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ad-second-slot-pc">
回到上京城内后,完颜吴乞买还看到来不及逃走被杀的几万金人,头颅被草草扫拢堆砌作一堆。
人头堆上还插着一块蘸血写的木牌,“汴京之仇,今日方报万一”。
到处都是大火焚烧后留下的残垣断壁、熏黑焦痕。金人最早的皇宫也被岳飞一把火烧了。
完颜吴乞买本就因为连夜逃跑灰头土脸还受了点小伤,又惊吓过度。
此刻被如此折辱,心理落差过大,精神实在没扛住,一口老血喷出来,整个人顿时昏厥不醒。
“陛下!陛下!”
“快来人,先把陛下弄醒!”
一帮狼狈的金人权贵手忙脚乱,喷水的喷水,掐人中的掐人中,好不容易把吴乞买救醒。
吴乞买呆滞了一会儿,似是想起了什么:“让……让宗翰在南方领兵,其余宗室近支,尽快召往燕京,朕……朕也当亲赴燕京,交代大事……”
吴乞买说着,又猛烈咳喘半晌,呕出一些黑血。
历史上他还有六七年寿命,但经此大劫打击,显然是彻底伤了身体元气根基,他亦自觉命不久矣,不得不向年轻一辈交代后事安排。
若是按照原本历史走向,他再活六年才死,那还可能传位给他大哥阿骨打的嫡长孙完颜亶。但如今提早了至少六年,完颜亶最多才是十岁小孩,而非十六岁。
在国家形势紧迫的环境下,怎么可能让一个十岁孩童做皇帝?这种时候,肯定要强调“国有长君,社稷之幸”。
而且因为提前了至少六年,现在的完颜亶还没有任何官职,原本历史上完颜亶要三年之后才首次得到名誉上的官职头衔。
所以吴乞买试图传位给自己亲儿子完颜宗磐(蒲路虎)的想法,如今还是很强烈的。
但其他王公贵族也可能希望皇位复归太祖阿骨打后裔。如果嫡长孙完颜亶还太小,而完颜亶的生父、阿骨打嫡长子又早逝。这时候,阿骨打的其他几个庶子,也有可能加入竞争。
好在如今金国南征军的总帅完颜宗翰并不是太祖子孙,所以宗翰是不可能加入竞争的。
阿骨打年纪最大的四个儿子里,嫡长子是老三,已经死了。作为庶子的老二完颜宗望,原本历史上这时候也该病死了,而这一世因为赵子称的蝴蝶效应,提前两年死了,算是被赵子称正当防卫反刺杀、重伤不治而亡。
所以阿骨打的几个年长的儿子,就剩下庶长子完颜宗干(历史上后来杀完颜亶上位的完颜亮的亲爹)和老四完颜宗弼(金兀术)还活着。
如果吴乞买伤病忧愤不豫,他又没能做好安排的话,金国就很有可能出现太祖系和太宗系后人的内斗。
说起来也算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了,当年宋人开国时,就有太祖太宗后人之争,高梁河禽兽还涉嫌谋害侄儿,把大哥的儿子统统搞掉。如今过了百余年,大宋那边太祖系的后人居然眼看要翻盘了。
倒是金国这边,类似的剧情即将上演。
……
另一边,岳飞顺利突围逃过此劫后,转战多日终于回到海参湾。
一路上,赵佶、赵桓也陪着小心,向这位杀神一样的将军请教了他此番来偷袭上京、营救二圣的前后计划始末。
听岳飞转述过赵子称的行动规划后,赵佶赵桓父子也是惊地彻底懵逼,完全没想到这位远房侄儿/堂弟居然有如此雄略和胆识。
赵佶已经彻底摆烂了,而且愈发重病,听说侄儿的举动后,就没有再表露丝毫好奇,每天只是躺在车里装死养生。
赵桓还有些不甘心,大致问起赵子称如今的身份。
岳飞也如实相告:“秀王殿下如今得天下汉人拥戴,称监国、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天下汉人驱除鞑虏,护我华夏。为了挽救天下,秀王事急从权,没法请示陛下旨意,还望陛下宽恕!”
赵桓听后,只是噤若寒蝉,许久后才哆嗦地表示:“子称贤弟德才俱为天下仰望!是朕不知圣贤,早该推位让贤才是,朕无德无能,害苦天下百姓,实在惭愧!”
岳飞也连忙安慰他:“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如此大事,陛下又何必急于一时,还请宽怀安养为先。”
赵桓前面的话原本也有些试探的意思,听岳飞如此反应,他心里也彻底哇凉透顶了。
岳将军说的是“不必急于一时”!而不是直接磕头恳求赵桓收回这种想法!
好在赵桓早就有心理准备了,他连牵羊礼之辱都受过了,哪里还有脸一直当皇帝?
赵子称的天下,是他从大厦已倾的绝境下,力挽狂澜一手重建的,赵桓有什么脸去争?
看着眼前这三千血战余生的精锐铁骑,那严整的军备,肃杀的军容。赵桓当皇帝的时候,他身边的捧日军能有这档次这战力?他还有什么好不服的?
彻底让赵桓熄了念头后,岳飞带着二圣继续南行。一路上因为海港都封冻了,他只好沿着海岸线再走陆路两百多里,抵达高丽境内。
而岳飞回来的时候,金人似乎也已经对高丽发动了全面战争,他们之前就已经察觉到宋人似乎控制了高丽,只是因为中原激战正酣、顾不上高丽这边的贫瘠之地,金人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先以主战场为重。
但现在发现东北方向有可能被偷家,金人对高丽的重视程度也陡然提升了。开始派兵往这边试探进攻。
不过随着岳飞亲自返回高丽,金人的进攻注定就徒劳无功了。
高丽边境的长白山本就险要,清川江等水系阻断效果也非常不错,宋人有备而战,金人仓促组成的攻势完全无法撼动岳飞分毫。
至此,大宋也总算可以官方正式宣布:大宋此番为了北伐迎回二圣、偷袭金人的上京,所以行“假道伐虢”之策顺路灭国了高丽,随后利用高丽的土地作为掩护,杀穿高丽再杀穿外东北,一路海骑并用,直扑金人后方空虚!
隆冬之际,踏雪越海,两番渡海、两度踏雪骑兵奔袭,累计奔袭四千里(从大宋东部沿海启航去高丽算起),终于灭国一个、破城数座、迎回二圣!
而之前被豢养了数年的高丽傀儡王楷,也终于可以完成其历史使命,不用再存在下去了。
把王楷处理掉之后,岳飞按赵子称之前的交代,先把赵佶和赵桓带到原高丽王城、如今的大宋乐浪府城开城的旧宫内临时安置。
主要是赵佶的健康状况,已经极度恶化了。刚刚极度受辱受虐之余的赵佶,又被冰天雪地里颠簸劳顿辗转了近三千里地、在大冬天的东北林海雪原里奔驰,哪怕有袄有马车,一个老头儿也扛不住。
岳飞身边的将士们能扛住,那是因为岳飞带的都是最年轻力壮血气方刚的精锐,即便如此岳飞的部队都减员了至少三分之一,包括战斗减员。赵佶能被马车拖着活到高丽,已经是给他面子了。
如果没有赵子称的蝴蝶效应,赵佶原本倒也能跟完颜吴乞买一样再活六七年——说来也巧,历史上的赵佶和完颜吴乞买都是活到1135年死的,他俩死于同一年。
赵子称这次的行动,最终结果居然是一碗水端平,让吴乞买因伤病忧愤折寿至少五年,也让赵佶因为折腾劳顿折寿至少五年。
开城旧宫内,岳飞跟赵桓摊牌商量:“太上皇病体如此沉重,实在不宜再颠簸。若是强行再渡海,怕太上皇的身体撑不到中原……不如让他就在这开城旧宫内暂住,末将自会安排心腹宿卫,后续安排,等太上皇调养好了再说。
主要是如今汴京还在金人手中,太上皇就算回了中原,暂时也无法还都。其余各地,也没有宫室可用,再造还得靡费民力,如此国难之秋,实非社稷之福。
末将来之前,监国殿下便交代,若真能救出太上皇、且病体不支,可在高丽暂且安置,不知陛下以为如何?毕竟如今高丽已经被我大宋所灭亡,这里也算是我大宋之土,在回不了汴京的情况下,其他地方其实哪里都一样。”
赵桓哪里敢质疑,听说赵子称早有如此交代,他立刻表示实在是想得太周到了。
他还惴惴不安地追问了一句:“那不知朕可要也暂时留在高丽?”
岳飞拱手:“陛下春秋正盛,想必扛得住海路风浪颠簸,如若陛下没觉得身体有什么不适,末将随时可以护送陛下回归中原,只是到了中原,也回不到汴京,只能寻临时行在之所安置。”
赵桓连忙表示这已经很好了。
君臣又当面请示了赵佶。赵佶躺在病榻上听了一会儿,就摆手示意无所谓:“子称居然能开疆拓土,这高丽居然已经是我大宋领土……真是想都不敢想,短短一年多,他便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已倾,再造华夏!
既然这里也是大宋,朕在这里安养,有何不可?就跟当初退位后去镇江安养,有什么不同?只是尚有一事,桓儿,你务必求子称答允。”
赵桓也生出了兔死狐悲之心,跟父亲没了争斗之心,只是叹息请父皇明示。
赵佶:“朕的病体,朕自己已经有数了。若是留在金人那里,也活不了多久,是朕自己不争气,怨不得别人。能在开城安养病老之躯,于愿已足,只求死后还能归葬汴京——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活着看到子称贤侄收复汴京了,咳咳咳。”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