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太平道的神奇分支

“为什么道长会突然想起来罗马呢?”

就在西秦大贤良师赵申随同秦明前往他的府邸暂居,

被其带来的两位弟子,也受命外出,拿着钱财来街上采购物资。

毕竟已经借住在了别人家里,若连吃喝都要仰赖对方,就得担心“嗟,来食”的问题了。

而在街道上东看西看,挑挑拣拣的时候,那诸夏名为“曾益”,族名为“约瑟”的年轻小伙,凑到自己未婚妻身边,对她发出疑问。

因为身处罗马,

又因为那显而易见的异族相貌,

为了更加方便行事,

只使用“玛利亚”之名行走的少女告诉他,“当然是顺从上帝的指引!”

她想起出发之前,

那位随和的神祇再度降临人间,传播福音时,同赵申这位大贤良师的对话——

“老赵,你嘛时候搞点大事呢?”

曾经见过的飞鸟,轻飘飘的落在赵申于陇西郡落脚的宅院土墙之上,用那对耶蓉来说,腔调优雅的话语大声质问赵申。

彼时,

她的老师正在院落中晾晒草药,听到这聒噪的鸟叫声,头也不抬的回道:

“秦国的天命还没有断绝的迹象,我只能尽量传播太平道的理念,而不能为了自己的欲望,强硬的让人走上那无法预测的艰难道路。”

诸夏君子是善于反抗的,

却也是善于忍耐的。

没有被逼到绝路,

谁又愿意去铤而走险呢?

当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那也是因为局势已然到了“亡亦死,举大事亦死”的地步,不能再退,只能用草民胸中的星火,去试着点燃嬴秦那枯朽的天命。

而如今的西秦,

虽内忧外患不断,

但随着那位老皇帝的暴毙,新君主的继位,局势竟慢慢的得到了稳固。

当然,

这并不代表秦国已经走在扫平动乱,恢复之前统一稳定的路上。

只不过是因为各地藩镇并起,诸侯军阀中又没有如当年西楚霸王那般,可以凭借自身力量横扫天下的存在,故而呈现出了一种诡异的平衡局面。

而那位跳过老父亲,凭借击退罗马入侵,于万千将士拥戴下,直接在玉壁城继位的十三皇子,虽在军事上进取不足,但在稳定根基、维护这摇摇欲坠的社稷方面,还算颇有建树。

他依靠富饶的北地郡,坚固的玉壁城,再通过海路连通东边的阿房、南边的陇西……勉强打造出了一个不同于两河平原的,新的“中央之地”。

只要藩镇还没有厮杀出一个凌驾于同行之上,足以挑战嬴秦皇室的存在,那皇帝还能挺直腰板,对天下发布命令,遏制一下脱缰军阀们的。

是以,

倾覆嬴秦的烽火,还没有到燃起的时候。

“这跟周天子管理手底下的那帮子诸侯,有什么差别呢?”

那位神祇化身的飞鸟当着耶蓉的面,抬起了自己的爪子,用一种极为灵活的姿态,挠了挠自己富有羽毛的宽阔胸膛,随后哈哈笑着说道:

“正好,嬴秦的天命来自于姬周。”

“而宗周之地,也正好位于天下诸国的西北边。”

更重要的是,

西周亡于犬戎之后,

东迁的周平王,直接将西北的宗周地区封给了秦人,让其直面来自西方和北方的,汹涌不断的蛮夷浪潮。

“这实在太像了!”

“果然许多事兜兜转转,总要迎来一个似是而非的时刻。”

随后,

上帝的化身又嘀嘀咕咕起来,“不过这样子看,老刘家还没办法苟赢老嬴家啊……”

“难道我要赌输了?”

听到这话的耶蓉暗暗的想:

咦?

还有人敢跟上帝打赌?

又是一个“与神角力者”吗?

可惜,

上帝并没有解答她的疑惑。

只见那飞鸟一挥翅膀,为自己的代行者钦定了之后的路线,“罢了!”

“在汉朝的孙冲正朝着东方而去,捡拾那里的薪柴,预备着一场盛大的篝火表演。”

“你这边闲着没事,不如去罗马那边,替诸夏教化万方!”

赵申没有说话,只随意的点了点头,继续翻动着手下的草药。

没过多久,

他就准备起了行囊,带上几名弟子,凭借太平道神奇的人脉网络,踏上了一艘前往罗马的走私船。

耶蓉自然坚定的跟随在老师身边,

而她的未婚夫,那同样受到过太平道恩惠,从而接受教化,加入了墨家学派的约瑟,也坚定的跟随在了耶蓉身后。

“原来是上帝的旨意啊!”

“难怪大贤良师会不走寻常路,来到罗马这边!”

约瑟得到解答,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

对于上帝,

他既然做了墨家弟子,肯定是有所了解的。

毕竟墨家传统的“明鬼”、“天志”,在秦墨跟随嬴秦一块来到西海后,并没有受到打压。

还因为域外存在广泛的,千姿百态的信仰教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也是太平道西传后,能同西秦墨家成功合流的主要原因。

“那我祈愿上帝保佑,祈愿哦墨弥赛亚保佑!”

年轻老实的约瑟又悄悄的双手合十,念叨着自己创造的神号:

“祝我们在罗马能够得到安定,不受危险的伤害。”

听到他这样讲,玛利亚有些生气的对他道:

“不要乱编神灵的玩笑!”

虽然上帝富有仁慈之心,对生灵抱有无私的关爱,

但这并不是知晓其存在的凡人,胡乱开祂玩笑的原因。

因其仁爱,

所以当更加的敬重祂!

约瑟胆怯的缩了缩脖子,但还是坚持的说:

“我问过大贤良师了,这样是没问题的。”

“而且像墨子这样明白神人之间联系的智者和贤人,难道不能还不能算是拯救世人的弥赛亚吗?”

约瑟很小的时候,

便被父亲送去镇上,跟随一位老木匠学习手艺。

其后内乱开始,约瑟跟他的师傅,被当地官员一同征调去修补城墙,铸造武器。

这样的本意,是没有问题的。

可官员违背了征调时许下的承诺,拖欠了本应发给他们的酬劳,还不顾工匠的死活,像当年始皇帝大兴土木那样,鞭打匠人和役夫,规定了时限,要求他们做那难以实现的事情,使得太多人为此哀嚎起来。

太平道也因此而来。

他们凭借同秦墨合流后,更加广泛的人脉和力量,解放了苦难的乡民。

约瑟因为年少,还在服徭役时受了些伤,便被太平道收留了一段时间,没有直接放回家乡。

而正是在此期间,

他从那和蔼大方的道人口中,学习了墨家的知识,知道了“上帝”和“墨子”。

约瑟随即大为感动。

他认为那位四百年前的贤人,既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智慧,又拥有超越凡俗的勇气和博爱,还明了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坚定的奉行着上帝的“道”……

就像祭祀口中的“弥赛亚”一样!

约瑟当时在心中如此想到。

等到后面,

约瑟一家,还有其他人的生活因为太平道的帮助,变得有所好转,甚至在这乱世中,享有难得的安宁后,

他更是坚定了这样的想法。

毕竟按照族中的传说,

他们只能在弥赛亚的带领下,才能享受到和平和安宁!

墨家的墨子,

其思想惠及了这么多人,还被太平道尊为教祖之一,

这凭什么不能算是“弥赛亚”呢!

而且约瑟在后面,跟随教导他木工的墨家老师学习时,也总会见到对方在不小心做错了某个步骤后,急切的拿着凿子和刨刀,一边修正一边哀嚎:“哦,墨子在上!这木料可别废了!”

……

如此种种,

使得约瑟在私底下,将墨子奉为了仅次于上帝的神明,并自己为之取了个名号。

在跟玛利亚定亲后,

又凭借“墨家外门弟子”的身份,

约瑟得以跟随赵申这位大贤良师身边。

赵申很快就察觉到了约瑟的动作,还有他那特殊的理念。

他没有多说什么。

约瑟却因此有些担忧,生怕这位上帝代言人,会讨厌自己的“不虔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