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崇虎袖中滑出一份册子,“能蟾宫折桂,直取状元,便可进入翰林院供职!”

他指尖在“翰林院“三字上重重一划,“在朝考之后,便是正式晋升翰林学士。

一旦成为翰林学士,刺史也好,三省六部也罢,朝廷中枢之门大开。

我等勋贵集团,以他为魁首!”

满堂铁甲骤然绷紧。

“可是,这等人物,何处可寻?!

我辈将门子弟,连秀才、举人都考得艰难,遑论状元?

数千上万名举人之中杀出,独中状元,谁人能做到?.

纵然那些千年门阀、科举世家新贵,几百年也出不了一个状元郎,难如登天!”

蒙国公摇头,鎏金护腕在烛火下划出刺目弧光。

“若真能考中状元,那几乎注定要晋升为三省六部侍郎这等人物,恐怕早被门阀拉拢过去!”

众人相视一眼。

“有此人!

而且,是自己人!”

薛崇虎忽然轻笑,茶汤倒映着他意味深长的目光。

“莫非.薛兄你说的,莫非是江南道解元——江行舟!”

蒙国公瞳孔骤缩,心中大动。

堂内气息为之一滞。

鎏金烛台突然爆出灯,映得众人脸上明暗交错。

这事情,他们也听说过。

江行舟曾经在薛府借读,跟薛家极为亲近,很可能成为薛府女婿。

不过,江行舟并非大周的功勋将门子弟,所以他们之前也没有考虑过。

若是江行舟成为薛国公府的女婿,算是半个自己人倒也不是不行!

“不错!正是江行舟——”

薛崇虎指节轻叩案几,茶盏中的水纹荡开一圈涟漪。

他眼中精光闪烁,如见璞玉:“以此子天资,状元之位,有九成把握。”

“除了他”

秦国公秦怀宝捋须沉吟,腰间玉带上的螭纹在烛光下忽明忽暗,“我功勋将门之中,确实也无人能入翰林。”

他忽而拍案,道:“待他金榜题名,高中状元,迎娶薛府千金,成为翰林学士之日!

我等便奉他为我勋贵集团魁首.一起助他晋升三省六部之位!”

“不!

待他晋升状元!

那一切都太迟了!”

薛崇虎拂袖。

他目光如炬,扫过满堂铁甲:“待他高中状元,便是天子门生!必定进入翰林院,成为清贵。

朝野上下,皆会拉拢他!

他又何须借力于我等武勋将门之力?届时,我等对他,已经无足轻重!”

堂内众人齐齐一震,骤然安静,连烛火都似凝固。

“唯有现在——”

薛崇虎一字一顿,指尖在青石案上刻出深深白痕,“就要奉他为魁首!”

“轰!”

蒙国公大吃一惊,玄铁护腕重重砸在半张矮几。

他须发皆张问道:“薛兄是说.现在便要倾尽我等勋贵将门积累的人脉、实力,赌在这个江南书生身上?

可江行舟还是举人,虽然已是江南道解元,但这样的各道解元足有十位之多,文位还是不够!

谁也无法保证,他一定能中状元、榜眼和探!

这风险太大了!”

“不冒风险,哪来受益?”

薛崇虎缓缓展开手中名刺,烫金的“江行舟”三字在烛火下熠熠生辉:“这不是赌,是.雪中送炭!”

他眸光如电,扫过在座众人道:“你以为状元之争,只是科举考场,文章较量?

那是生死局!

那些千年门阀、诸侯王们,必定百般阻挠,会想尽一切办法打压他,阻止他成为状元!

江行舟虽有这份才气,却未必就能躲过他们的阴招、暗算!

你们也知道,为了争夺状元,他们下手会有多狠!”

薛崇虎冷笑,“在多年前,曾经有一位惊才绝艳的岭南道李解元,在会试前夜,是怎么忽然重病,错失大考!?

唯有我等倾尽全力,助他挡下明枪暗箭,保他中状元.这才是真正的结盟,成为朝廷盟友,相互支援!

他必定会给予我勋贵集团,足够的回报!”

薛崇虎说着,突然从袖中取出一方锦盒。

盒开刹那,满室生辉。

一卷书写着《一剪梅·月满西楼·赠薛玲绮》词牌的文宝,流转着[鸣州]文光。

旁边,《鹊桥仙·纤云弄巧·赠薛玲绮》词卷更散发着[半步镇国]的威压。

“这是.”

众人呼吸一滞。

“江行舟赠送小女薛玲绮的文宝聘礼!”

薛崇虎指尖轻抚文宝,“两件文宝,足见他的诚意,是自己人。

说句不好听的,纵使我等勋贵大厦将倾——”

他忽然催动文气,文宝绽放的光芒竟在梁柱上投射出万千锦绣文字,“我薛国公府只要有此两件文宝作为家族底蕴,再续千年荣华富贵又有何难?

但是诸位国公、侯伯,还有其它更好的出路?”

江行舟送的这两件重量级的文宝聘礼!

天下不知多少门邸,对此眼红!

别说赠送了,他们自家都没有这等级别的文宝。

烛火骤然爆裂,火星四溅,映得满堂勋贵面色明灭不定。

秦国公秦怀宝缓缓伸手,指尖尚未触及那卷《鹊桥仙》,便被半步镇国的文气灼得微微一颤。

他深吸一口气,嗓音沙哑:“老夫活了六十载,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等半步镇国的文宝。

我对此听闻,却未曾亲见!

江行舟如此天赋,确实有极大可能,考中状元!”

薛崇虎袖袍一拂,那卷《一剪梅》词句流转如星河,在梁柱间投下璀璨光影:“诸位可想清楚了——是押注一个千百年难遇的文道天才,还是”

他目光扫过众人,“再苦等下去?等我们勋贵自家子弟,诞生文道天才!”

“等?”

蒙国公蒙冉突然大笑,玄铁护腕重重砸在案上,“我蒙家等了多少年了,注定是出不了文道天才,已经等够了!”

他猛地起身,“我蒙家,愿奉江解元为勋贵集团之魁首,听其号令,助其在朝堂披荆斩棘!”

“轰——!”

“砰”一声,秦国公手中的茶盏,重重放在案几。

“我等勋贵集团,在朝中翻身,在此一举!

既然薛兄已有十足把握!

当机立断,不可错失良机!”

他闭目长叹:“我秦家愿奉陪这一局。”

“李家附议!”

“公孙家,愿意奉江行舟为魁首!”

一时间,满堂铁甲铮铮,众国公、侯伯齐齐抱拳。

烛影摇晃间,那些大周上百名勋贵的影子在墙上交织成一片,竟隐约显出“勋贵魁首”四个字的轮廓。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