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县级婆罗门
随后便前往约好的饭店碰面。
韩宇、付梓涵、臧飞龙已经提前到了,郑嘉伟也比苏澄先一步到。
韩宇之前读书的时候就是穿搭king,什么潮穿什么,但现在的风格低调内敛了很多。
他穿着的是小标始祖鸟,下身则是黑色的无标裤子,脚上是黑色皮鞋。
臧飞龙则是一身阿迪,脚上是白款鬼虎冢。
付梓涵还是那么会打扮,她今天精心的画了眼妆,还打上了腮红,整个人呈现出一副纯欲的状态。
但这种妆容就没有自己的特点了,跟抖音上那些女博主长得一模一样,一时间分不清谁长啥样。
至于跟叶黎比,那就完全没有可比性了。
付梓涵长相身材还可以,但个子不高,穿上鞋没160,而叶黎穿鞋是有169的。
叶黎只是化了个淡妆,就已经把付梓涵爆杀了。
苏澄说的不仅是颜值层面的爆杀,也包括气质层面的爆杀。
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就是能直观的感受到那种段位上的差距。
双方一碰面。
韩宇和苏澄就热情地开始了打招呼。
韩宇热情地捧苏澄:“诶,这么多年没见,咱们澄哥又帅了!”
付梓涵紧随其后:“是啊澄哥,读书时候就觉得你很帅。”
臧飞龙没吭气儿,他的注意力在叶黎身上:“苏澄,你不给我们介绍一下这美女吗?”
苏澄笑着为他们介绍叶黎,他没有直接说叶黎就是他女朋友,而是说是他大学时候的学姐,现在是他同事,在一家公司。
付梓涵微笑看着着:“哎呀,女朋友就女朋友嘛,不要这么腼腆的介绍嘛。”
“走走走,里面包间,坐下咱们再聊。”
郑嘉伟在这种局面上就不是很显着了,他今天就是陪苏澄和韩宇两伙人的,坐在一边不需要说话,聊个什么话题跟着笑就行了,非必要不插话。
菜陆陆续续上来。
大家一边聊一边吃,话题就还是那几个,工作、现状之类的,只不过是从微信聊天框拿到现实里又聊了一遍,并且开的是群聊。
韩宇现在家里帮忙做生意,之后接他爸的班。
“不过我也有可能去考个公务员一类的,到时候再看吧,反正35都能考,我33,34去考也没什么问题。”
臧飞龙今年刚刚上岸县里某个中学的体育老师。
老师在县城里面是一个很体面的工作了。
县城的标准从来都不是钱多钱少,而是稳定和体面,最好是那种清闲岗位,越清闲的工作越好。
像臧飞龙这种体育老师,一年到头都是“病假”,操场都去不了几次,不可谓不好。
臧飞龙如果想要摆的话,现在其实就可以宣告退休了,熬一熬保险和工龄,现在开始注重保养身体,到时候能多领很多年退休金。
当然了,臧飞龙也可以朝着中层努力,这两者并不冲突。
至于付梓涵。
她走的是艺术生,教师资格证已经考下来了,前年考上了乡镇的一个音乐老师,但她没去,现在在一家教培机构教小朋友音乐,同时等着县里的考试。
在县城青年这里,考公考编还是大主线。
付梓涵的事儿也不着急,韩宇家里随便给点能量,上岸到县里是十拿九稳的事儿。
苏澄有个事情很好奇,于是便询问付梓涵:“阿姨是不是还开着那个服装店啊?”
“呃?”付梓涵愣了愣,苏澄竟然还记得她妈是开服装店的啊。
苏澄当然记得了。
之前每次开家长会,都是她妈来参加的,走的时候都是坐不同男人的车。
当时这个事儿在班上传开的时候,付梓涵给其他人的解释是舅舅和叔叔。
实际上,付梓涵的母亲很早就离异了,具体什么原因不得而知。
苏澄当时也没太当回事儿,他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在高考上,哪儿有闲工夫管这些八卦。
现在苏澄倒是回过神来了。
付梓涵跟她妈基本上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她妈非常符合那些县城大龄离异女人的设定。
单身或者离异。
自己经营一家男装店或者其他类型的服装店,有自己的代步车,牌子不一,最多的是奔驰c260,并且很喜欢去理发店让别人洗头。
每天早上到服装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音响循环播放上个年代的经典老歌或者土味dj。
但凡没离异的,都没资格上这个舞台。
最次也得是老公经常在外地,常年不回来的那种。
什么成分苏澄大概能看出来。
付梓涵她妈早年可能是职业选手,要么就是半职业或者兼职。
反正不是自己‘努力’,就是傍过几个大款,捞了点积蓄。
年龄大了以后回到老家做服装店。
“对的,我妈还在做服装店,这你都记得呀,你记性可真好。”
啊。
还在做服装店。
有句话说的好:铁打的房东,流水的三。
付梓涵她妈退役以后能做这么多年服装店,说明还是有点本事的。
饭桌上。
双方都客客气气的。
尤其是韩宇。
他曾经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那时候的苏澄跟韩宇比起来,那就是个透明人。
大半个年级谁不知道韩宇啊。
苏澄觉得他现在变化挺大的,不像之前那么高调了,反而变得内敛稳重。
实际上。
韩宇这是跟他爸学的。
他在上学时候出的风头已经足够多了,现在对那些已经都不感兴趣了。
韩宇现在做人做事的基调是收敛,谦卑,对所有人都客客气气的,这样才好结交人脉。
这是他跟他爸学的生意经。
苏澄其实很羡慕韩宇这样的人和家庭。
这种人的能量其实是很强大的,他能够给人提供很高的情绪价值,并且自身不会受到影响,不会感觉到心累、身体累,装孙子装的累。
韩宇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跟谁打交道都态度好,哪怕是傻子人,他都会笑呵呵的对待。
这种行事风格在县城是相当吃得开的,能在手里笼络非常多的人脉,随随便便接他爸那个建材公司的班儿。
自己的手机通讯录,可能划拉一分钟都翻不到底。
想办个什么事儿,只需要找到特定的人即可。
看似指哪打哪很轻松,就像是电视剧里演的似的,有些人还会挖苦讽刺一句‘婆罗门是这样子的’。
但实际上这都是人家几年十几年苦心经营的结果。
人脉这东西有些是不能从父辈那里继承的。
平常就把这些人给笼络住了。
就像今天这个饭局。
韩宇请苏澄吃饭,表面上是叙旧,实际上是想看看苏澄这个人现在成长成什么样子了,有没有必要交这个朋友。
假设苏澄混的一般,到时候他结婚,苏澄过来给他随个份子,这就算完事儿了。
如果苏澄现在发展的很牛逼,那结婚以后韩宇肯定也会常常联系苏澄,尽量交住苏澄这个朋友,指不定就能用上苏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