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14天时间,总出菜量94.79万斤,总销售额265.72万元!”

顿了顿,陈家志忍不住爆了粗口:“你们也是太鸡儿牛逼了!”

霎时,幽静的深夜里便响起一阵阵哄笑声,牛逼这词他们早知道了是什么意思。

“哈哈哈,太凶残了!”

“凶得批爆!”

“这菜种的真踏马过瘾!”

一个个小组长骂着脏话,抒发着心中的情绪,这一个半月的工作强度可谓拉满。

尤其是播种那段时间,每一个节点都卡得死死的,不仅累,压力也大。

但熬到结束这一刻,除了到手的提成,还萌发了一种引以为豪的情绪。

这是他们种出来的。

而徐瑶和童刚两个老员工也五味陈杂。

如果两个月前有人给他们说,江心菜场一个月能卖两百多万元,只会认为那人得了失心疯。

但如今却实现了,仿佛活在梦里一样,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新来的黄川更是目瞪口呆,14天时间,卖了265万元,这是在种菜吗?

感受着众人的喜悦,陈家志笑了笑,又说:

“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本来该请大家喝酒的,但我还有一点菜要处理,就过两天吧,在场的人一起喝一顿。”

嘘声一片。

“嘘~”

“没办法喽,今天只能扫大伙的兴了。”

戚永锋抬声说道:“也不是不可以,下次喝酒不能养鱼~”

“哈哈哈~”

“我什么时候喝酒养鱼了?”

“还没有,非得酒杯里养鲸鱼才算养鱼啊?!”

“哈哈哈……”

“靠,不和你们扯了,时间来不及了。”

“嘘~”

陈家志直接选择开溜。

江心菜场结束了,那么东乡菜场也该早就完成了最后的收割。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大丰收,他又带领着团队斩获了一次胜利,跨过了一级台阶。

10月20日凌晨,

陈家志以90元/件的价格,出售了最后45件小芥兰,用4275元的收入给这次行情画上了句号。

也许后面还有行情,但和他没多大关系了。

他已经赚到了力所能及的最大利润!

“走,小龙,嗦粉去!”

“要得嘛,我要加蛋加肉!”

“管够!”

今天菜少,芥兰又抢手,卖完菜也才3点过,但粉摊也是专门做批发市场的生意。

一碗粉让两人很是满足。

这次一连来市场卖了15天菜,但身上常常都带着大把现金。

为了安全考虑,两人一般都不会在市场逗留,早餐都较少买,更别提在路边嗦粉了。

嗦完了粉,在心底压下对家里的思念,陈家志还是选择回了江心菜场。

江心菜场有很多事情没收尾。

两批芥兰的钱也还没有结算,还有下一茬菜的资金计划、物资需求……

到菜场时,夜色依旧深沉,但村庄里也陆续响起了鸡鸣声。

“舅舅,你不睡觉吗?”

“你睡吧,我去办公室坐会儿。”

“那我也去看会儿书。”

“行吧。”

凌晨静悄悄的,菜场连只狗都没有,而东乡菜场不仅有两只狗,老娘来了后,李秀还去买了一群鸡鸭给他养。

说来,这半个月都没怎么和家人呆在一起,对儿子的印象更是完全停留在半个月前。

心里有一丝愧疚。

但很快又沉浸在了工作中去。

江心菜场此次一共出菜94.79万斤,但各品类间却有很大差距。

其中菜心43.09万斤,平均亩产约1539斤;小白菜19.3万斤,平均亩产约1608斤;空心菜17.6万斤,平均亩产约1467斤;芥兰14.8万斤,平均亩产1850斤。

总量看似很多,但平均亩产其实不怎么样,各个小组长之间也有差距。

比如说,郭满仓管理的小白菜,亩产就达到了2000斤,其他人明显拖后腿。

再比如郑中和黄日新管理的菜心,亩产刚过1400斤,就这两人还沾沾自喜~

和东乡菜场一比,更是天差地别。

就拿菜心和芥兰来说,一个平均亩产高出近六百斤,一个平均亩产高出近千斤。

感觉放在一起比较都有点为难江心菜场。

从土壤、种植管理到采收,形成了全方位的差距。

人力的影响太大,一个菜场想做大做强还真挺不容易。

江心菜场这次能卖265万元,一半因素在生产管理,另一半则是怼中了市场。

两个都和他脱不了干系。

回顾了一下,陈家志忍不住喃喃自语:“不是我不懂人情味,而是这25%是我应得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