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超乎预料的编制(7月2600月票)

硅谷将这次会议称之为移动信息时代的开端。

唐文仅仅将未来掀开一角,就向他们展现了移动互联网生态的无限可能。

实话实说到现在pc的普及还没有做到根本改变普通人的生活,即使在老米也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象征,但归根结底——是门槛太高了,接触的群体太少。

现在的电脑可不是傻瓜式操作,绝大多数用户用的其实是彩色dos系统,记不住指令压根什么都做不了,电脑只有在专业领域经过培训后才能发挥显著作用。

mda显然颠覆了这些,它的用户群体一开始就直接下沉到底,这意味着毫无门槛的市场,资本当然看得见其中的潜力。

mda联盟内的科技巨头被唐文卓越的远见和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投资方则更在乎其潜在的盈利面,至于联邦当局也愿意为这种跨时代的全新社交方式投资。

第二场会议时唐文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提出制定mda基本规范,从cpu算力、架构、通讯协议、数据输出接口等等。

这个时代的硬件架构还没被兼并到几乎只剩下x86和arm,几乎每家厂商都有自己的架构,本子甚至还有自己的全套电脑产业链,从架构到芯片到系统一应俱全。

经过了反复的试探和磋商,mda联盟决定共同以功耗低的精简指令集risc架构为硬件基础,但各厂商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基本与当前的掌上电脑路线相符。

其他例如内存类型、存储方式、总线协议等也基本套用当代流行配置,又规定了最低拓展接口数量等等。

硬件部分达成共识很快,但到了软件联盟内部就一片混乱:

微软直接表示使用专门开发windowsce通用平台,结果立即遭到大量反对,像ibm、惠普、戴尔、摩托罗拉之类大厂都有各自的独立系统,甚至苹果也认为wince系统太烂。

经历了长达三天的谈判,最终系统方面也没有达成共识。

大会在唐文的忧心忡忡(存疑)中只得允许各厂商独立开发系统,那软件自然也得各自一套。

唐文仔细数了数,发现未来至少会有7到10种不同系统的mda。

这真是……太棒了。

通过持续四天的高强度会议,第一代mda的性能规范已经出炉:

-

cpu使用risc指令集,并全面给予32位开发以面向未来;

-

通讯使用的wifi基带直接一步到位支持5mbps下载速度,采用2.4g频段;

-

搭载尚处于发展阶段的电子陀螺仪以实现手持方向校准,内置gps芯片;

-

必须配备彩色屏幕;

-

必须使用全图形操作窗口以便入门学习;-

搭载非易失性存储器(此时大部分掌上电脑没有永久存储器(即存储器,断电后就丢失数据));-

搭载全字母键盘或支持手写;

-

需便携到能轻松揣进口袋;

-

搭载1万像素以上摄像头,可上传图片(非强制标准);-

开启背光下使用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非强制标准);

……

亲自参与完标准制定后唐文已经明白第一代mda至少领先时代2至3年,也许可以想办法搓出十几台吗,但肯定不具备量产可能,至少千禧年之前都困难重重。

然而这还是他稍微压制的结果,一堆科技公司还嫌弃不够想继续加码呢!

唐文只能被迫又制定一个第二代mda标准,随意扒拉了一些初代功能机的参数写上去才让所有人满意。

制定完mda标准和指出下一步方向后,联盟内的厂商就赶紧埋头搞机,都打算一鸣惊人改变时代。

然而唐文却没有空闲,直接被肯纳德拽去生屯,说什么大统领要求他在那里再召开一场关于wifi的会议,规范试验用的通信基站标准以及将试点区域确定下来。

……

mda联盟并未将会议内容藏着掖着,而是将其归纳总结,和mda一二代标准一起广而告之,在媒体上大肆宣传。

毕竟这个时代mda联盟基本就代表了整个互联网和技术前沿,压根不怕其他同行追赶。

事实也的确如此,米国的民众都为mda率先在商业区展开试点的构想感到震撼,并且迸发出各种脑洞想象用在社区、工厂、球赛等等场景,一起做着未来梦。

而同样具备不弱基础的欧州和本子则倍感压力:

第一和第二代mda标准公开后,他们立刻先从其性能开始分析,发现其虽然远不如pc,但pc能干的活例如发邮件、即时通讯等等全都能干,普通人用这些就够了。

如果mda真的出世,很可能会直接覆盖掉pc市场,并实现唐文去年所提到的虚拟经济,硬生生催生一个新的信息时代以及上万亿美元的市场,整个米国将依靠强大的基础设施以及高素质人群完成这场革新。

而除他们以外欧州虽然技术不差但缺乏统一的市场和调控,难以催生出这样的移动互联体系;本子因体系封闭发展速度慢,而且始终被帝国牢牢限制。

本子实际上一直试图加入mda联盟,但都被拒之门外,根本不可能靠自己加入这场革新。

至于世界其他地方不管是技术、基建、人才全都欠缺,就真的只能可望不可及。

在唐文的拼命鼓吹中,一场围绕mda开始的信息竞赛于无声中开启。

……

到达米国第七天,事情的发展出乎了唐文的预料:

来到生屯后他做了一份精美的ppt继续画饼,直接面向联邦高层以及华尔街精英开始忽悠。

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唐文从不怀疑这些精英以及大统领幕僚的智慧,不过嘛他有充足的底气,根本不怕失败后的结果。

这份底气在画饼演讲中就成为了十足的自信,更何况华尔街也相信mda联盟那么多巨头公司的判断,几乎是无条件表达了支持。

之后大统领兴致勃勃的再次围绕mda发表了演讲,宣布在千禧年将正式建立真正的信息时代。

就在唐文觉得火候差不多该离开了的时候,肯纳德急匆匆的带来消息:

在感受到唐文杰出的思维后,大统领龙颜大悦要求必须由他这样的专业人士来主持mda的落地推广,并再次强调了千禧年这个关键时间节点。

嗯,任期之内一定要成功!

大统领十分愿意相信唐文的才能,虽然盖金公司在某些方面与帝国有利益冲突,但这并不能掩盖远见的思维。

而mda联盟盟主的身份还不够,大统领决定给他一个官方身份,最好是挂靠在faa内

fcc通信委员会无法邀请外国人,于是特意专门成立了直辖,唐文以及几个米国巨头公司的总裁出任副会长,并且强调主要事务由唐文负责,再往上一级半就是国会。

虽然这并不等同于编制,但实际已经相差无几,有这个身份以及大统领的支持,唐文一句话就能影响整个老米甚至世界的通讯服务商……

这番演讲无疑再次向世界表示了帝国科技永远走在最前沿,随后各国也纷纷做出回应,希望接洽并加入mda计划。

爱立信、诺基亚这样的大厂纷纷表达了强烈的参与意向,至于爱子心切的带英更是直截了当的在媒体上认为论顿也应当成为第一批试点城市。

……

棱角大楼

整个帝国似乎已经从失落帝国的阴影中走出,积极拥抱着mda带来的曙光——但也有人例外。

“局长,我们必须立刻停止天谴行动!”

乔纳森vs塞德里克。

后者对此早有准备,毕竟天谴计划是真的有伤天和,普通人不会很容易接受其带来的巨大影响,而要知道气象学家大多数更是和平主义和环保主义者。

棱角大楼让他们直面现场真不是个好主意——塞德里克在心里如此想着,嘴上却故意疑惑不解:

“乔,今天是计划实施的第10天,火势面积和走向与模拟偏差的拟合程度达到了80%,这是个了不起的胜利,一切都还在我们掌握之中。”

“是的,计划是这样,但环境变了。”

乔纳森将一叠资料放在桌子上:

“我统计了从12月到3月卫星遥感观测数据、当地观测站记录,发现亚马孙雨林这段时间的降水量相比过去五年同比下降了25%到30%,区域自然起火事件增加近乎3倍,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云团无法如期形成!”

塞德里克急忙翻阅起资料,越看心情就越沉重:

去年他们也预计到了98年亚马孙地区降雨量减少,但没有想到强厄尔尼诺现象如此猛烈,已经远远超出预期!

而且这变化来的太快,以至于所有人都没有料到。

更何况这是气象局首次对波及半个大洲的范围做精确模拟,误差在厄尔尼诺混沌系统前成倍放大,到现在他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