昧的民众来说过于虚无缥缈。

任何没有民众支持的政策,都是空中楼阁——你们只盯着那几百万华人,却忘了香港还有四十万印度裔、菲律宾裔和其他少数族裔可以争取。”

霍德一时间恍然大悟,跟着皱眉:“先生,为什么您不早点说?!”

“早先也没有人告诉我,需要由我来继任港督啊,布政司先生!”

肥彭擦掉嘴角的奶油:“民主是面好旗帜,不得不说,何耀宗之前的做法无懈可击,但是何耀宗的‘民生民主’还是过于狭隘。

他的午餐救济署只服务华人,也就是说,在他争取到一众底层市民人心的时候,其实他在无形之中,也得罪了几十万外来族裔!

布政司先生,这几十万人,可都是能够被我们所用,用来与恒耀决战的急先锋啊!”

值得一提的是,肥彭从头到尾,都是用华语来和霍德进行沟通的。

他的华语太过流利了,以至于好多词汇,霍德听在耳里都显得一知半解。

见霍德若有所思,肥彭却继续说道道。

“布政司先生,其实还有一点,你太过于显眼了!

我知道何耀宗拿到过你的黑料,在你向他妥协的那一刻,你就彻底失去了成为他对手的资格。

所以我有个不太成熟的建议,希望你能多加考虑一下。”

肥彭说着招呼秘书去其书房拿来一份档案,丢在了霍德面前。

不等霍德翻开,肥彭便自顾自说道:“陈芳安,你的副秘书长,牛津毕业,当年就是我的得意门生。

我敢保证这个人远比你想象的还要靠谱,在你卸任之后,布政司大抵就由她来接手了。”

霍德翻看档案,照片上的华人女性面容沉静:“您让我用一个华人对付另一个华人?”

“以华制华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

肥彭微笑:“准备好好栽培你副秘书长,做好交接工作吧,此举也是为了响应港人治港的号召。

布政司先生,我不希望你在港岛受到什么污名化的影响,毕竟你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

霍德仍有疑虑:“如果她不受控制……先生,历史告诉我,不要轻信任何一个华人!”

“如果她不受控制,那就换一个!”

肥彭显得非常轻松:“港岛最不缺的就是想往上爬的华人,记住,这场游戏的关键是——一切矛盾的来源,都是华人之间的内斗。

即便我们依旧在这场斗争中失败,最后的清算,也不该落到我们的头上!”

……

离开别墅时,霍德回头望去,发现肥彭正站在露台上,俯瞰维多利亚港。

这个即将上任的新晋港督,虽然其貌不扬,但已经彻底让霍德为之佩服。

合格的船长,最应该具备的条件就是清楚一艘船的航向与目的地。

显然,这个牛津大学校长出身的男人,其段位比卫奕信高了不止一筹。

“克里斯托弗,一段历史的结尾,总要有个人出来力挽狂澜的。

希望这个人是你,希望日不落的荣光,能永远地笼罩在港岛上空!”

霍德收回目光,随后一头钻进自己的车内,嘴里念念有词……

……

一周后,太平山晨雾还未散尽,皇后码头的汽笛声已经响起。

卫奕信站在“不列颠尼亚号“甲板上,西装口袋里别着的紫荆胸针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没有欢送仪式,没有媒体长枪短炮的围堵,这位执掌港岛五年的港督,此刻正望着中环玻璃幕墙折射的晨光出神。

“先生,该启程了。”

秘书递来一杯威士忌,卫奕信接过酒杯时,即便早已为自己作过万千的思想工作,此刻即将启程,依旧是万分不舍。

低调的离场,没有鲜与掌声,谢绝一切来宾相送。

只有一份临时准备,在媒体面前的卸任声明。

他甚至没有兴趣去参加肥彭的上任仪式,现在的他是真的轻松了。

很快他就会抵达澳洲,在那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假期,然后回到伦敦述职。

港岛在他生命的历程中,将画上一个彻底的休止符号。

当日下午三点,港督府记者厅。

肥彭圆润的身躯将定制西装撑得紧绷,他特意选了套深蓝色条纹三件套。

“卫奕信爵士虽然已经离开了,但我还是要感谢他为港岛奉献了最宝贵的五年!”

他说话时下巴的肥肉微微颤动,一口华语流利过在场的记者:“而我只会比他更热爱这片土地,比如……”

他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纸袋:“上环街市的鸡蛋仔,三块钱一份!我身上的一半血肉,都是港岛赐予我的!”

记者席顿时爆发出笑声。

第二天全港报纸头版,都是肥彭蹲在深水埗棚户区吃咖喱鱼蛋的照片。

《东方日报》的标题最为戏谑——肥彭食遍十八区,港督化身扫街嘴。

这种亲民作秀在半个月后达到高潮。

当何耀宗的‘明德医院’在观塘动工时,肥彭不仅亲自到场剪彩,还挽起袖子与工人一起搅拌水泥。

电视台镜头捕捉到他白衬衫袖口沾满泥浆的画面时,他正用蹩脚粤语对何耀宗说:“何生,我哋要起多啲平民医院啊!”

当晚的《新闻透视》专栏里,时事评论员黄毓民拍桌惊叹:“黎个鬼佬港督居然识得用'我哋'!”

在摩星岭,何耀宗主持的‘劳工子弟学校’奠基仪式上,肥彭更是莅临现场,在何耀宗讲话完毕之后,居然上台抢过话筒宣布港督府将额外拨款两千万支持教育!

恒耀旗下的百货商城在深水埗分店开业当天,肥彭不仅带着全家来采购,更是当着一众市民的面盛赞何耀宗的商超才是底层民众真正需要的商超。

如此这般,不到两个月,肥彭在港岛民众间的声望也水涨船高,一时间达到了顶峰。

不少市民纷纷称赞,肥彭是自己港岛开埠以来,最为亲民,也最受民众待见的一位港督!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