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贼首不赦
第187章 贼首不赦
涿县的宴会办得其实很简单。
一共才十五个席面。
这可不是八人一桌的红白喜事,这年头的席面是一人一桌的。
主桌坐着刘备,加上十三家太行贼,一共十四桌。
刘备左边的主宾位置空着,没人,只有一份帛书。
宴厅内没有旁人,除了温酒的侍女之外,便只有各家太行贼,以及充当乐人的刘备家属。
左沅在击鼓,卞秉在奏埙,卞姬在抚琴,三人一同作歌。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妾与君共餔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这是乐府有名的《出东门》,这歌属于相和歌,也就是以节鼓与管弦相应和的有伴奏的歌曲,属于这个年代的通俗流行歌曲。
卞姬唱的是歌中的女声部分,描绘的情景是……
世道艰难,活不下去,丈夫要拔剑出门入山为寇,家中妻子拉着他衣服说:“别人家希望富贵,但我情愿和你吃糠喝粥。上有苍天(朝廷)管束,下有年幼的孩子要养,你这样冒险落罪是不对的……”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这一句是卞秉唱的。
这是歌曲中丈夫反驳妻子的话:“你不要管!我必须去!我已醒悟得太晚了!你我如今皆有白发脱落,这种日子还能熬几天?”
这首歌刚好是太行贼们最真实的写照。
有谁是生来就想做贼的……
哪个山贼离家之前没有遇过类似的话语?
卞姬与卞秉都算是这个年代的顶级歌手,姐弟二人唱得很随意,声音也不大,但词调铿锵节奏入心,确实有余音绕梁的感觉。
唱得在座十三个老大都颇为动容,歌声停后,堂内仍有凄然之意。
“诸君入山这些年,可曾令父母妻儿忧心?”
刘备在此时起身开口:“若有此忧,且满饮一樽,以谢亲人之累。”
说罢,端起酒樽自饮,又回头朝左沅卞姬躬身行礼。
各太行贼皆站起身来,举酒大饮。
“诸君本皆良善,只因天地不仁而行险恶之事,都是为了活命罢了……备也曾为贼,与诸君本是同类。”
刘备朝太行贼们拱了拱手:“但备深知,从古至今贼无善终!人皆有一死,他日待我等身负贼名而死,家中妻儿当如何?”
场中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帝王可父死子继,将相可荫庇子孙,可是……贼之子要如何继富贵?!”
刘备继续说道:“备为诸君找了条通天大道,诸君可奉诏成天子亲军之将,从此为大汉之官,甚至可庇子孙为侯……诸君可愿从之?”
“固所愿,不敢请……只是……刘督军,天子之诏想必不是平白得来的,不知督军需要我等做些什么?”
终于有人回话了,说话的是王政。
“只需与我同讨鲜卑,驱逐胡寇……有功于民者为将!此事可算公道?”
刘备笑了笑,环视贼首们:“若有不敢杀胡,只想掳掠汉家财货者,现在便可离席了……”
当然没人离席,即便真有不愿杀胡的,也不可能在这种场合当傻子。
“若为杀胡,那自是义不容辞,可是……不知督军欲如何对待左盟首?”
有太行贼问到了左髭身上。
“左髭?哈哈……那要看你们如何对待了。”
刘备大笑,直言道:“你们若是官,左髭如何便是你们来定!你们若是贼,那你们如何便得由左髭来定……你莫非不知左髭为何想杀我?”
为何要杀刘备?
就是因为左髭不想被刘备约束,不想被刘备控制老弱,不想被刘备决定未来……其实各家太行贼都有这样的心态。
“左盟首与我有兄弟之义……”
那太行贼沉默了一会,神情犹豫的说道。
“你们或许不知道,黑山张燕此刻正领大军前往西河……”
“备可没让你们依附于我,你们只需合于黑山为军便可,已故盟首张牛角才是太行长者,张燕继其父之志,他才是你们的兄弟……如此可还有不义之处?”
刘备坐了下来,招了招手:“这是张燕上表朝廷请战鲜卑的请愿书,你们若是愿意做官,便附名拓上指印;若是不愿,也可离开此地,备绝不相害。”
卞秉站起身,将主宾席位上的帛书拿起,展开走到堂中。
这请战书确实是张燕写的,其实这也是投名状。
当初刘备参加张牛角葬礼时,把张燕抬高了一辈,也把张牛角抬高成了所有太行贼和黑山贼的长辈——张燕才算是南北太行共同的盟主,舍弃左髭投奔刘备或许算是不义,但投奔张燕却是应该的。
谁都知道张燕去西河肯定不是去旅游的……
这投名状如果不签,刘备当然不会加害他们,但张燕会怎么做就很难说了。
“若是合于黑山,自无不可。只是,刘督军,王某有一事不明……”
王政再度起身问道:“若我等合于黑山,又受朝廷诏服,对我等而言确实如同新生。但此事对刘督军并无益处,会使督军官居张燕之下……甚至有可能屈居我等之下……”
“确实如此……可是,我何时说过要居于你等之上?”
刘备讥讽的笑了:“我何时约束过你们?何时逼迫过你们?何时让你们去送过死?”
“我安置你们的家眷,帮你们得了粮食,都只是想能有个安稳地方好好过日子罢了。我甚至都没有约束你们的家人,何时说过要居于你们之上?”
“我若是想做高官显贵,那你们早就被我卖了!还能等得到今天?”
“是谁想一直居于你们之上,你们到现在还没看清吗?”
刘备说着说着再次大笑起来:“我离了西河之后,谁在西河挟持了你们的家人?哈……兄弟之义?哈哈哈……”
“督军仁厚,王某愿附刘督军骥尾,以督军马首是瞻!”
王政拔剑半寸,用剑刃割开拇指,以血在帛书上印了指纹,随后拜倒在地:“督军可愿谅解王某之罪?”
“你今后已是黑山之将,是飞燕将军下属,又即将有功与民,何来罪过?便是有罪,我也无法与你为难。”
刘备朝王政点头笑笑,转头看着其他人:“诸君,该你们做决定了。”
……
与此同时,西河。
张燕已领了两千骑军快速赶到西河桥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