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光辉岁月
“多鱼,春节快乐,新年好啊.”
元宵节还没过去,那就是春节。
王亦菲他们都领到了红包,对着刘德本他们说了一通恭喜的话。
这些话,他们在老家的时候,就已经非常熟练了。
现在说出来,那就更加顺嘴了。
热闹过后,王多鱼他们三人坐在书房别墅的接待区沙发内,刚坐下来刘德本便开口问道:
“今年三月份的全国科学大会,多鱼你应该去参加吧?”
“我就不去了。”
王多鱼摇头道:
“今年的事情不比去年少,我的工作越来越多,没时间去参加这些大会。”
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这都是惯例了,自古都是如此。
再说了,现如今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工作还是那几样。
如果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那么他去参加一下,也没什么关系。
但他可不认为有什么大事儿需要他参加。
南天门计划正在按部就班地推进当中,京城那边倒是有很多工作需要他去完成。
还有就是五马赫战斗机已经进入试飞前的倒计时。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那么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大概就可以推进到试飞阶段了。
从一九八一年下半年开始,王多鱼就已经开始设计五马赫战斗机的相关设计图纸。
当时他只是纯粹想着要通过该项目来完成他在推证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强解的理论工作,仅此而已。
年底的时候,便通过林德洪之手,将该项目的所有设计图纸全部送到京城。
经过半年时间的验证计算,加上王多鱼也参与到其中,协助他们完成了部分工作。
到了一九八二年五月一日,五马赫战斗机项目顺利落地。
截止到现如今的一九九一年二月底,五马赫战斗机的试飞工作,曙光初现。
十年时光,转眼即逝。
所以这部分工作,能不重要吗?
比所谓的全国科学大会,重要的太多了。
然而,对于王多鱼来说,这也不算是最重要的工作。
因为他现在的工作应该是反重力技术的理论验证,以及磁等离子发动机的研发工作。
这两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困难,且相当麻烦。
反正王多鱼是做好了心理准备,这是一场马拉松长跑。
“行吧,既然你不愿意去,那就算了。”
刘德本点点头,吕恭良便适时开口道:
“多鱼,是这样的,去年你早早回了大红沟村,没有参加哈工大的年终总结大会,我现在将大概的情况给你说一下.”
王多鱼闻言,顺手接过对方递过来的文件,一边听对方说,一边翻阅了起来。
哈工大旗下的企业发展速度放缓了很多。
跟前年相比,去年,也就是一九九零年,海豚集团、华顺公司、卓越科技等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总营收,涨幅惊人。
总共达到了八十点三五亿人民币的营收。
增长将近一倍之多,相当恐怖。
海外全球总营收则是八百九十八亿美元,利润是一百九十四亿美元。
这个涨幅,非常低。
跟旺旺集团相比,低了很多。
因为哈工大这边的企业,都是高科技居多,又没有开发南美洲、南亚次大陆等新兴市场,所以营收层面就很难增长了。
能够在保持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点点,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毕竟要明白一点,现如今的哈工大一系企业,体量是非常恐怖的了。
王多鱼看完之后,欣喜地点头。
“这个成绩非常不错,特别是利润方面,还能够增加了十一亿美元,非常棒!”
“唉!”
吕恭良却是叹气道:
“多鱼,你就不要安慰我们了,我和老刘也听说了,你们旺旺集团才是最厉害的.”
刘德本和吕恭良两人多少听说了一些消息。
虽然并不是准确的消息,但他们当然非常清楚那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的。
其一就是旺旺集团旗下的金融企业,估计是赚了不少钱。
据说红星集团在昆明、广州、上海、冰城、京城、南京、成都、重庆等很多城市的郊区,都修建了不少储油仓库。
大量的石油从国外运回来。
按理说,直接运输到化工厂的仓库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提炼加工工作了。
结果并不是,而是储存起来。
因为数量太多了!
以现如今的化工厂的提炼工序,根本完成不了这样多的量。
存储起来正好可以在某些时候应对。
至于说这些石油会不会影响国内的物价稳定。
那可真是搞笑了。
别人可以带头搞事,那绝对会枪打出头鸟。
但王多鱼怎么可能会干这种事情呢?
油价高的时候,王多鱼绝对会让红星集团出手。
不过这大概率是用不上的,因为上面也不是傻子,肯定会跟旺旺集团商量。
物价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二是王多鱼已经答应了袁友兰、关崇贵、张岳斌他们,分别在广州、京城、上海这三座城市,修建几栋高楼大厦,也就是国外说的写字楼。
刘德本跟吕恭良合计过,即便王多鱼只是在这三座城市分别投资一栋写字楼。
按照此前王多鱼跟袁友兰他们约定的楼层高度,那么每一栋楼的投资都不会低于五十亿人民币,甚至更多。
原时空的历史上,广州中信广场总投资是三十七亿港元。
在当时一块钱港币相当于一点二元人民币。
三十七亿港币相当于四十四点五亿元人民币。
不过这个时空的人民币购买力更高一些,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差也不像原时空那么大。
但是王多鱼投资的写字楼,那都是一百层起步,而不是八十层。
换句话说,其楼高最少都是四百五十米。
也因此,每一栋大厦的总投资,最少是五十亿人民币。
然而,广州、京城和上海三座城市都已经投资了,那么冰城呢?
估计此时康裕民他们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吧?
谁让春节前,王多鱼从广州回来之后,就直奔双河县的机场,根本没有回冰城呢?
而且他回到双河县之后,就打出了闭关的旗号,康裕民、赵国斌、林润哲他们也不敢来打扰啊。
所以仅此两项,便可以大概推测出来,旺旺集团本身的实力,极为雄厚。
听到吕恭良的话,王多鱼只是笑笑,主动将话题给岔开了。
关于旺旺集团的事情,他是不会跟外界透露的。
除了旺旺集团的高管层知道具体金额,外界是不可能知道的。
或许海关总署的领导符东,以及外汇司领导于纯顺等人会知道一些细节,但关于枫叶控股的事情,他们绝对不知道。
“今年的硕博研究生招生考试结果出来了吧?有没有好的苗子?”
王多鱼提及这一点,刘德本和吕恭良两人顿时苦笑了起来。
“多鱼,要不你招学生的要求,再降低一些,怎么样?”
因为王多鱼对自己学生的标准,太高了。
很多学生根本不可能达到要求。
“再看吧。”王多鱼笑了笑,没说什么。
但就在这个时候,刘德本还是拿出了一份名单:
“要不你还是看看吧,或许有你看得上眼的学生呢?”
王多鱼微笑接过来,只是扫了一眼,便放弃了。
名单上面有陶哲轩,这人还是报了丘成桐的硕士研究生。
陶哲轩是一位来自澳洲阿德莱德的华裔数学天才,八八年的时候,获得过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数学金牌。
当时年仅十三岁而已。
现在报读丘成桐的硕士研究生,换句话说,陶哲轩今年也才十六岁。
很多人十六岁的时候,才高一,而陶哲轩已经拿到了弗林德斯大学的学士学位。
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
又翻了一页,王多鱼还看到了吴宝珠,摇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吴宝珠是在八八年的时候,前往澳大利亚参加那一届的奥数竞赛,跟陶哲轩一起获得了当年的数学金牌。
次年,吴宝珠在他们学校的要求下,再次参加第三十届奥数竞赛,再次拿到金牌。
结束之后,他就申请了哈工大本科留学奖学金,来这边读书。
众所周知,哈工大是目前全球的数学中心,是很多数学天才最想报考的学校。
而吴宝珠又是越南人,本身就是儒家文化圈内的华裔,普通话也很标准。
可以说哈工大是他的最佳选择。
吴宝珠这人也确实很厉害,进入哈工大之后,很快就被威廉瑟斯顿给收为了学生。
在哈工大校园内,导师抢天才学生,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只因为约克兹在八六年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菲尔兹奖。
九零年的时候,博切尔兹又再次拿到了菲尔兹奖。
导致丘成桐、威廉瑟斯顿、约翰米尔诺等人更加趋之若鹜。
恨不得给自己的眼睛安装上雷达,将全球的数学天才,收到自己门下。
毕竟他们的年龄都已经过了四十岁,已然没办法再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科研当中。
所以,桃李满天下反而成为了他们的新出路。
但凡智商和天赋能够遗传,他们甚至都会再次结婚生子。
人就是这样,必须得有事情干,人生得有目标。
陶哲轩和吴宝珠这两人是非常厉害的数学天才,可惜都被别人抢先一步。
王多鱼没辙,只能摇头了。
倒也不是他宁缺毋滥,而是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
但凡收到一个差一点的学生,那他不得操碎心呀?
再说了,他自己的时间本来就不够用,就算有多余的时间,他也会去捣鼓其他事情。
教学生这件事,嗯,有杨念真、约克兹、博切尔兹他们这些学生就可以了。
见王多鱼一直摇头,刘德本和吕恭良都不由叹气。
明明王多鱼才是哈工大真正的定海神针,结果每年他都不怎么招学生。
唉!
难搞!
其实很多教授专家,每年都可以带两名或者四名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一个教授下面,最少是十来个学生。
然而王多鱼是例外,从一九八零年九月份成为哈工大正教授之后,到现在,他总共只招过十名研究生。
一年招一个,都算不上。
太少了!
刘德本和吕恭良两人又坐了一会儿,这才离开。
不过就在他们出门的时候,康裕民、赵国斌和林润哲他们三人,也刚好下车。
王多鱼看到他们三人,顿时明白了他们仨的来意。
春节前就通过电话了,现如今是春节过后,所以他们登门拜访了。
“王教授,刘书记,吕校长,新年好”
见面之后,又是一番寒暄客套。
吕恭良两人在寒暄过后便离开了,康裕民他们三人则是跟在王多鱼身后,走进了书房别墅。
在接待区的沙发坐下来之后,林润哲亲自忙前忙后,帮忙斟茶递水。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秘书助理呢。
自从王多鱼搬来苇子沟校区之后,之前请的苏正淮这位助理,已经回归数学系了。
他没有再用助理,反正有什么需要处理的事情,他会亲自安排。
再说了,他动不动就闭关,每次闭关不是十天半月就是一两个月。
找来的助理,更多是摆设。
尽管他有很多工作,但是他可以直接跟各项目组负责人进行对接,所以完全不需要助理在中间传话。
“教授,喝茶。”
看着林润哲递过来的茶水,王多鱼失笑道:
“林常务,辛苦你了。”
等林润哲说了句不辛苦之后,赵国斌便趁机开口,直接道明他们的来意。
快刀斩乱麻嘛!
而且他们都已经等了快一个月的时间,已然等不及了。
“行,冰城这边需要建设新的中央商务区,我倒是同意,只不过你们计划放在哪里呢?”
王多鱼也很干脆地答应了下来。
旺旺集团可以参与,但绝对不是主力军。
赵国斌当即便指着地图说道:
“就在苇子沟校区附近南边这里的曹家窝棚,怎么样?”
哈工大苇子沟校区周边已经是较为繁华的商业区。
那么在几公里外的曹家窝棚直接建立新的中央商务区,这倒是没有什么大碍。
只不过,这个到底合适不合适呢?
思考片刻之后,王多鱼道:
“这地方可以的,我倒是没有大问题,不过你们需要拿出详细的计划来,而且附近应该有不少村落吧?我估计已经有不少人建设了许多四五层楼高的建筑出租.”
“到时候赔偿金额,估计会不低呀。”
为什么?
曹家窝棚就在苇子沟校区旁边,这儿已经是极为重要的商业中心。
旺旺集团旗下,以及哈工大旗下那么多企业,都围绕着哈工大建了几十栋二三十层楼高的写字楼。
所以附近聚集了很多人。
美食街这边就有不少商贩都是住在曹家窝棚这边的城中村里面。
经济发展迅猛,很多规划都来不及。
现在重新进行规划,那就需要快刀斩乱麻才行。
康裕民突然开口了:
“王教授,你请放心,我们肯定会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肯定不会让你为难。”
“只不过,我们倒是有些担心,如果旺旺集团已经投资了广州、上海和京城这三个地方的写字楼,恐怕也没有多少资金投资在我们冰城了吧?”
这是想要探一探旺旺集团的底么?
王多鱼只觉得好笑。
显然,康裕民他们是知道旺旺集团分别要在京城广州和上海这三座城市,分别投资三栋写字楼。
参考每栋写字楼五十亿人民币,九栋那就是四百五十亿人民币。
就算打个折,四百亿好了。
而且也不是一下子就拿出来,以四年为期限,那也是每年拿出来一百亿人民币呀。
可问题是,旺旺集团还需要在南天门计划当中,每年拿出来一百多亿人民币呢。
加上旺旺集团本身还有其他方面的投资,这些都是钱呐。
所以,康裕民他们担心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只不过这个试探,多少有点太直接了。
“康书记,请放心,我们旺旺集团虽然没有多少钱,而且每年支出的项目投资也确实很多,但咬咬牙,还是能够坚持住的”
王多鱼可劲儿地忽悠,一句实话也没有。
旺旺集团还有多少钱,这事儿他是肯定不会说的,也没必要说。
否则的话,那就是没完没了的麻烦。
在广州、上海、京城和冰城这四座城市分别投资写字楼,这本来就是赚钱的买卖,为什么不干呢?
国内的发展计划有很多,他是完全不怕这些挑战。
再说了,写字楼建好之后,如果没有其他企业进驻,那旺旺集团旗下那么多企业,完全可以进驻嘛。
反正都是自己建的房子,房租都可以免了。
赚那么多钱,如果不的话,难道存银行吗?
存放在银行里面的钱,只会贬值更快。
这可不是王亦菲、王君宏他们几个小家伙的那几万块钱,而是几百亿,所以投资才是最划算的理财。(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