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优势在我

“什么是热电材料?”有同学茫然的问道。

“就是一种散热材料,在锌片中使用的,你想想,锌片中那么多晶体管,肯定是需要散热的。”

最近这些年锌片的热度居高不下,不少关注这方面的同学也都看过不少科普文章,了解得也不少。

“哦!”

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是华夏另辟蹊径,在散热材料上做出了突破,逼得阿斯麦不得不低头。”

也就是说,华仔或许并没有付出他们预料中的那个大代价,这次合作,并非什么各退一步的低头,而是华仔凭借自己的实力,迫使对方让步!

想通此节,同学们不由热血沸腾。

此消彼长,这其间的差距可太大了!

“我们又赢了?!”

同学们情绪高涨。

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我还有个疑问。”

有同学弱弱的开口,“我记得阿斯麦是制造光刻机的,并且专精这一个场景,跟造锌片也没啥关系啊,他跟华夏合作个什么?”

“这还不明白吗?”

“锌片厂商们想要这种新型热电材料,但是华夏想要光刻机,厂商们没有光刻机,只能找个中间商来勾兑一下,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

尹浩思路非常清晰。

“可是什么样的散热材料,能够让厂商们不惜解除对华仔的限制,都要跟华仔合作呢?”

这是个好问题。

光刻机就像是汽车的发动机,散热材料最多算是车轮子,但你这车轮子得好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发动机厂商求着来跟你合作?

难道你这车轮子自己就能飞不成?

“zt值2.1的热电材料行不行?”

这时,张夏忽然开口说道,他还在关注着华夏新闻官方号,上面刚刚发布了一条新通告。

【祝贺江城大学陈辉同学在《自然物理》发表一篇高水平论文】

标题下的详情中写着论文标题和简述。

“zt值2.1?”

那位之前解释热电材料的同学惊呼一声,“目前市面上最先进的热电材料的zt值才1.5,并且还没有完成大规模工业化,2.1-1.5=0.6,也就是说,性能提升了三成多!”

“三成多?”

同学们大眼瞪小眼,对三成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

“就这么跟你们说吧,之前热电材料zt值的进步都是零点零几的提升的,提升0.1都是能发一篇一区sci的,甚至从0.9提升到1的实验室就发在《自然物理》上。”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作者压着发,他能水六十篇sci,让我们班都博士毕业都绰绰有余了。”

嘶!

同学们倒吸一口凉气。

这下子他们对0.6和三成这个数字才产生一个清晰的认知。

当真是恐怖如斯!

“不止三成!”

尹浩摇头,“根据国内科学家们的尿性,这种文章,这种战略性研究,文章都是有滞后性的,既然发出来了,那肯定就不是前沿的技术了,并且,阿斯麦都妥协了,三成的性能提升可不够。”

“所以说,性能提升肯定不止三成,至少是六成!”

他对目前锌片的性能,还有华仔与西方前沿技术的差距同样很了解,这个估算出来的数据已经很接近事实了。

“等等,你们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这篇论文的作者吗?”

张夏看向尹浩。

“陈辉嘛,怎么了?”

尹浩还没从热电材料巨大突破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但很快,他明白了张夏的意思。

“陈辉?”

“江城大学不会只有一个叫陈辉的吧?”

“我艹,难道,是陈大神?”

身为班长,尹浩一直都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但这一刻,他实在没忍住的爆了粗口。

“真的是陈大神!”

“你们看,《自然物理》上有作者的联系方式,这邮箱,就是陈大神的。”

张夏同样在寻找证据,最后他停留在了《自然物理》的官网中,笃定的说道。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今夕是何年?

同学们都有些恍惚。

好嘛,他们都还在玛卡巴卡,同班同学都已经开始为国争光了?

……

临安,巴巴里阿总部,

巴巴公益负责人肖明坐在大厦高层的窗边品茶,他的对面是达摩院负责人孙剑锋,两人面前桌子上的平板屏幕显示的,正是华夏新闻那条重磅消息。

“可惜,当年要是能拉拢那个小家伙,现在巴巴里阿恐怕要飞黄腾达了。”

孙剑锋有些可惜。

“这谁能想得到那个小家伙会成长得这么快?”

肖明摇头,“我要是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我特么去年直接梭哈黄金,现在都不跟你在这儿玩了。”

“本来是有机会抓住的。”

孙剑锋还是摇头,他这种做技术出身的,对人才还是很看重的,越是看重,就越是难以轻易释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