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半主动还是有用的(4k)

导研院的同志笑了起来:“空空导弹到了地上,射程可就没那么高了,至少打对折。”

高振东补充了一句:“倒也不一定对折,看弹道规划,也有靠一点点装药飞很远的,不过那种弹,溜溜达达过去的,也打不了什么正经战斗机。”

他说这个的时候,想起了著名的2马赫散步弹——脏三拿着当宝的巴拉克8,高机动目标是基本上别想了。也就是搞不到好导弹、仿个sa-6都仿得乱七八糟的脏三天天搁那儿当宝,几个正经大国都不把那破玩意当回事。

哪怕最拉垮的约翰牛,也有高卢兄弟的“紫苑”可用。

“不是有个弹炮合一的防空弹在搞么?”空军的同志想起来。

高振东摇摇头:“那个规划射程只有8公里上下,有点出入也不会太大,距离还是近了。这个放到陆上或者海上,搞得好能撑起20公里左右的射程,对于野战防空、要地梯次防空或者海上的二级舰来说,还是很好的低成本防空手段。”

毕竟什么都用中远程的弹去打,主打一个该省省该。

防工委总工频频点头,这话在理。

“而且,我们都知道,现在30公里的地空导弹只是暂时的,现在正在提射程,等到射程提上去了,那时候中远程和近程弹之间的空白区域就更大了,还是要未雨绸缪才好。”高振东补充道。

空装局这边这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个事儿。

“嗯,振东同志这个建议很好啊。”

这种也算是常规操作,比如从“麻雀”到“海麻雀”,就是这么个操作,当然也有反过来的,比如旗佬实在没有专门的超远程空空弹的时候,也会拿“标准”导弹挂到飞机上。

导研院的同志脸上笑开了:“这下子,后面一两年都有活儿了。”

高振东却摇了摇头:“我觉得吧,这些小改进不应该是你们最重要的活儿,我建议你们可以考虑搞一个大的……”

大的?

说起这个,空装局的同志可就不困了:“多大?”

“射程80~100公里以上、作战高度不低于30公里的远程弹,主要作战对象是轰炸机。”高振东道。

这个指标,算是aim-54“不死鸟”的缩水版。

“轰炸机?我们对远程打轰炸机没有那么强的需求吧?旗人从海上过来,主要手段应该还是航母,航母上可装不了轰炸机。”导研院的同志有些奇怪。

防工委总工却是目光一闪,抬起头看了一眼高振东,然后自己开口了:“还是有必要,毕竟南半岛、倭人那里,有不少旗的空军基地,包括现在的南交趾也有,对于轰炸机的远程打击能力还是要有的。”

至于高振东心里到底想的是谁,其实他心里大致有数,只是这种事情能做,但是能不说出来还是不说出来。

空军的同志倒是巴不得,对他们来说,各种各样的武器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只是他们有些担心我们的技术。

“打这么远的,我们现在能做?”

高振东点点头:“这个倒是不用担心,马上就有新型推进剂,再加上打轰炸机不需要太高的末端机动性,打高抛弹道,就能大大提升射程,至于末端机动性,实在需要的话,记得刚才我说的双脉冲发动机不?如果舍得多下点儿成本把这东西也弄上去,这个距离上打战斗机都没问题。”

实际上就算是现有的雷电-2中距弹的个头,配上合适的推进剂,例如配方比较好的htpb推进剂,本来就能打100公里以上,更别说同志们在没办法的情况下还可能把这个弹再搞粗一点。

空军的同志双眼一亮:“对对对,就要这个,就要这个。”

对于他们来说,100公里开外飞剑枭敌首,简直太好玩儿了。

导研院的同志在纸上大致算了算:“嗯,这么搞的话,还真能弄出个100公里的导弹出来,但是我们飞机上的雷达想要照射这么远,恐怕有些困难。”

船上、地上的雷达,主打一个身大力不亏,但是飞机的雷达不论大小还是功率都没法和它们比,在照射能力上是受限制的。

高振东笑了起来:“我们不妨把目光往海军的导弹上放一下嘛,飞机只需要照射或者引导前半程就好。”

海军的导弹……海军的防空导弹现在不都是从空军、陆军这边过去的?他们有什么防空导弹?

空装局的同志还没想通,导研院的倒是有点儿明白了。

“海军的……我明白了,高委员,你的意思是,学海军的反舰导弹,在导弹上装雷达?这样后半程就靠导弹上的雷达自行导引过去就行?”

高振东点点头:“对了,以这个导弹200毫米左右的口径来说,以最新的脉冲pd、平板缝隙天线等技术,是能塞得下一个性能还可以的雷达的,如果再为了远程做得稍微粗一点,那就更没问题。实际上……”

“实际上什么?”一般带这种转折的,后面的话都很有意思。而且按照振东同志的习惯,一般都是好主意。

“实际上,这个导弹的前段和中段,都可以用无线电指令制导,这样成本更低,弹载雷达可以完全不考虑接收照射的事情。”

纯的无线电指令制导,弹上甚至可以没有任何正经的制导系统,只接收后方的指令调整方向就行。

这东西别的好处没有,就是便宜可靠,特别是在对空导弹这种几乎全程对电磁波来说都是通视的情况下。

当然也不是没有缺陷,但是这些缺陷在后段有个主动雷达头的情况下,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诶~~~~~对啊!这个办法好,前中段无线电指令制导加主动雷达末制导,很好的解决了制导距离的问题,而且战斗机在后段就可以完全不管导弹,能做别的事情。要说有什么缺陷的话,那就是这一套下来,成本低不了。”导研院的同志拍手叫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