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刘辛脸上满是笑容,他站起身来,指了指身旁的童子:“贫道想要把这个弟子留在魏侯这里!不知道可以不?”

“我这里?”魏聪看了看那道童,又看了看刘辛,心中突然明白了:“也好,那我就让他跟在阿萍身边,如何?”

“也好,反正我一生所学,也都交给你卢姑姑了!你正好从她那儿学回来!”刘辛拍了两下童子的肩膀,便转身向外走去,两名随从无声的跟上,唯有那道童站在那儿,不知所措。

“你去照顾一下吧!”魏聪对卢萍低声道。卢萍点了点头,走到那道童身旁,屈膝蹲下,低声抚慰起来。温升走到魏聪身旁,附耳低声道:“郎君,那厮只有两个随从,要不要抓住机会把他给——”说到这里,他做个右掌下劈的手势。

“不必了!”魏聪的眼睛已经从远处刘辛的背影上移开,停留在那道童身上。

“那厮可是贼首,千载难逢的机会呀!”

“窦武连个中郎将都不给我,凭啥替他解决这么大的麻烦?”魏聪笑道,他拍了拍温升的肩膀:“现在还不是咱们使劲的时候,再等等吧!”

————————————————————————————

樊城。

由于头盔的限制,张温只能看到正前方,但当他扭头,就发现已经有六条船已经靠岸,头缠黄布的蛾贼士兵从跳板上如潮水一般涌下,一条更大的船已经下锚,甲板上的投石机正不断抛射油桶和石块,为这些上岸的士兵提供掩护。

“快,快派人出城突击,绝对不能让贼人在岸上站稳脚跟!”张温大声喊道。相比起几十年后的关羽水淹七军时的樊城,现在的樊城面积要小得多,城墙也要低矮不少。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如果任凭敌军上岸,那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蛾贼攻下樊城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失去了汉水北岸的樊城,驻守在汉水南岸襄阳的汉军就成为了一支孤军,要么弃城退走,要么被蛾贼淹没,没有别的选择。

准备出城突击的选锋排成了一个狭长的楔形,担任楔形箭头的都是身披重甲的壮士,他们骑在马上,右手持矛,左手绑着小圆盾,火光映照在他们的甲叶上,闪着暗淡的光。他们从狭窄的暗道出城,然后以密集的队形,沿着城墙而行。旗帜在他们的头顶上飘扬,绕过城墙的转角,向南门冲去,他们越跑越快。

箭矢从城头射出,落石翻滚砸落,盲目的落向地面,粉碎血肉和骨骼。南门就在前方,蛾贼们蜂拥而上,他们奋力推动一根粗大的橡木,头部包裹铁皮,橡木周围满是弓弩手,只要城墙上有人露头,箭矢就雨点般飞去。

突击队放平长枪,屏住呼吸,用力踢打着坐骑,榨干它们的最后一点气力。城门下的蛾贼转过身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最前面的选锋挺直长枪,高呼“长乐未央!”众人齐声应和。楔形阵的箭头飞射而出,与钢铁和血肉碰撞,滚滚的马蹄和刀剑与火光融汇一团。

枪矛刺穿皮甲,撕裂肉体,骑士丢下折断的枪杆,换上横刀。蛾贼们丢下攻城锤,散开队形,避开骑兵冲击,向敌人和战马投掷短矛,射箭,手斧,并用长矛刺击那些靠得近的敌人。而突击队们则砍杀每一个他们够得着的敌人,直到冲破敌人行列,然后绕了个弯,准备重整队形,再来一次。城头上的守兵们发出阵阵欢呼,向已经被遗忘的攻城锤投掷火把,试图将这个对城门威胁最大的玩意烧毁。

突击队的第二次冲击驱散了进攻者,蛾贼们四散逃走,似乎守兵的勇敢生效了。但又有四条船靠岸了,生力军从跳板上涌了下来。得到援兵激励的蛾贼们重新聚拢起来,他们围绕着攻城锤,用盾牌相互保护,用弩弓和投矛攻击敌人的马——他们渐渐发现,比起攻击这些盔甲俱全的敌人还不如攻击他们的坐骑,失去了马匹的敌人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突击队又冲了一次,但这次被蛾贼们击退了。突击队的首领做出了冷静的判断,下令撤退——如果再晚一点,他们就会被第二波的蛾贼援兵缠住了——等待着他们的只有毁灭的命运。

回到城中的突击队的人数还没有出发时的一半,每个人都精疲力竭,解下盔甲的他们大口痛饮掺了酒的水,吞咽食物,抓紧时间补充体力。他们能听到南门传来的阵阵撞击声,那是敌人在用攻城锤撞击城门,城楼上不断往城下投掷石块、油脂、箭矢和各种能够阻止进攻方的东西,但不断获得援兵更替的进攻方越战越猛,到了黄昏时分,张温已经明白,南门被攻破应该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了。

“今晚必须抓紧时间,连夜在这里修一道城墙!”负责守卫南门的校尉大声道:“这样蛾贼即便攻破了南门,也会被限制在这一小块地方,成为弓箭的活靶子!”

“对,城中无论男女老弱,只要有手有脚的都要派过来修城!”另一个军官喊道,他一口的雒阳口音,显然是驻守京师的军队中抽调来的:“让士兵们好好休息一晚,不然明天不用打就完了!”

张温点了点头,他并没有发言去干扰手下军官们的发言,这些曾经在凉州和羌人打过交道的老兵对战争有充足的经验,自己没必要乱下号令,给他们添麻烦。

“大贤良师,大贤良师!”

城墙外传来的阵阵喊声让军官们停止筹划,他们惊讶的相互交换眼色,难道那个蛾贼的最高首领,传说中具有各种超自然力量的大贤良师来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