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回答。

此时。

李叶正內视著自己的丹田。

他看到丹田之中那枚本来和金丹较劲的魔种已经极其乖巧地融入了丹田之中。

就如同种子被栽入大地。

甚至快速地冒出了一点小小的嫩芽。

那嫩芽顶部托举著一个黑色的球体,內里可以看到是一片正在形成位面世界的雏形。

魔界。

可以这样说。

【名称】:李叶的魔种【心情】:安逸【状態】:已经融合了李叶所有神通道法构成的魔种,它將会扎根在李叶的丹田之中,构成一个“魔界”的雏形。

来自於李叶的力量將能够通过它完美转化为魔气,充盈它所孕育的魔界。

此魔界可以容纳一切生灵存在修炼魔道之法,但最高的修为和魔界的主人,李叶的修为一致。

当前此魔界为幼苗期。

在成长为下一阶段之后將会通过天脉碎片的特殊灵力孕育出一些特殊的魔道矿藏。

嗯。

很简洁的说明。

道心种魔结果种了个魔界出来。

李叶这会儿也不知道是该露出什么样的表情来了,自己好歹是正牌的道教弟子,怎么就莫名其妙拿到了个魔界呢?

而且还是在丹田里面。

想是这样想,说是这样说。

但李叶也清楚宗门长辈其实是乐於见到的,甚至他觉得长辈们道德底线真的非常灵活,这莫非就是道可道的最高境界。

只要自己觉得是道,那就一定是道?

嗯。

李叶总感觉知道了一些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心情却也更加轻鬆了。

“不过你为什么还没有完全蜕变呢?”

他看向了自己的建木。

那建木这会儿虽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生长,枝权也投射下了灰濛濛的影子,生与死正在它的轮廓之中交织成型。

很显然建木如今已经有了完整的“生死连接”的能力,在里面生活的生灵从出生到死亡甚至於到死亡之后的另外一段旅程都完全被建木包办了。

但问题是这建木里面还空空荡荡的啊。

他就在里面栽种了极少数量的一些珍贵的灵植,顺便给河狸们划分了一片地方当做“避暑山庄”。

顺带一提,河狸们现在最热衷的就是在他的领地各处修建它们的巢穴,当做閒暇之余的小院来居住。

就在李叶这样想的时候。

他就看到建木忽然伸出了一根枝权,看起来就像是————抢夺东西的手一样。

一把抓住了魔种幼苗顶端的“魔界”。

然后拽著魔界往自己的树冠处送去,可怜的魔种完全无力反抗,只能努力维繫著丝线般的输送养分的通路,眼睁睁地看著自己的魔界被夺走。

在那魔种被放到建木树冠处的瞬间。

建木便彻底开始了蜕变。

它的外形色泽变得愈发深邃,原本像是璀璨的青铜器,这会儿就开始染上了一些岁月或者说“成熟”的痕跡。

就只是剎那之间,它就成长到了下一个阶段。

內里的空间进一步增加,直接变成万亩土地。

並且还有了生死以及魔界的隔阂,三个不同的世界被建木的屏障隔绝著,同处一个空间,却又彼此不会相连。

並且建木的根须从以前在李叶的丹田汲取灵力,直接延伸到了李叶都无法探查的去处,顺便將一部分灵力输送给了李叶。

那些灵力精纯的难以言喻,甚至如果不吸收,稍微放置就会凝聚成为天然的灵石,那种纯粹又清澈的灵性,很明显是极品灵石。

按照它汲取的速度来看。

一天產出个千八百块的应该没有任何难度。

甚至李叶要是不汲取这些灵力,还能產出更多。

这算是建木进阶之后的第二项能力。

而第三项能力便是————一种特殊的“道则”,或者说独属於建木的灵纹。

这道灵纹无需鐫刻於生灵的本质之中。

只需要在身上的某处烙印,便能立刻將自身的灵力转化为精纯至极的魔气,还能在体內构筑第二条“经脉”,修炼魔道的功法。

哪怕是凡人也可以修炼。”

没有灵根也可以?

不对。

或者说这灵纹就是创造“灵根”,还是说魔道的功法不需要灵根就人人都能修炼?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还真是有些微妙了。

修仙要灵根,修魔却不要灵根。

李叶微微眯起眼睛,仔细看了看这明明呈现青铜色泽,古朴大气,却象徵著魔修的神奇灵纹。

他从未听说过建木还有这种本事,难道说是和自己的面板有关?

千般思绪都化作一个疑惑—

“要是这道灵纹我上交了,能够换来什么好处?”

这问题很快便有了答案。

因为在他朝著外面看去的时候,赫然看到掌门和春暉冬藏两位道人一前一左一右地注视著他。

不知怎的。

李叶有种被饿狼围住的羔羊的奇妙感觉。

掌门的手中还托举著一枚看起来像是日暑般的器具,那日暑的暑针投射下的光辉要比太阳还要辉煌,並且直挺挺地指著李叶的方向。

“此物是宗门至宝之一的四时晷。”

“它並不是观测时间的,而是能够指向未来的,刚刚我发现它有异动,並且异动非常明显。”

掌门这会儿的表情可谓是笑得跟菊一样,目光灼灼的看著李叶。

“师侄,你究竟获得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物件,竟能引发四时晷这样动盪。”

“你且放心,我带了好处来的。”

“只要你给的物件足够神异,宗门自然不会亏待了你!”

他这样说著。

直接掏出一大把传法玉简在李叶眼前晃了晃。

而且全都是紫金色的。

其中有一枚的灵性还格外充裕,似乎时时刻刻在造化著无穷尽的灵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