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未知的幽天域

天际线上华光一现。

待荧惑与诸多府州大员赶来此处时,这座重修的崔府门户已经被人粗暴的斩裂,唯有一枚宝光氤氲的官印掉落在门槛上!

“这是,丁刺史的配印。”

桂府尹上前两步,连忙将那官印捧起,与府州几名大员互相对视上一眼,不觉心惊肉跳。

南国诸刺史,配敕印,顺天牧民,这直至出仕以来,这敕印等闲不离身,怎会突兀的跌落在这座府邸前?

而此刻整座桂府中,也再没有了两位阴神真人的气机。

“是阴世!”

“他们进入阴世的大门了。”

荧惑右手招摄,当即拈来了一抹幽天残留的气息,苍凉、古老、深邃而诡谲……

幽天。

这是曾经与天都大地重迭的世界,

昔年,幽世阖分六天,分别有六座古老的宗族坐守阴阳之间的阴山门户,但这六天并不在天上,而是在世界的阴面。

直至天外霍乱,幽天破碎为一座座无根之域,阴世无序,六方阴山门户坍塌,只在一些阴土夹缝中,拥有着通向幽天的小经。

“这位鬼郎君的背后,竟也有一道冥域门户么?”

这却是让荧惑心头有些惊讶了。

天宫如今也才寻得了三块稍大的阴世碎片,而这三域中,更连一座合通阴阳的门户都没有!

果然,崔姓的宗鬼大族,只有岐山那一家了……

这名视诸道若无物的神女,抬眸望向那“崔府”二字,终于感到了有些压抑。

六天百宗序位第三族,岐山崔氏,天鬼宗族!

“上个时代的宗鬼,还没死光吗?”

荧惑默然站在原地,眸中道则法理交织,她想要推衍刚才所发生的一切,但即便是重瞳,亦无法窥探到那跨越阴阳二世的因果。

所有人都以为这崔府的厉鬼不过是一头日游鬼神而已,但两百年便成日游极尽的鬼神,真有那么简单吗?

幽天之中。

庞大的插翅飞虎顺着旋涡便跌落了下来,丁刺史轻咳一声,自那古老的青砖地板上起身,再度抬眸,却是另一方世界了。

永恒幽暗的天空,不规则的豁口像是玻璃破碎一般,倒映出那后方更加莽荒的深邃,一道道裂缝之后,似是有更加恐怖的规则萦绕,偶尔,能见到火精似陨石般,从天的裂缝中划过。

再望向四野,连篇的古老建筑群,蔓延到了整座天际线的尽头,旁侧的墙霭,好似游龙般起伏不断,层层黄瓦伴青砖,将整座界域连绵到了神山之底。

“这是何处?”

“阴府嘛?幽天中还未探明的阴府!”

丁刺史右掌压在腰间,但那鱼龙袖袋中早已空空如也,他那尊玄龟宝印并未带入幽天之中来。

“吼……”

那插翅飞虎一声震山嘶吼,将那一头头蹲坐在残垣断壁以及老树枝桠间的人面鸮惊走,将那阴暗处一道道恶意的目光驱退。

顿时,【呱呱呱】的报丧鸦叫嘈杂四起,道道冥羽扑棱声交杂,惹得人心头生厌!

“好一处冥府阴山,老鸦漫山,阴灵遍地,尽是紫府大凶。”

这是一处未知的幽天域,如此庞大的界域,居然从未被南国的修行界所知?

这是黎家二郎的……还是那位剑君?

这名府都刺史心头有些凛然,抬其官袍正袖从额顶向下一捋,那威严的南国官袍顷刻便化作一道文武袖袍,内秤青甲,左袖套着半截袖袍,腰悬两截八面棱锤,背缚角弓,挎单刀,浑然一副神将摸样。

南国六艺,性命双修,诗书礼乐可震慑诸邪,术数御乘、弓马剑技亦能斩却群凶!

这刺史面色玲珑,一手搭在腰侧单刀的刀柄上,龙行虎步的便朝着身后已然开始关闭的漩涡望去。

叮……

却是正在那似黑水冥气聚作的漩涡将要闭合之时,一道贯通天地的剑光撕开了玄阴,赶在最后一寸冲杀了进来。

这威严刺史腰间横刀不再忍耐,那寒芒霸绝出袖,眨眼间便是白虹匹炼飞掠,杀意沸反,掀起风云暴动,一击将那剑光斩落了开来。

那面横刀斩天,这里飞虎迎翅,那插翅虎魄一双风雷羽翼便似是两柄雁翎刀般,一记飞撞横冲,便像是雷枪投出,又与太白剑光碰撞上去,在此方幽天掀起了恐怖的气浪。

两侧延绵的残垣断壁尽皆为其掀飞,不过须臾间,整座冥府群落就变得更加狼藉。

然,同时,又有一道道零星禁制灵光亮起,那是些许未曾完全坍塌的府苑,其中百鬼浮屠禁仍旧有效,阴神真人的战斗余波亦破不开那残余的禁制。

“哼,汝这道人,阴谋不成竟然想着老夫垫背,作你入幽天的垫脚石?”

“府中斩首,莫非便是此方的主人家所为?”

丁刺史冷哼一声,一面直视着远处废墟上站立的黑发男子,同时,指尖挑着腰挎的横刀缓缓归鞘。

这方冥府中,自然还有着第三方,甚至不止三方势力的存在!

想来那剑君欲谋此方冥府,又拖自家下水,他或许对上这冥府的主人有一定的胜面,但依旧忌惮幽天,这才出如此手段。

一言定下来历,正可点明自家的立场。

“嗯!”

“难道你就不好奇,这座庞大至此的冥府究竟是何处吗?”

“如此规模的建筑群遗址,在上个时代,恐怕不会是什么碌碌之族啊!”

对于那刺史的指责,太白微微颔首,竟然是大方承认。

但同时,他轻笑一声,横袖指向那蔓延至山底天边的连绵府苑,调笑了起来。

两人对峙之余,同样分散着神识,想要探清楚第三人的位置。

然而这整座岐山冥府群落中,除了漫山报丧的人面鸮嚎,再无任何的生者气机。反倒是一头又一头的鬼祟被这动静吸引了过来。

换上了披挂,着文武袖袍的丁刺史却是不接太白的话,反手自身后取下角弓来,冷眼望着那太白剑君,气机稍凛,抬臂便是满弓三环,连串的杀伐箭意破空而去。

南国诸士,命修以射为首,论疆场厮杀一道,便是仙门剑修都得暂避锋芒!

此刻,这名刺史挽弓三道,一箭九穿,眨眼便是二十七道凛冽流光射出,其速绝,一经射出,便像是贯穿了速度的极致,连肉眼都无法捕捉,在岐山上炸出了似是黑镯一般的虚空环来。

彻响还未传扬开来,箭意已至,箭去来兮,一现即灭!

自然,太白亦是不甘示弱,身影一闪即刻便作一抹太白玄剑,以剑器为本,元神为道,祭剑飞光,万里取人首级栽。

任尔东西南北来,我自一剑尽斩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