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得买,工费得给,样本做出来还要测数据。

之前打造的万能火塞、万能垫片和喷嘴,每件的成本分别在2元,8毛和3元一件。

他当时想得也干脆。

为了方便后续的统一试装、配对测试,就一口气每样打了50个。

这总价加起来就已经300元了。

而现在与张殿才、张楠合作的“点火线圈模块’、‘制动推杆’和‘联轴器套筒’更复杂。

尤其是点火线圈,不但要绕线圈,还得压壳体、接触头、电极全套组装。

最便宜也得10块钱一个。

50个,那就是500块!

“哪够啊这是……”

陈露阳叹了口气,脑袋抵着窗框,整个人从“雄心勃勃”直接跌成了“财政困难”。

原本他还打着算盘,想靠学校项目的资金独立把零件搞出来,来个“生产—测验—反馈—总结”一条龙全干。

结果呢?

项目是批了,经费是下来了,编号也给了,红头文件他都揣在兜里。

可钱还是不够。

“看来还是得回厂里蹭饭钱……”

陈露阳郁闷的叹口气。

“先干吧!!”

陈露阳拍拍脸蛋子,重新挺起胸来。

“办法总比困难多。”

干就完了!

就在陈露阳意气风发准备回宿舍的时候,班主任商老师在走廊经过的时候瞥了他一眼。

“陈露阳,系办有一个你的包裹,来取一下。”

“好嘞!!!”

陈露阳一嗓子喊完,向着系办就跑了过去。

这时候的包裹邮寄,会统一送到学校的总收发室。

再有总收发室送到各个系办,由系办公室秘书贴到公告栏,告知同学来取。

有时候同学和老师经过的时候,也会主动告知。

“怎么还是两个包裹?”

陈露阳看着手里一大一小两个包裹,在登记册上签字确认之后,抱着两个包裹回到了宿舍。

此时的宿舍里,以陶润泽为首的中青年学习组正一个个的躺在炕上看书。

瞧见陈露阳家里来了包裹,几个人也没有多问。

毕竟出门在外,家里给寄个东西也正常。

伴随着一抹鲜红在眼前划过,下铺视野最好的潘玉一个激灵,诧异问道:

“小陈,你家里咋还给你邮红领巾呢?!”

这话一出,几个大哥的目光一起“歘歘”过来。

果不其然,

一条鲜红的、有些洗掉色的红领巾被拿捏在陈露阳的手里。

陈露阳脸上的面容一僵!

随即,他一个快速反应,将红领巾缠在自己的脖子上,系了一个标准的领结。

“我小外甥~那啥手里也没啥好东西,看家里邮东西,就把最重要的红领巾邮给我了。”

“噢噢噢。”

众人一听,顿时恍然大悟。

小孩子嘛,手里的东西就那么多。

想舅舅了又不知道该邮什么,寄给舅舅一条红领巾也是正常。

可是旁边的潘玉可就不这么认为了……

他距离陈露阳最近,看的也最真楚。

那都是啥啊!

陈露阳从包里翻出来的不是家里做活用的破布头子,就是鞋垫片子,最后还有勾丝儿的旧毛线脖套。

甚至好像还掏出了一份报纸。

总之,没一样正经东西!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把家里没处扔的破烂都给儿子邮来了。

最诡异的是,陈露阳手里握着一条小裤衩,脸上乐的跟朵一样。

好家伙……

收到一条裤衩子这么高兴吗!

潘玉的表情不对劲了。

看来小陈家里条件一般啊。

不能是一般……应该挺困难。

大哥顾及陈露阳的自尊心,默默转身。

可是转身又是一阵心痛。

而另外一边的陈露阳握着厚厚的小裤衩,心里都快把妈妈亲死了。

还得是自己亲妈,名侦查员冯久香女士啊!

不仅知道自己需要啥,

而且还学会掩人耳目,暗度陈仓了!

这重重的伪装之下,真正有用的就是这条幸福的裤衩子!

这厚实、软中带硬又柔韧丰盈的触感。

至少也得四五百打底。

呜呜呜……

我爱妈妈。

这边陈露阳正狗狗祟祟的准备把小裤衩藏好,

至于剩下的这些破烂也得收好。

以后自己要是想往家里邮什么重要的东西,就可以用这些破烂打掩护,绝对平安落地到家。

太惨了……

潘玉看不过去了。

陈露阳捏个裤衩子当宝贝似的就算了。

就连这些破烂布条子,脖套都好好的裹起来收好,这可太让人瞧不落忍了!

好歹在外面也有一个修理厂,

怎么就把自己的日子过得这么苦!

另外一边,陈露阳刚把家里邮来的东西打好包袱,准备拆旁边的小包裹,

一个男生敲敲门,好心进来传话:

“陈露阳,楼下会客室有人找。”

“好,谢谢啊同学。”

陈露阳回头应了一声,把小包裹收好之后,赶紧冲下楼。

说是会客室,但其实就是宿舍一楼单独开辟出来的小屋子,平时用来接待来访者。

屋里的设施也很简陋。

只有两张木头长条椅和一个矮方桌。

一男一女两个人正坐在长条椅上。

女生戴着红袖标,留着齐耳短发,脖子上挂着录音机。

男生脖子上挎了个相机,还是个熟人。

小眼镜?!

他们来找我干啥?

这边陈露阳正狐疑呢,

小眼镜和短发女生也是一脸惊诧的看着他,表情中甚至还带着一丝怪异。

陈露阳热情道:“师兄,你们找我?”

短发女生迅速调整状态,动作利落地起身,语气热情道:

“陈露阳同学,您好!我们是校广播站的,今天想来做个采访,可以耽误你几分钟吗?”

“采访我?”陈露阳愣了一下。

“我这没什么可采访的啊。”

短发女生笑道:“陈露阳同学,你太谦虚了。”

“你申报的汽车零部件通用化试制项目,可是全校首个由学生发起主导、产学研结合的校级青年科技项目。”

“这事儿,不宣传都说不过去!”

陈露阳懵了一下。

这学校广播台这么神通广大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