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在晋阳一边关注着身处大汉局势漩涡的洛阳,以便随时应对可能到来的乱世!

另外一边却是教育起越来越大的子女,辛勤在众夫人身上耕耘,努力造人,以求子嗣绵延昌盛。

并多次督促兵马的训练以及兵器打造的情况。

李昭可以肯定,因为有了他的横空出世,现在的情况,决对会与他知道的汉末历史出现大的偏差。

毕竟,在原来的大汉末年历史上,并没有刘宏派遣的十余个或是名士、或是宗亲又或是领兵大将为州牧情况,更没有李氏占据北方的情况。

因此,纵然李昭都不确定洛阳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李昭认为不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乱世中有实力才是王道,只要麾下兵马强盛,不论出现什么情况,那么,李氏都可以稳坐钓鱼台。

因此,李昭不仅命令高顺、李猛、李辰训练兵马,还给幽州的李辰以及救活军大将军的李开都传达了整训军队的命令。

……

武睿侯府,书房内。

李昭一边挂念着洛阳的情况,一边估量着如今天下局势,心中一动,一片虚拟的五彩大转盘浮现眼前。

因为他迎娶了蔡琰,也再次让他获得了一次抽奖机会。

如今天下局势未定,若是能够再抽出一些能够增强李氏底蕴的东西,那无疑再好不过了。

李昭看着虚拟屏幕上五彩大转盘上的【技能】、【奇珍异宝】、【李姓历史名臣名将英魂】三个选项区域,深吸一口气,轻车熟路道:

“系统,使用抽奖机会!”

书房内,伴随着李昭话音落下,大转盘上一抹流动的光芒瞬间浮现而出。

流的光芒在三个选项上快速旋转转动了起来。

在李昭目光期待注视下,转盘倒是很快就停下。

只是,下一刻,大转盘的指针指向让李昭有些侧目了。

只见五彩大转盘的指针,再次指向【技术】的抽取区域。

“叮!恭喜宿主获得【明朝时期龙江宝船厂一个大师级别造船匠人的技能】,提醒宿主,该技能可自己使用,也可给其他李氏子弟使用,若给他人使用,对方会忠心宿主!”

提示音响起,书房内的李昭一怔,下一刻,李昭登时睁大了眼睛。本来平静的心情,瞬间不淡定了,一股浓烈的喜悦涌上心头。

明朝时期龙江宝船厂一个大师级级别造船匠人的技能?

李昭虽然对明朝的历史了解并没有那么多,但是,也大概知道龙江宝船厂建于明代洪武初年,因地处当时南京的龙江关附近得名。

宝船厂专为郑和下西洋出访各国所兴建,郑和下西洋结束后逐渐废弃。

号称是中世纪世界最大的皇家造船厂遗址。

而在明朝时期,这这个造船厂,也为大明建造出了奇迹一般的巨型海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据记载郑和宝船长可达百米以上,排水量数千吨,不仅满足国内漕运、海防需求,更支撑了大规模远洋贸易和外交活动,能适应远海复杂的风浪、洋流环境,功能涵盖运输、作战、外交、探险等多个领域。

可以说,这个龙江宝船厂一个大师级别造船匠人的技能,瞬间让李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野望。

海洋啊!

这东汉末年时期,浩瀚无边的海洋,似乎在向他招手啊!

要知道现在是东汉末年,而东汉末年时期的船只,主要用于内河运输、军事短途作战,航海活动范围有限。

但是,明朝时期的宝船厂能够打造出的船只,超越东汉时期船只技术多少年啊?

李昭指尖摩挲着案几边缘,眼中的光芒愈发炽烈。

这个自龙江宝船厂的造船师傅的技艺,对于在此时的汉末情况,无异于一把劈开时代局限的利刃,其能带来的益处,在李昭看来,已是不是单纯的“造一艘船”那么简单了。

对李氏而言,首当其冲的便是潜在的战略格局的彻底革新。

如今李氏根基在并州、幽州、草原,看似坐拥大汉北方广袤土地,却受限于陆路交通的迟滞与艰险——粮草转运依赖车马,动辄数月。

兵员调度受限于关隘险阻,难以及时呼应。

但若能造出如郑和宝船般的巨舰,情况将截然不同:李氏可以沿渤海、黄海布设港口,幽州的战马、并州的铁器以及草原战马可借海船直抵青州、徐州,甚至南下抵达江东,运输效率较陆路提升数倍不止,成本却能缩减近半。更重要的是,海洋将成为李氏的“控制区域”,若中原动荡波及北方,巨舰可载精锐部队快速穿插,绕后奇袭,若北方遇灾年,亦可通过海运从南方调粮,稳固后方,可以说,若是李氏把明朝的海船造出,李氏足可以在战略上狩猎整个大汉。

其次,只要打造出明朝船只,对于李氏经济实力的爆发式增长,到时候无疑将水到渠成了。

东汉汉末虽有海上贸易,却多是沿海短途的零星往来,船只吨位小、抗风浪能力弱,根本难以承载大宗货物,但是,龙江宝船厂的技艺能造出的巨舰,可搭载数千石粮食、数百匹战马,甚至能容下铁匠炉、纺织机等工坊设备。

届时,李氏可组织船队往返于辽东与山东之间,将辽东的皮毛、人参换取中原的丝绸、瓷器,南下与江东的世家交易,用并州的煤铁换取江南的盐茶,更遑论,深海之中的渔获、未被开发的海岛资源,都将成为李氏独有的财富来源,足以支撑其扩军、养民、兴修水利的庞大开销。

甚至,让李昭心中浮现激动的是。

若能借由这划时代的船只扬帆远航,抵达那尚未被世人熟知的美洲大陆,其所带来的影响将更为世人,大汉人所震撼。

因为,美洲的高产作物,可以提前引入大汉,将彻底改写大汉底层的生存状况了。

汉末乱世,粮食短缺无疑是底层百姓最大的死结。

历史上,东汉末年中原连年征战,土地荒芜,亩产极低的粟、麦根本无法支撑庞大的人口与军队,而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耐旱耐贫瘠,亩产远超此时大汉的作物,且适应性极强,无论是并州的山地、幽州的苦寒之地,还是江南的丘陵,都能种植。

一旦将这些美洲的高产作物带回大汉,并推广开来,李氏治下的粮仓将迅速充盈,不仅能让李氏麾下军民衣食无忧,更可在灾年向周边施粥放粮,迅速收拢民心。

届时,“得李氏者得温饱”的口号,怕是都会比任何兵力威慑,都更能稳固根基啊。

“这真是最好的划时代的技术了,划时代,在这一刻显露的淋漓尽致啊!本来本侯便有驰骋全世界的野望,只不过,限于东汉时期恶劣的交通以及粮食产量,纵然有什么想法,都只能压住,但是,若真有了明朝船只技术,那么,在海外开疆扩土将为李氏提供“无上限”的战略纵深了。”

“汉末群雄逐鹿,争夺的也不过是中原那片早已被战火蹂躏的土地,而大汉之外的海外,却是有大片广阔无垠的土地,如美洲大陆的广袤平原、肥沃河谷,几乎是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只需要派遣船队携带种子、农具与工匠,在美洲沿海建立据点,并逐步开垦土地。亦可缓解土地压力。”

“这些海外领地无需与各路诸侯争夺,却能源源不断提供资源——木材、矿产、新作物,甚至可能发现的金银矿,都将成为李氏独有的强大资源,使其在乱世竞争中彻底摆脱资源桎梏啊。”

李昭深吸一口气,激动于获得明朝造船人材技术的喜悦,更是在短短时间,便意识到了这个造船技术人才对李氏,乃至对大汉的重要性。

对李氏,是快速称霸天下,狩猎世界的利器。

对大汉底层百姓而言,这划时代的船只更是跨越苦难的希望之舟。

汉末的百姓,要么被抓壮丁死于战场,要么被苛捐杂税逼死,要么因饥荒瘟疫饿死,几乎没有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