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村中似乎是有什么喜事一样,到处都在张灯结彩,红色的绸子好像不要钱的一样,从村口一直架设到了村子的后面。
几个正在村口闹腾着挂红绸的年轻人在看到白色蟒蛇所化的英俊少年出现之后,顿时一个个脸上带着笑容,围拢了上来,关切的问道。
“十七郎,你不是去长沙看你的外宅娘子去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莫非……”
一个年轻人看着英俊少年,一脸促狭的说道。
“……那位外宅娘子神功小成之后,耐力大增,十七郎你力不从心,不衬娘子之意,所以被人家给嫌弃,赶回来了不成。”
“要不这样吧……”
又一个年轻人看着英俊少年,一拍自己胸脯。
“十七郎你下次去的时候叫上某,咱们来个兄弟同心,不愁那个外宅娘子不满意……”
“去去去……”
英俊少年一脸郁闷的朝着他们摆了摆手。
“不要胡说,某这次去撞上了一个可恶的道士,要不是某跑的快,恐怕就死在长沙了,某这次回来就是打算找阿耶给某出头的。”
“道士……”
几个年轻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面面相觑,一脸不解。
“这长沙郡居然还有敢得罪我佘家的道士!”
“某听听那个小道士的口音,似乎不像是长沙本地人……”
英俊少年随意的摆了摆手。
“算了!不跟你们说了,我还要赶紧去找我阿耶呢!”
“阿郎吗……”
一个年轻人想了想之后,用手朝着村子中间的某处大宅指了指。
“过两天就是阿郎娶亲的日子了,他现在应该是在几位乡老那边。”
“好!”
英俊少年答应了一声,然后迈步朝着那个年轻人手指的那个大宅的方向走了过去,而剩下的这几个年轻人也继续回到村口,开始朝着墙壁上搭红绸子。
忽然,一个年轻人扭头看向了刚才英俊少年走来的方位。
“奇怪,某怎么看到刚才在那边的树林里有只狸奴的影子一闪而过……”
“一百九十四郎你肯定是眼了……”
站在他身边的另一个年轻人满不在乎的回答道。
“咱们村子的周围不要说狸奴了,就连老鼠和虫蚁之类的玩意都被那些灵智未开的小家伙们吃光了,你怎么可能看到狸奴。”
“就是!”
另一个年轻人也跟着附和道。
“那些灵智未开的小家伙逮着什么就吃什么,完全不挑,搞得现在咱们要捞口吃的都得走半天,你还指望能有狸奴从它们的嘴里幸存吗?”
“也对啊!”
那个被称为一百九十四郎的年轻人伸出舌头,在嘴唇的边上绕了一圈,舔了舔自己的鼻子。
“那就是某眼了……”
就在这几个年轻人在村口说说笑笑的时候,在另一个方向,一个穿着白衣的年轻道士正抱着一只小奶猫,隐身在空中,俯瞰着这座看上去除了比其他的村落富裕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区别的村子。
“老君在上啊!”
孔清默默地砸了咂嘴,随手又朝着坐在村子中间,嘴里叼着一支狗尾草,看上去跟一般的村落闲汉别无二致的人丢了一个鉴定术。
“又是一个大妖……这都第几个了!”
小奶猫在孔清的怀中抬起头,用萌萌哒的大眼睛看着他。
“嗷呜……”
“什么,小家伙你说你在中间的那个大宅里还感应到有更强的家伙。”
孔清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光这个村子里的蛇妖加一起都够消灭一些小点的道门宗派了,太可怕了!尼玛长沙郡的妖怪都猖獗到这种地步了,唐勾鳖这家伙居然一个字都没有报上来……这混蛋是蛇妖派来我太史局的卧底吗?”
在古代的传奇小说中,人类变蛇是一个很常见的题材。
在东汉时期的《陈留风俗传》一书就提到过说刘邦的母亲在死后就变成了一条丹蛇,所以他母亲的谥号就叫“昭灵夫人”
这里为什么刘邦的母亲要变成丹蛇,萌新估计是因为变成白蛇的话,在他儿子面前危险性太大。
在刘义庆所撰写的《刘氏小说》中间,还记载了著名的杜预变成了蛇的故事。
到了唐初,就有了萌新在书中所写的王真的妻子以及樵夫的妻子变成蛇的故事,也就是说唐初人变蛇已经从自然现象变成了被蛇引诱,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但人类还是受害者。
但唐末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了改变!
比如说《闻奇录》中就记载了一个女子因为罪孽深重,要变成蛇,于是她家人用轿子送她去荒野放生的故事。
到了这个时候,就变成了女子如果自己有罪恶的话,就会变成蛇,比如说刚戾毒恶,欺压奴婢的某个卫姓妇人,又比如欺负自己丈夫杜判官的某个张姓妇人,再比如说某个不守戒律的王姓尼姑,都变成了蛇。
没错,到了唐末,蛇跟坏女人基本能等同起来,而吃人的白娘子的故事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雏形的,接下来要一直到了明朝,白娘子的形象才会好转。
推敲这些故事,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进行思索,有时候会让人会心一笑,有时候又会让人不寒而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