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后者的潜台词就是支持华国重返联合国,以及支持华国才是华国的唯一代表。
华国代表微微点头,脑海中在权衡,但很快恢復警惕:“你的提议有吸引力,但原则不能动摇。
华国不会拋弃朋友。
上次在香江,我们已同意探索和平路径,但援助是安南自决权的保障。
如果贵方真正撤军,並尊重日內瓦协议,我们会慎重考虑减少援助规模,包括那些你提到的防空体系。
但这必须是互惠的。”
谈判是漫长的。
没人指望一次性能够谈出结果。
原时间线,基辛格在燕京呆了三天,其中最长的一天是7月10號,他在这一天的谈判足足持续了17个小时。
后来在基辛格的回忆录里这样形容:我白宫生涯中最激烈、最重要、最深远的谈话。
同样的,这次在狮城,基辛格能够感受到华国的態度在动摇,他们展现了诚意,带来了教授的信,释放了越战要降级的信號。
这些都让谈判变得更加顺利。
但顺利不代表,三言两语就能谈完。
整个谈判过程仍然漫长且敏感。
在狮城的最后一天的最后时刻,华国代表说道:“我们希望能和教授谈谈。”
基辛格內心马上开始警惕起来,这可比华国说要亲自下场还更让他警惕。
暂时把时间线往回拉一点。
当苏俄火箭升天,还是n1火箭的时候,林燃在亨茨维尔的航天中心全程观看了火箭发射。
当时他还没有太大感觉。
只是觉得自己改变了时间线。
原本没能登月成功,被放弃的n-1火箭技术,以这样的方式復活了。
但是等到信息的进一步披露,尤其是阿美莉卡报纸和电视台铺天盖地地报导,背后有华国功劳的时候,林燃突然意识到,这不正是机会吗?
一鱼多吃的机会。
何谓一鱼多吃?
自己在2020时空,能够把阿波罗登月的技术反过来卖给阿美莉卡人?
那为什么不能把n-1火箭的技术,包括这次苏俄登月的详细技术,打包一起卖给俄国人呢?
和阿美莉卡相比,显然是俄国更需要登月来提振信心,恢復祖上荣光啊。
毛子不介意自己有沙皇,他们介意的是沙皇太废物。
而用n1火箭完成登月,做到穷其一整个苏俄都没能做到的丰功伟业,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证明沙皇伟业的成果吗?
俄国的rt电视台正好可以大肆发挥。
你阿美莉卡尚且要靠华国才能恢復祖上荣光,才能发射土星五號完成登月。
我们这可是“纯靠”自己的技术考古。
虽说也是来自华国,但只要你开的价码够多,我们可以谈判,我们可以说这是你“自研”的。
通用航天买,人尽皆知,你们自研,那不高大上多了。
大可以宣传成,当华国的阿波罗科技用土星五號研发成功后,俄国就从歷史材料里把n1火箭项目重启,歷时五年时间,励精图治之下,全程保密,最终终於在2026年完成了发射。
前有开疆扩土,恢復荣光,后有n1登月,完成前人之遗志。
n1对其他国家而言,价值非常有限,但对俄国来说,这玩意可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
你得拿出点真东西来,才能换回去。
看直播的时候,林燃只是隱隱约约的想法,等到知道华国深度参与,甚至华国专家还是总工程师的时候,林燃意识到,这技术是可以拿到手的。
直接大大方方找这个时空的华国问就好了。
至於俄国人保密,这样的项目,怎么保密?
就和林燃把技术完整转移给通用航天,自己把发动机给捏死了,自然就捏住了你的把柄。
苏俄的发动机和工艺在他们自己手里,其他的,华国人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而且很多参数的计算,都必须要藉助华国的计算机集群。
在苏俄的视角,华国显然有比在外面发售的深红计算机好得多的计算机设备没有对外发售。
因此,林燃马上就明確了,要从华国手里把n1以及这次苏俄登月相关技术全部拿到手。
这也算是技术反哺。
同时是冷战老兵的素养,2020时空的登月竞赛怎么能少了俄国人的身影呢。
2020太空竞赛的舆论场上,怎么能少了俄国和阿美莉卡之间的口水呢。
所以林燃先是传递了一封信给陈景润。
信的大致內容是,让华国邀请他谈判,其次就是让华国方面把n-1火箭相关的技术资料放在香江中环的写字楼顶楼,放好之后告诉他,他会派人去取。
当时间进入到1970年,燕京和林燃之间已经有了充分的互信基础。
儘管不知道,林燃为什么要n-1火箭的技术,但他们还是答应了下来。
“我们希望今年在燕京举办的两国数学家大会,能有教授的参与,作为整个阿美莉卡甚至全球最著名的华裔数学家,在华国举办的华国-阿美莉卡数学家大会,却没有他的出席,这简直是沧海遗珠,实在太遗憾了。
我们希望今年能有他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能谈一些两国之间更具体的合作细节。”
回到谈判现场,当华国的谈判代表把他们的要求说出口后,房间里一下就沉默了下来,比基辛格要求华国停止援助的时候气压还要更低。
即便华国代表没有提龙的传人,但基辛格一下还是想到了:“野火呀烧不尽在心间,每夜每天对家的思念”这一句。
你万一一去不復返怎么办?
现在不是六十年后,阿美莉卡能拿捏华国的手段非常非常有限。
基辛格实在不敢想像,林燃回到华国,然后主导华国的科技发展,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而且他敢肯定,苏俄方面绝对不会介意林燃掌管苏俄科学院,掌管苏俄的科技发展。
基辛格光是想想都已经害怕了。
“抱歉,教授每年年底的时候都在纽约,他恐怕没有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