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说干就干

由于赵苯山等人的进组,路宽、刘伊妃的二人世界戏份得以暂时告一段落,剧组人员们很遗憾地不能一脸姨母笑地看他们在70年代谈恋爱。

但可以看他们跟老戏骨们的互动飙戏。

有了几个老演员的参与,整部电影的时代感、宿命感和淳朴的氛围格调,也更加凸显。

4号一早要拍摄的是本片的开头,家庭出身不好的高中女生静秋因母亲多病、家境贫寒退学,在学校做临时工。

因文笔优秀,她争取到跟随学校教材编写小组下乡到西村坪体验生活的机会。

在前往西村坪的途中,村长向静秋一行人介绍了当地一株开红的山楂树,这棵树后来成为贯穿全片的象征。

随后便是静秋被安排住在西村坪张队长家,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老三,和上周两人拍摄的剧情接上。

剧组先到县里搭建和布景的老式汽车站拍了赵苯山接站的过场,随即是经典的山楂树戏份。

西村坪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里,空气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清冽,剧组早已在村口那条蜿蜒的土路旁布置妥当。

随着一声“开始!”,监视器中,赵苯山饰演的张队长带着一群市八中的学生和老师由远及近。

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木轮板车,板车的轮轴随着颠簸的土路发出有节奏的“吱呀——吱呀——”声。

板车上堆放着几个半旧的帆布旅行袋和一些用网兜装着的脸盆、搪瓷缸等生活用具。

刘伊妃饰演的静秋走在最后,穿着那件标志性的、略显宽大、洗得发白的蓝白格子翻领的确良外套,下身是半旧的深蓝色的卡布长裤,裤脚略短,露出一小截穿着普通袜的脚踝,脚上是黑色布面胶底鞋。

还没有路老板的戏份,他化了妆,也站在监视器后面看这段表演。

这段戏对小刘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她要表现出的就是刚刚进村的女青年的怯懦、好奇等情绪,以及待会儿对山楂树的敬畏、注视。

因为这棵树代表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的彪炳战绩和奉献精神。

他主要是在观察赵苯山,因为一会儿的对话里,有体现时代压迫的重要隐喻。

这队学生在山楂树前停下,赵苯山突然转身面对山楂树,即兴加了个剧本没有的动作——

用烟杆敲了敲树干,树皮簌簌落下几片干裂的碎屑:“抗战时鬼子炮弹削掉半边树冠,你们看这疤瘌。。。”

罗老师接过话头打断了他:“是啊,这棵树啊,是我们抗战时期。。。”

饰演罗老师的是辛柏青,台词功力相当深厚,赵苯山饰演的村长几次三番想要介绍山楂树,都被这位市八中的老师和革命干部截去了话头。

张一谋和路宽紧紧盯着赵苯山,他的几个细节反应至关重要。

监视器中,赵苯山手中的烟杆被突然打断时骤然握紧,原本指向树疤的手臂僵在半空,随即肩膀下沉。

在被罗老师夺话后,又用烟杆无意识敲打自己鞋帮,黄铜烟锅与解放胶底碰撞发出闷响。

“咔!过了。”

张一谋侧头感慨道:“原本还担心雪建不能来,这个角色要打折扣了,老赵也不遑多让啊。”

“是不错,要说这种年代电影,还是得上了岁数的演员,不然差了点意思。”

刚刚这一幕中,张队长作为本地村民,试图以质朴的乡土视角讲述山楂树传说;

但罗老师作为知识分子代表,立即以更“正统”的哥命教育叙事覆盖了他的表述。

赵苯山所要表演出来的,是特殊时期意识形态对民间话语的收编与改造,村民的个体记忆被哥命宏大叙事取代,暗示历史真相的复杂性在政治语境中被简化。

为什么要这么拍?张一谋的主题不是纯爱吗?

就像是诗词中的“赋比兴”,电影中的纯爱剧情也需要时代洪流的衬托。

但一是涉及过审,二是导演本身的立场和倾向,就像他后世拍的《归来》,张一谋要是只是这个时代背景,并不想过多地涉猎自己的正治表达。

于是,在这部电影中,为了去拍静秋和老三的悲剧爱情,对于灰蒙蒙的时代感的诠释是必不可少的。

在不能直抒胸臆的情况下,如何拍?

在《归来》中,他用陈道名的人物的心理创伤和行为模式间接呈现,通过聚焦冯婉瑜的等待与陆焉识的陪伴,将历史事件转化为爱情故事的注脚。

在《山楂树之恋》中,除了男女主的命运藩篱外,他把一部分笔触着墨在了赵苯山这个角色身上。

譬如刚刚老赵的各种细节表达,以及最后很传神的一个片段——

喉结剧烈滚动却发不出声,只余一声混着痰音的吞咽,麦克风捕捉到喉头黏连的“咕噜”声,如鲠在喉的窒息感穿透银幕。

这种窒息感,初看的观众不会觉察。

但随着剧情的开展,到最后静秋和老三感情以悲剧终结后回首,将会历历在目。

刘伊妃和赵苯山都靠过来看了这一条,张一谋按惯例鼓励了辛柏青,又和老赵笑谈了几句。

“赵老师,太棒了,没说的。”

赵苯山呵呵笑道:“那年头我记忆犹新啊,这种感觉不算难找,我即兴加了几个动作,要是不行咱再来一条。”

张一谋摆手:“够了够了,这条已经很棒了,再多也不好,毕竟不是我们的主题。”

“适可而止、适可而止。”

小刘有些纳闷地戳了戳身边的男子,低声道:“我没怎么看张队长的人物细节,给我分析分析呗?”

路宽给老婆稍微解释了两句刚刚这一段的精髓。

“山楂树开的都是白,但是罗老师一定要讲:因为英雄被埋葬树根,所以这棵山楂树开的是红。”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队长是不能反驳、也不敢反驳的。”

“赵苯山饰演的这个人物,其实是一个时代符号,他是被中断的乡土叙事者,是带着沉默的历史创伤。”

“本质上罗老师对他的话语权挤压,和他一系列动作表情的细节表达,是被规训的乡土灵魂在正治叙事前的战栗,你带着这样的体会再去联想。”

思忖了几秒,小姑娘看苯山大爷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不过她很期待接下来的对手戏,无论是张队长赵苯山,还是母亲溪美娟。

艺术总归是需要交流的。

演员自身的阅历限制了表达,但通过观察老艺术家对角色历史纵深感的塑造,能弥补年轻演员在时代语境理解上的不足。

这种互动中形成的表演张力,也能突破剧本预设的情感阈值,实现角色关系的有机生长。

对于在表演之路坚持探索的小刘而言,这部电影带来的裨益将非常大。

中午12点40拍完最后一场戏,剧组休息放饭。

再是和谐的剧组也是一个小社会,一到吃饭、休息等时间就显示出差距来。

场务推着不锈钢餐车穿过片场,群演已经像沙丁鱼般挤成长队。

油浸土豆丝、肥肉炒莲白的塑料饭盒被迅速分发,米饭压得死硬,多数人蹲在电线杆阴影下或道具箱上进食。

不过大家都没有太大的意见,群演基本都是当地村民和县里的务工人员,包伙食还给工资,在穷乡僻壤已经待遇很好了。

几个老戏骨跟张一谋一起坐在简易的塑料餐桌和塑料凳边,有条件的助理自己送饭,无所谓的随大流吃一些即可。

也不是耍大牌好排场,有的演员的确有自己的身体原因或者身材保持需求,没办法跟剧组一起进餐。

就像《历史的天空》中的汤姆汉克斯,在金陵拍摄后期,有专门的营养师给他搭配饮食,以保证瘦身的同时保持身体健康。

群演和基层叫生存性进食,中层演员可以维持有限的体面,顶流明星们就是精致的隔离了。

譬如路宽和刘伊妃。

他们在从江城租来的一辆改装房车里吃着饭,这辆车也就是临时使用,等月中哈维送的豪华房车到了再替换。

不过全剧组现在都比较理解,自从张一谋严令禁止剧组拍摄、用餐、住宿范围内抽烟,大家即便不说,也都心知肚明。

这位内娱顶流小应该是怀孕了。

加上这刘晓丽平时动辄给剧组买水果加餐搞福利,几乎没有人嫉妒、说闲话。

就像路老板说的一样,耍大牌是要求超出身份的待遇。

平心而论,他们的排场真的已经很小了,如果不是刘伊妃怀孕,就像在《天空》剧组,这些特殊待遇都不一定有。

小刘正一边看下午的戏份、琢磨台词和动作细节一边吃饭。

北平的营养师团队搭配的食材,再通过刘伊妃小姨周文琼帮着在江城和当地的采买,最后请当地外聘的厨师烹饪出来,每日准时送到片场。

今天是清蒸鳜鱼、清炒菠菜,以及保温桶中撇净油的土鸡汤,甚至三菜一汤的标准都没到。

小刘吃得慢条斯理:“嗯,这杂粮饭也挺不错的。”

“你说要控制体重,小路找的营养师团队就一周让你吃几次杂粮,说是升低一点。”

刘伊妃笑道:“我一点没瘦,路宽跟我一起吃都瘦了好几斤了。”

“你还想瘦?这两个月能保持小幅增长就很好了,你现在是两个人诶姑奶奶。”刘晓丽有些要拍案而起的架势。

现在都什么情况了,竟然还想着瘦?

她戴上眼镜掏出个棕色封皮的笔记本:“我跟你说啊,昨天我才跟这个营养科主任医师唐大夫通过电话,每个月要监测你的孕期代谢指标,什么血、铁蛋白之类的,动态调整蛋白质与碳水比例。”

“还有小路找的运动营养顾问、中医药膳师傅、产后营养康复师,暂时还没派上用场呢,等这俩月结束了回北平的,都得给你招呼上。”

刘伊妃有些无语:“不是,你那会儿怀我时候,有这么多讲究吗?”

“每天都搭配这么严丝合缝的,我看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吧?五谷杂粮,瘦肉鸡蛋蔬菜都吃一点儿不得了?”

老母亲不搭理她,自顾自戴着眼镜记录数据:

10月4号,杂粮饭150克,鳜鱼200克(吃了一半)。。。

半晌又后知后觉地抬头道:“有什么条件就享受什么待遇,你要是嫁给个穷小子,我也懒得管你这些。”

“现在既然有这条件,你还怕什么麻烦呢?麻烦的都是你妈,你每天等着吃就完了,瞎矫情!”

刘伊妃不敢反驳,只有猛翻白眼,刚刚打完电话到车上的路老板刚巧听到最后一句。

好骂!

恶女还得太后治。

刘伊妃把自己喝了一半的鸡汤加满,又夹了几块肉递给丈夫:“韩山平说什么?”

“没有。”

鸡汤香气四溢,他低头喝了一口,温热的汤汁滑过喉咙,带着淡淡的枸杞甜味和撇净油的清爽。

“不止是大麦网,电影局今年压根都没收到过国家平台加密协议的兼容申请,也没有售票软件的开发备案。”

有心算无心,这一次的奇袭本就是奔着问界来的,知晓他在中影和电影局的跟脚,这个漏洞自然不会暴露。

大麦网暗度陈仓的办法就是挖角了目前统一使用的火凤凰软件的工程师。(465章)

后者虽然不能对每年更新的所有接口数据门清,但基础框架可以先做起来,最后修修补补即可。

刘晓丽听不懂两人在聊什么,只是一味地投喂女婿,拿刘伊妃的筷子夹了些鱼肉放他碗里:“小路,别光喝汤,吃点菜。”

“诶,好。”路宽低头扒拉两口饭,菠菜炒得嫩滑,带着一点蒜香,很开胃。。

刘晓丽饭量小,吃了几口就下车去散步,把空间留给小两口。

小刘擦净了嘴,撑着下巴看他大快朵颐:“所以这算是安全了吗?能确定连想暂时没有小动作?”

“当然不能!”路老板皱眉:“这种老乌龟,把他想得怎么阴险都不为过,何况问界的对手不是一家两家。”

“现在最尴尬的是,即便能推断出未来的在线票务是大趋势,但我们现在无暇分心和耗费资金去操作,一旦进入了这个赛道,一两年内都停不下烧钱的脚步。”

“我们暂时不做,更不希望别人去做,可大麦网最近这么出挑的原因何在呢?”

刘伊妃灵机一动:“你要不要看看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说不定跟他们也有关呢?”

“问界之前从无败绩,这些人想必不会像华艺一样轻敌的吧?”

“你等下哈!”小刘把笔记本从包里掏了出来,插上无线网卡。

“最笨的方法,一个个查过去,我想来看看阿狸新出的桃宝商城。”冲浪少女娴熟地操作鼠标,半晌才“喔”了一声,把屏幕转了过去。

“桃宝上可以用支付宝在线购票的,永乐、艺阳和大麦三家,后者的销量最高,而且搜索排名也靠前。”

这三家也是目前国内在线票务的前三。

“嗯?”路宽刨饭的动作顿了顿,老婆这脑洞有点意思。

把潜在可能发生业务交集的对手一个个拉出来溜溜,虽然不能直接判断出结果,也属于见微知著了。

但一个桃宝还说明不了什么情况,买流量和排名在电商里太正常,刘伊妃自己就给早期的问界商城推广代言过,对这种模式并不陌生。

不过提到排名?

“你打开白度,搜一下在线票务之类的,看看结果。”

“白度?”

“嗯,白度是泰山会的会员企业,承销商高盛就是柳传之居中联系的,关系密切。”

路老板慢条斯理地喝汤,小刘依言照做,结果雷同。

“差不多,搜索结果第一页,不是桃宝商城的售票链接,就是大麦网的官网,其他两家至少要排在第二页。”

这下不需要路宽提醒,刘伊妃直接打开了alispace和微博,同样搜索大麦网,对比结果。

“路宽!还是一样的,话题量和帖子数量都很多。”

刘伊妃有些逐渐解密的惊恐和刺激:“阿狸、白度、连想他们难道。。。”

“不对,还不够。”路老板终于没有心情喝汤了,轻轻将滚烫的瓷碗放下。

“假设他们真的是奔着电影票务来的,有桃宝、白度、alispace三个流量入口和支付渠道,有大麦网这个成熟团队作为基础,有连想和泰山会做资金后背力量,他们还缺什么?”

小刘稍加思忖:“院线呗?华艺不是有院线吗?”

刘小驴兴奋地一拍桌子:“我是股东啊!股东有权利查询公司账务的,要么我让人去提出申请?”

路老板微笑看着她,后者只一瞬就反应过来,又迅速浇灭了这个猜测。

如果对方真的处心积虑,连软件注册这一桩破绽都未曾露出马脚,难道会在华艺上暴露吗?

的确如此,当初几人首先就排除了华艺的参与,也是为保密计。

没有先发优势,又何谈动摇问界在电影业的地位。

路宽已经掏出手机拨号了:“要真的是华艺倒好了,我就怕是。。。”

“路总。”电话接通,另一头是问界的法律总监朱金陵。

万哒。。。

刘伊妃在心中默念,她知道老公没讲完的是这家院线企业。

也是除了问界外,国内民营院线中唯一可能被泰山会引以为重量级同盟了。

“我想合法合规地查一家非上市公司的工商内档,特别是看股东名册和出资比例,有什么办法?”

刘伊妃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图——

泰山会内部的阿狸、白度、连想倒也罢了,无论是大麦网和前两家正常的引流合作,还是已经达成联盟,对现在的问界来讲都无关紧要。

因为问界有商城、微博、视频网站,和对面的引流和宣传能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万哒的加入就太致命了。

如果不是这一世的问界同它激烈厮杀,上一世的万哒从明年开始就要连续13年霸榜国内电影票房份额第一的位置。

路宽和律师咨询这个问题,就是在猜测到这一可能性之后,决定直接去探究问题的最终答案。

只不过考虑到连想背后的势力和斗争的残酷,只能通过合法合规的手段去操作。

职业律师迅速给出方案:“工商内档的保密级别较高,普通公民不好查看,有关部门调取查阅也会留下记录的。”

“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大麦网打官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