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曹轩的影响下,倒是没有暂时全素的念头,但为了身材考虑,也不敢多吃热量高的。

曹轩做牛肉,都得给她专门弄出一份水煮的,然后剩下自己红烧吃。

相比之下,胡婧也在乎身材,但她没有曾离那么狠,可以管住嘴,是个结结实实的吃货。

所以没办法,管不住嘴就迈开腿。

每天胡婧都会尽可能抽出一部分时间健身+瑜伽,再加上多年舞蹈底子,身材保持很好。

吃饱喝足,两人运动了一下,然后聊天。

“我下首专辑,有首歌你和我一起唱呗。”

“我?”

曾离愣了几秒才连连摇头:“我不唱,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唱的难听。”

曹轩失笑,曾大美人颜靓演技也好,就是唱歌一般。

其实她唱的不算差,就是戏唱多了,有时总是止不住地带着点戏味。

不是像老郭那样魔改,带跑原唱的那种,而是一唱歌声音就忍不住的飙高音,把流行曲当戏唱。

之前,有一次曹轩、曾离、王非还有几个朋友一起去ktv,曾离当着偶像面前没忍住献唱一曲《红豆》。

旋律一样,调也在,也不算难听,就是声高,听着别扭,不像是《红豆》,像是《红豆糕》,直接把王非唱懵了。

这也成了曾大美人的黑历史,曹轩一提就翻脸咬人的那种。

“也不算是歌,更像是戏,或者说是戏腔,《京城一夜》听过吗,有点那个感觉,流行+戏曲。”

“听着很有意思,回头我试试吧,歌的名字叫什么。”

曹轩轻声吐出两个字:“《赤伶》。”

关于《中国风》这个专辑,曹轩的野心很大,他并不局限于原时空最初的中国风定义,甚至想把古风和戏腔一口气全都涵盖进去,彻彻底底的开宗立派。

至于之后,什么古风、戏腔、国风、中国风如何区分,曹轩不在乎,反正把创始人的名头占了,怎么分都绕不开他。

中国风歌曲,自然是小老弟周杰纶的代表作。

《青瓷》和《东风破》这两首中国风巅峰作曹轩全给薅了,务必要彻底打响中国风的名字。

第三首和第四首就是午高的《断桥残雪》《庐州月》。

小周也薅了,小林也薅了,小王在排队了,轮也轮到了小许。

这两首算是午高的中国风代表作,甚至可以说是传唱度最高的两首,自然而然就被曹轩盯上了。

值得一说的《庐州月》歌词有些不符合,这首歌说的是故乡和友人分别。

毕竟曹轩不是合市人,不能照抄全文,肯定要改。

现在大致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把庐州改成兰陵,相关歌词修改,变成《兰陵月》。

开头那句“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正好是他老家的典故,简直方便至极。

另一方向就是把故事里的相关乡愁元素去掉,把歌曲定义为朋友各奔东西,但这又一定程度上变了整首歌的立意。

相比之下,曹轩更倾向于前者,把《庐州月》改成《兰陵月》。

至于枣市算不算兰陵的争论,曹轩已经不想去管了,他总不能写《枣市月》吧。

除了这两首歌被薅进《中国风》专辑,曹轩今年出的另一张流行专辑,也已经基本内定《灰色头像》入选。

这首歌主要是为了给qq宣传,本身质量是略逊一筹。

所以曹轩还在考虑要不要薅午高成名作《素颜》………

至于《赤伶》,在古风戏腔烂大街的情况下,依然得到了极高的好评和传唱,可见其歌曲的质量。

另外本身歌曲透露的情怀也相当不错,所以几番考虑,曹轩拿来当自己古风戏腔的开山作。

其实戏腔+流行已经不算新鲜,像之前的《bj一夜》就有京剧元素,那帮玩摇滚的,也许类似的歌曲。

但是古风+戏腔,暂时几乎没人碰,在原时空,戏腔真正意义上大规模出圈是李玉刚的《贵妃醉酒》。

反串+戏腔,李玉刚瞬间火爆全国。

那时候正好中国风盛行,于是就开始流行中国风+戏腔的模式,巅峰时期十首古风歌,九首都是都是戏腔。

所以现阶段,曹轩对《赤伶》这首歌的前景十分看好。

其实戏腔曹轩也能唱,毕竟之前就说过,家传京剧,再加上专业歌手的底子,戏腔对他来说真不算难事。

之所以让曾离来,主要是为了mv考虑。

到时他打算让曾离演女主,也就是歌词里那个戏子,配合剧情,到时戏腔有她唱,更有震撼力。

除了这一版男女混唱,他会再唱一版独唱,歌迷喜欢哪个听哪个。

查资料有些晚,大家的意见我也看了,以后会给出大致更新时间,抱歉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