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结局,总理犹国政府事内氏,继续执政,犹波二国继续互扔石头。直到出现和平结局或者泥潭结局。
至于波斯政变崩溃,或者地面入侵强压波斯妥协之类事情,就目前的局势来看,不太可能。
简而言之,米国下场也压不住波斯,现在就是看米国和犹国谁是儿子谁是爹的时候了。犹国和米国的关系类似于夺舍,但米国尚有自我意识。
米国与波斯的关系,米国与犹国的关系,和抗倭援朝之后,大明与朝鲜的关系是根本不同的。大明与朝鲜的关系真的是爹与儿子。
说到这儿,撇一嘴回去。我以为,在1621年这个时间节点,只要辽东不丢,皇帝想换国王就能换。
比较简单,成本较低的手段,是皇帝下明诏谴责国王叛国,收回对国王的合法性承认。这样大概率可以提前激发1623年的“仁祖反正”。但这也有可能直接逼反国王,这对抗金的大局是不利的。
而比较复杂,成本较高的手段,则是直接派兵控制汉阳,以皇帝的名义废黜国王。这需要更多的军费开支,这会对未来的某些事情产生影响。但反过来说,军事介入可以迅速稳定局势,进而对金国实施最严酷的封锁。
至于朝鲜举兵“逆天”,我本来想往这个方向写的,但收集资料的时候发现,李珲麾下绝大多数重臣,比如手握重权的李尔瞻和前任领议政郑仁弘就是坚定“朝天派”,少数站在国王一侧的重臣,也是秉持模糊态度。
所以,推理下去,如果国王真的在沈阳大捷的背景下,举兵“逆天”,那掌权的重臣大概率是要跳反的。我选择把国王李珲写成一个理性的人,所以剧情就不太受我控制的,以朝鲜的党争为主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